家长问答>孩子不能吃苦该如何引导

孩子不能吃苦该如何引导

509

  • 现在的孩子,普通都吃不了苦,不知吃苦为何物,早晨起早去上学,晚上写作业到十多点,就是认为苦了、累了!不只孩子这样想,连部分家长也是心疼的不得了,更别说受了点挫折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多经历些挫折,孩子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孩子不能吃苦该如何引导?

    一、家长要意识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有意识地让孩子品尝一些生活中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学会在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不要养尊处优,不要溺爱孩子。我们应该让孩子能够做很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对孩子养尊处优,不要让孩子的成长环境过于舒适,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要过于溺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否则,孩子很难提高。

    三、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在家里,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扫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心理上要独立,首先,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有主见。

    四、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每一天、每一件成人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中。作为家长,应大胆地放下自己的“保护伞”,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做,哪怕是衣服穿得一塌糊涂,哪怕是饭粒洒得到处都是,也要让孩子在做中体验挫折,学会克服困难。

    五、培养担当精神。我们想要孩子吃苦耐劳,首先就是要有担当精神,凡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敢于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

    孩子不能吃苦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长的保护意识太强。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生活中遇到困难,就会心疼孩子,害怕孩子受伤,就会主动的去帮助孩子,甚至让孩子放弃,这都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当孩子要独立面对挫折的时候,就容易放弃。

    2、意志力薄弱。

    当一个意志力薄弱的孩子,面对挫折的来临,很容易就被打败,更多的去选择躲避逃避这个挫折,没有办法去完成,而意志坚强的孩子,认为只要做了,就会很勇敢的去直面挫折,去完成它。

    3、总想让孩子胜利。

    每个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理,都希望孩子能够变得优秀。而孩子在长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压力下,更加害怕面对挫折,害怕失败后得到家长的谴责,从而就更加的不敢直面的应对挫折。

    2024-02-27 查看全文
  •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基础,尤其是在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时,家长千万不能冲动,要先和孩子展开沟通,关注孩子厌学背后的原因。初中阶段的孩子多少都有些叛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缓慢推进。

    孩子不去上学厌学如何正确引导?

    第一、尝试走进孩子内心。

    家长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爱好,比如和孩子一起打打篮球,和孩子聊聊好看的漫画,在与孩子共同追求热爱的事物时,是最容易打开孩子心扉的时刻。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好好谈谈为什么会有厌学心理,相信孩子也很乐意倾诉。

    第二、了解原因。

    孩子不想读书自然是有原因的,尤其在叛逆期,生理与心理变化迅速,孩子心中情绪不好发泄,且难以做出正确抉择,很容易就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厌学原因,比如学习压力太大,对读书这件事没有成就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等等。找到厌学的根源,才能去解决厌学的问题。

    第三、要使孩子看到学习的进步。

    把孩子的学习情况做出简要纪录,并把孩子做过的作业本收藏起来,过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让孩子比较一下,经常告诉孩子学习上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这样,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心里有数,信心足,动力强。当孩子在学习时自然地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得到莫大乐趣时,学习也自然变得容易而有趣了。

    孩子不去上学厌学有哪些表现?

    表现一:失败合理化。

    他们不愿意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常常会寻求目前的失败趋于合理化,自己欺骗着自己。 这道题不会做一些不是因为我不会,是他太难了,我不擅长。每次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没有从自身找问题,而是反复找借口。

    表现二:不愿意完成作业。

    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厌学孩子不愿意完成作业。即使完成了,也不会认真思考,随便草草了事。这种情况容易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影响学习和未来的生活发展。

    表现三:不想去学校。

    不愿去学校是厌学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孩子会想尽办法找借口逃学,或者以假病真的不去上学。这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孩子不去上学厌学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孩子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方法不科学,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思维呆板,听不懂,学不懂,慢慢地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当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时,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效果会变得更差,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当父母老师都用成绩那一套来衡量孩子“好坏”的时候,孩子自尊心也会受挫,最后越来越厌恶学习。

    原因二: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不好,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对孩子的教育各执一词,或者家庭人际关系冷漠,这些都会让孩子无心学习。

    原因三:有的家长害怕孩子会落后于他人,便总拿孩子与别人作比较,对各种课外辅导班格外热衷,经常告诉孩子学习就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孩子考好了就特别开心,考差了就发大火,这些做法也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

    2024-05-11 查看全文
  •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各种资讯又接触得多,所以在感情方面,也会有早恋的现象出现。但早恋的定义年龄是多少?还没有人能够说得准。而且对异性产生好感,算不上早恋,也很让家长纠结。可以看看以下的内容。

    如何引导孩子不早恋?

