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励孩子考研
600
-
父母需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并且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平时要适当给予锻炼能够提高孩子的自身能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注意态度,要善于吸取经验,并且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多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何鼓励自卑的孩子?
1、找到孩子自卑的原因
一般来说,和家庭有密切关系。比如家境贫困、父母残疾、父母过于强势,或者孩子学习成绩差等等。总之每一个自卑孩子的背后,必定有原因,需要先把它们找出来才好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让孩子渐渐走出自卑,拥有自信。
2、尊重孩子的意见
有的孩子自卑,是他们觉得自己说话没有分量,没人听。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知道,她表达的意见是被人尊重的。孩子的意见受到肯定,当他们选择的时候,就不会怕,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要帮助孩子自己认可自己
孩子的自卑心理很多都来自于不相信自己,什么事都不敢做,觉得别人会看不起自己,这时候我们就要帮助孩子来自己认可自己,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最优秀的。然后我们家长也要相信他们只有家长先相信他们,他们才会自己相信自己,他们只有自己变自信,才能更有说服力,让别人也相信他们。
4、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如果家长想要孩子是好的,自己必须先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看着父母的影子长大的。想要让孩子有自信,家长一定要先让孩子看到自信是什么样子,先让自己成为自信的父母。
孩子自卑的危害:
1. 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己因自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有时候还会走向极端。
2. 容易放弃自己
很多自卑的孩子还会表现出一种极端行为,那就是自暴自弃。不管你说什么,他们就是觉得自己反正不行、你爱怎么说怎么说、我就这样怎么着!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3. 自卑的孩子多有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对社交场所做出极不适的异常现象,自卑的孩子进入大环境,完全不能与人正常交流,进入社交场合就会有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是自己不能控制的,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4.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来自他人的嘲笑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很受伤。孩子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容易有自卑的心理产生。在孩子的成长中,尤其是青春期的阶段,孩子的情绪本身就很敏感,这时候的负面刺激会让孩子很难承受。
2024-05-08 查看全文 -
初三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未来的升学方向都有很大的影响。初三的学生不想去上学,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你越开导他的话,他就会越反抗,这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和他好好的谈心,争取成为他的朋友,以朋友的方式和他去交谈。
如何鼓励厌学的初三孩子?
1. 调整学习任务:学校可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课业过重,同时适当增加课堂互动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2. 提升学习技巧: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针对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课程或者组织学习指导小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 优化家庭环境: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供家长教育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改善家庭环境,减少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4. 关注心理健康: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同时也可以加强班主任制度,增强班级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初三孩子厌学的表现:
1、学习动力不足。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相当普遍。这部分学生中,既有头脑清醒,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学习不错的学生,也有学习能跟上进度,但没有学习热情的中等学生;还有学习有些吃力,但自己尚知努力的学业稍差的学生。面对学校中激烈的竞争,他们普遍的内心感受是,学习没意思,迫于形势又不得不学,可学着又觉没劲。
2、根本不学习。这部分学生终日浑浑沌沌,虽然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但实际上是为了消磨时光。他们的兴趣在于玩耍、逛街、上网。有的与老师缺乏感情,关系紧张,拿起书本就头痛,坐在教室就犯困。对这部分学生,家长感到头痛,老师感到棘手,有的辍学流失,也有的被社会上的坏人拉拢利诱,走上犯罪的道路。
3、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由于家庭的负面影响,他们贪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从小就一心想捞大钱,有了钱就吃、穿、玩。对于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考虑很少。
初三孩子厌学的原因:
内在因素:
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着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
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在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在生活中又无人能理和关怀,品尝到的只有失败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这些观念又会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恶性循环,很快就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患上“厌学症”。
外在因素:
评价标准的单一,忽视学生个体特征由于中学教育面临着升学考试的问题,初中生上高中必须考试,高中升大学也要考试,因此,在中学校,成绩是学生学习优良与否的标杆,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社会评判学校优良与否的唯一尺度,是家长认为子女是否有出息的定标。
这样,学生就被牢牢学习地粘在板凳上,听课背书做题,成了成绩的奴隶。特别是每次考试结束会给学生排名次,成绩排在后面的自然就归结在“差生”的范围,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久而久之,乏味的学习与这个年龄的学生性格和要求产生矛盾,个性被压抑,不但无法释放自己情感能量,而且根本不能发挥自己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因而,在思想上认为学习就是苦役,逃避学习,得天混日,厌学情绪油然而生。
2024-05-07 查看全文 -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加上高考与平时学习的压力,会变得不爱和家长沟通,会有一些自己的小脾气,如果家长不及时疏通,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及心理。高三阶段的孩子,家长应不只是关注成绩,也应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状况。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更有信心。
高三家长如何鼓励孩子?