    1、正常对待

    女孩叛逆期早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每个大人也都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懵懂的心思。所以,不要过分担忧,需理性看待。家长不要表现的过于紧张,正常对待就行。

    2、帮助孩子学会正常的异性交往

    应该鼓励孩子交往广泛、自然,要孩子和异性公开交往、群体交往,他就不会对个别的异性产生过分的好感。虽然同龄人有谈恋爱的情况,但是家长不要断然让孩子和谈恋爱的同学绝交。因为同龄人的带动力非常大,这种带动力量比家长和老师都要大。家长应该采取宽松的态度,让孩子自然地选择,是否跟着感觉走,还是不进入恋爱的状态,在选择中确立自我。

    3、分析孩子早恋的原因

    多数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足够的父爱或者是母爱,再或者是家庭中情感的缺失导致孩子要对外去寻求情感的寄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加之好奇,自然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进而从对方身上得到填补。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早恋现象,一定要深入了解,找到问题根源,然后从家庭开始改变。

    4、相信孩子

    多半孩子有早恋现象都会隐瞒着家长,这就有很多隐患。如果孩子早恋能够第一时间跟父母交流,那么父母的有效引导会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阶段。第一步就是要多跟孩子交流沟通,建立信任感,当孩子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愿意跟你讲,愿意请教你。

    5、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告诉孩子,恋爱不仅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的事。两个相爱的人必须要学会对对方负责,不应该玩弄对方的感情,树立好正确的观念。不仅如此,还要学会承担责任,当两人发现早恋已经严重影响到学业时,就一定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恋爱当中。因为一个人的人生不单单只有恋爱,还有事业和前途,如果因为恋爱而耽误了自己的前程,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孩子早恋的危害:

    1、学习上的危害

    年少时的孩子,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就如同大人们需要养家一样,学习就是孩子们最重要的事情。而早恋作为最容易导致孩子们情绪化的一种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毕竟早恋时,孩子总会被甜蜜和争吵冲昏头脑。

    2、爱情观上的危害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他们的人生观,爱情观等都是不成熟的。早恋就是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去做大人做的事情,他们此刻的好与坏,都会给将来长大后的他们,在面对爱情时增添麻烦。更有甚者,可能会培养出不恋爱这种扭曲的爱情观。

    3、分手后的危害

    分手是每一对恋爱的情侣,都需要负担的风险。甚至有些从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孩子,会觉得分手就是世界末日了。这是对于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2024-05-07 查看全文
  • "早恋"顾名思义就是"过早地谈恋爱",一般指的是未成年男女之间建立恋爱关系或互相感兴趣、暗恋或痴情。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因为早恋耽误学业,应该在更早地时候和孩子沟通好,为什么不赞成早恋,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什么样的行为值得鼓励,而不是态度模糊,孩子有了早恋行为,父母恼羞成怒,用激烈的方式阻止。

    如何引导孩子不要早恋?

    1、正确看待早恋这件事

    很多家长对早恋都存有误偏,早恋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是恋爱的过早,而恋爱又是两个人情不自禁的男女之情,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是懵懵懂懂,但基本都是建立在我看你顺眼,或者我们合得来、说话投机的好感方面,偶尔也会学会潮流地互赠"信物",彼此再闹闹矛盾、吃吃醋,但这些基本上都是纯洁的青春期感情,并没有想象中男女之间的复杂。

    正是因为家长们对早恋的误解,才会很容易不了解情况地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有些父母还会在孩子和异性同学走得过近时各种阻挠,比如翻看孩子的书包、翻手机、甚至辱骂孩子,这些过激行为即是对孩子不尊敬又会催化孩子的好感,让他们在懵懂之际将好感糊里糊涂发展成早恋关系,因为有时候你越是不准的东西孩子越是要这样去做,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也都是父母催化出来的。

    2、促膝长谈

    父母要以朋友的角度跟孩子聊天,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懂得保护自己,不要一时冲动,谈恋爱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学会保护自己,更要努力做得更好。

    3、不能严厉杜绝

    不能使用太过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拆散,并且严厉批评教育孩子,吓止孩子。这样让孩子不好受,孩子不太容易接受这种方式。父母应当采用孩子接受的了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交流,讲述现在年龄问题,生活问题让孩子理性分析早恋的利与弊,提高孩子的认知,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理性大过干感性。

    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不去接触到早恋方面的东西,增加孩子的交往范围,不要总是让孩子三点一线的生活,多多的让他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玩些新花样,多锻炼多运动,广泛的人际交往会让孩子有更高的眼界,这样孩子不会拘束于早恋这方面。

    孩子早恋的原因:

    1、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自然本能作用。 进人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的发展开始产生性意识。他们开始敏感地看待男女同学间的交往,他们注视着异性同学有关自己的一举一动。逐渐地,在众多的男女共同交往中逐渐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恋,形成一对一交往的行动,即进行早恋。

    2、青春期教育的缺乏。 青春期如何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如何正确区分友情与爱情,与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如何……青少年缺乏这些知识,又无行为规范训练,客观条件往往也造成与异性交往的阻力,缺乏与异性朋友建立纯真友谊的条件。

    3 、青少年独立意识的作用。 他们对成人世界盲目向往和追求,以为能恋爱就代表自己的成熟,而忽视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是缺乏理智的表现。

    哪类孩子更容易早恋?

    1、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常不受老师欢迎,在学习上很少受到特殊关心,也无法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根本不会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于是,他们便把无处打发的精力和时间转向爱情,转向社会,以弥补感情上的空虚。

    2、缺少家庭温暖和爱护的学生容易早恋

    这些人常见于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受继父继母虐待,或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得不到温暖,生活在一个冷漠、压抑,甚至受辱的环境里。于是,渴望得到他人温暖,而异性的抚慰正可以弥补这一点,使他们尝到了爱情的甘甜。

    3、环境不好的学生容易早恋

    这些学生接触些不三不四的人,或者与他们一起玩的朋友都是早恋者,在旁人的教唆和指使下,也大胆效仿,正如古人云:近墨者黑。

    4、喜欢文学的孩子

    喜欢文学的孩子因为受到了环境的熏陶,感情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多愁善感总是把书中里面的情节来应用在生活中,甚至会效仿书本上的主人公来追求理想,再加上身上的一些才华,容易吸引异性。

    2024-05-01 查看全文
  • 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和呵护孩子。高三的确是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和痛苦。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选择。会让他更轻松更开心。学习是终身的。保持放松的心情,平和的心态以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高三孩子不上学如何引导?

    1、理解孩子的压力

    应该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学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压力,不是遇到了特别大的事情,或者实在是受不了了,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还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这样问题才容易解决。

    2、找到原因,理性解决

    现在的孩子,打骂效果都不好了,还怕抗压能力不行,有什么意外的后果。所以,需要有同理心的去看待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态度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先要解决孩子的源头问题,也就是心态的问题。

    3、帮助孩子认清高考的重要性

    高考对绝大多数家庭的绝大数孩子来说,是其人生成功的起点、转折点。倘若没有了高考,那么,对于绝大数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讲,又能凭什么去闯社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实现自己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呢?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考,高考的意义无论怎么说都不过分。这一点,家长同样要联合老师给孩子讲清楚、讲透彻。

    4、家长须用正确的、理性的方式关爱学生

    引导孩子学会放松,接纳这些问题,对自己能有一个客观、现实的评价,就可以帮助孩子接触无力感,找到希望和动力,进而重建信心。多与孩子进行沟通,缩短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帮助化解孩子厌学情绪。

    高三孩子不上学的原因:

    1、抵触情绪

    高三关键复习时期,外界可能给学生施加太多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和老师的要求等等都可能让学生处于高压力负荷的状态,造成了学生的情绪障碍,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2、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

    高中生厌学,需要家长格外注意的就是看看高中生是不是被外界不良因素所引诱了,比如高中生在外面交到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或者是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了。这些外界的不良因素都是会对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的,高中期间还其心理比较重,所以对于高中生的厌学,一定要看看是不是有外界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

    3、错误认知引导

    由于家长和老师错误地专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要求和评价只以学习成绩为唯一准则,对孩子的看法是“一好(学习好)百好”和“一不好(学习不好)百不好”。“一好百好”的观点,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机器。用“一不好百不好”的态度对待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更是可怕。成人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差,他们便一无是处。

    2024-04-29 查看全文
  • 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玩手机游戏发愁,觉得游戏既损害了孩子的眼睛,又耽误了学习,在帮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的问题上,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只有从思想上转变孩子的想法,并给予孩子切实可行的帮助,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引导孩子不玩手机游戏?

    1、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言行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玩游戏,只会指责和谩骂,不会正确引导,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看待孩子玩手机游戏的影响。不能完全不让孩子玩,而是要把握好玩时间,充当一个正确的引导者。

    2、多陪伴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拿着手机不放,都是跟着父母学会的,因此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如今社会压力大,父母忙于赚钱很少陪伴孩子,而且回到家往往拿着手机看视频、玩游戏或者刷流量,忽视了孩子。对此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这样孩子会主动放下手机,与父母拉近距离。

    3、多与孩子进行沟通

    通过积极向上的亲子活动,增进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了解孩子的心声,使孩子在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中得到乐趣,进而疏远对手游的依赖。

    4、培养孩子运动爱好

    运动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从中领会到合作以及技巧等。因此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个人运动爱好,让孩子参加身体锻炼,在运动中领悟到乐趣,同时结识更多的玩伴。

    5、多夸奖孩子

    所有孩子都希望被父母夸奖,一味的指责孩子只会让其变得更加叛逆。对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多夸奖孩子,注意夸奖方式不要太笼统,要具体到哪一点,这样孩子才会更有自信,自动放下手机帮助父母做家务,也会变得更懂事。

    6、制定奖励惩罚措施

    制定好游戏计划任务,每天让孩子打卡。如果孩子按时完成了任务,给予奖励,相反就要给予惩罚。很多家长可能不明白,玩游戏还要给奖励?是的,因为奖励惩罚会将孩子的兴趣外化,让孩子觉得玩游戏是给父母玩的。而一旦孩子的游戏兴趣外化,孩子本身的就不喜欢玩游戏了。就像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觉得学习是给父母学的一样,不喜欢学习。

    2024-04-22 查看全文
  • 手机对孩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孩子们自制力差,抵制不了游戏的诱惑,常常会沉迷手机游戏,打骂都不管用。想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家长就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把对孩子成绩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本身,那么孩子在很大概率上就不会从游戏里找存在感。

    如何引导孩子不要玩手机?

    1、让孩子懂得自律的意义

    在包容的前提之下,我们让这些诱惑如何变成我们想要的养分?那就是自律!许多人一听到这两个字,都有一种无力感,通常告诉别人容易,让自己去做到真心难。我们在要求孩子做到自律的时候,家长首先自己要做到自律。

    2、找到游戏的替代品

    大多数家长让孩子戒掉游戏都会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不如去找一些可以替代游戏的活动,比如:带孩子看电影、去游乐场等。通常来说,男孩子玩游戏都是以对抗类为主,因为这能让他感到激动,家长可以让孩子去打篮球、棒球、攀岩等。

    3、做好表率

    如果家长爱读书看报,孩子的成绩也会很优秀。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以父母为榜样学习。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玩游戏,孩子也会跟着效仿;强制性规定也会遭到孩子的驳斥:为什么你可以玩,我就不可以?因此,想要孩子理性对待网络游戏,家长要做好表率,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4、帮助孩子制定计划

    人都有惰性,大人和孩子都不例外。但相较于认知不足、自律能力差的孩子,大人更具逻辑和理性。所以家长要辅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玩游戏的计划,如果孩子认真执行要有所奖励。也可以像主持人董卿学习,不把电子设备带进卧室,能防止孩子睡前玩游戏损害视力、影响睡眠,也能利用在这个时间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促进亲子关系。

    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原因:

    1、缺少陪伴

    这个可能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毕竟现在的父母都比较忙,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其实我们要是再仔细想想,我们赚钱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答案多半是为了孩子,很好,但是,就如上面所说,是不是孩子只要有足够多的钱,给他足够的健康食物就可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长大成才呢?答案是否定的,要是孩子都毁了,那么要那么多钱还有什么用?

    2、缺少交流对象

    由于上面的原因,孩子从小就缺少陪伴,缺少交流对象,也没有倾诉的对象,孩子虽然小,但是绝对有交流的需要,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在缺少交流的情况下,孩子可能只能依赖于手机,依赖于手机游戏聊以慰藉。

    3、父母不过问孩子的具体需求

    父母缺少与孩子交流,就会不知道孩子的具体需求,不信父母们可以试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你是否知道孩子最近是否有过闷闷不乐的情况?你是否知道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否知道孩子最近最想干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你是否知道孩子最近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吗?你是否知道孩子最近跟小朋友交流有什么压力吗?

    2024-04-2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