1、鼓励要真诚
鼓励孩子一定要真诚,最简单的就是从心里发出的,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你真棒,你一定行的。这样的敷衍,只会让孩子以为你是在忽悠他,并没有真的是在表扬他,所以鼓励的时候真诚很重要。
2、鼓励前要倾听
作为孩子的家长,学会倾听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知道孩子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且假如他们的心情不太好,问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忙,告诉孩子,无论什么结果,父母都是可以接受的。高考并不是决定人的命运,所以高考成绩不管如何,都只是一个结果。
3、帮助孩子明确切实的目标
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经过努力、预计能达到的目标,比如,争取考上哪个层次的大学。目标可略高一些,但不能定的太高,至少从孩子上高中所有的成绩中能够有达到相应分数的水平。目标对一个人有勇气战胜困难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适当的目标,能够让人信心百倍。
4、帮助孩子找准努力的方向
和孩子一起针对各科成绩进行深入分析,如果家长可以胜任可协助孩子进行此项工作,如果家长不能胜任,可请教老师或家里其他有能力的人协助孩子。找出各学科存在的薄弱点进行专攻,每提高一分就会增加信心一分,每搞懂一个环节,就是朝着目标前进了一步。
5、扮演啦啦队的角色
家长在孩子高三时,最重要的角色是啦啦队。你不停地喊加油,孩子的劲儿就会不由自主地使出来。适当时可以运用一些良性心理暗示法,比如,“你今天(近来)的状态看起来不错!”,“你最近比较细心了,出错少了!”。还可以利用高三各学校多次召开家长会的时机进行良性启发。
6、用进步鼓励孩子
父母此时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不要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要多鼓励孩子发现自身的进步,用一点一滴的成绩激励孩子,以增强其学习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和调整,孩子会更有勇气面对考试。
2024-04-24 查看全文 -
孩子在出现不思进取后,家长一定不要为了偏袒孩子,就故意惯着他们,因为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没有丝毫的好处。孩子的积极性是跟家长的态度有直接关系的,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孩子进行鼓励,让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更加有兴趣。
孩子不努力应该如何鼓励?
1、父母帮助孩子确定合适的目标
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给孩子制定一个可行性的计划表,告诉孩子按照计划表上的做一些事情,并且做好。如果孩子拒绝这样做,家长一定要用自己的威严来教育孩子,遇到孩子不能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计划,家长也不要懒省事,一定要辅助孩子完成,但是不允许孩子不做,或者是中途放弃。父母要让孩中感受到压力,只有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孩子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还怕孩子没有上进心吗?虽然要让孩子感受到压力,但是制定计划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太困难,在孩子能力上增加一点困难就可以,同时督促孩子完成。
2、不敷衍孩子
语言,是一种力量。同样的一句话,如果说话的方式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在鼓励孩子时,家长千万不要敷衍孩子。所谓敷衍,就是类似"你真棒"、"非常好"、"好厉害"之类的话,孩子听上去就觉得家长的鼓励很敷衍,哪怕家长其实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孩子的心思是敏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孩子做的具体的事情做出表扬。
3、建立奖励目标
孩子学习不认真,主要是缺乏一个学习目的,但是孩子的目光又不会像大人一样想得那么长远,所以这里就需要父母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目标。比如跟孩子说,只要学习认真就可以给他奖励,当孩子有了目标之后,在学习上就自然会变得认真,有了动力,就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4、不要责骂孩子
孩子都是需要被鼓励的,所以,尽管孩子学习不认真,但是父母也一定不要去责骂孩子,因为这样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情况更坏。做父母的,应该适当的鼓励孩子,激励其上进,不要光靠责骂来督促孩子学习,研究表明:有父母适当的鼓励,孩子学习会更加认真。
孩子不努力的原因:
1、孩子没有自己的目标
父母和孩子都很努力家庭也非常幸福,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目标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孩子一旦有了梦想,就会为了梦想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结果。一个人,越努力越幸运。哪怕是孩子也不例外。
2、父母自身不付出却要求孩子去努力
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父母也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标杆,如果父母不努力对待生活,整天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生活过的很消极,那么,孩子也会跟着父母的脚步往前走。
3、父母对孩子的娇生惯养
很多父母以为给孩子经济上的满足就是对孩子好,孩子有良好的生活有免费的钱可以用,不用付出就有吃有喝,当然就不会去努力改变现状,只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人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能偷懒时就绝不会去做事。
2024-04-24 查看全文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了避免孩子在成绩面前沾沾沾自喜,将好事逆转,家长要在表扬鼓励上也要花费一番心思,让孩子遇岔道时能分辨是非曲直,与骄傲拜拜。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才能更有效?
1、重精神奖励,淡物质奖励
如果孩子每一个积极表现的行为,你都给他相应的物质奖励,等于在给他的行为定价。要知道,所有爱的表达是无价的,真情是无价的。关心和接纳,是爱的表现。不要给这种表现相应的用钱来衡量。所以孩子表现好,最好不要用物质奖励的方法。
2、适度给孩子制造惊喜
不妨在平时留意一下最近孩子对什么特别感兴趣,先对此表示不在意。当孩子取得了一个好成绩时,在此突然给孩子期盼已久的礼物作为嘉奖,不仅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孩子更努力去做好下一件事。
3、活用表情,更得效果
对孩子进行嘉奖时,父母可运用一些表情方式,例如父母给孩子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喜悦的眼神以表示对其的赞成,这样孩子会感到内心雀跃,因为得到父母的认可孩子会有极大的成就感。
4、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应用不同的表扬方式
幼儿倾向于物质奖励为主,青少年则倾向于精神鼓励为主,幼儿倾向于更为直接的公开的表扬;而相对大的青少年则以更含蓄的信任与幽默表达为主。
表扬几乎适用所有孩子的所有行为,可以说是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最基本原则和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并不能解决孩子的所有心理与行为问题,缺少必要的批评,表扬的价值就无法真正体现。
再有,不要将孩子的进步看做自然的过程置之不理,不要用虚妄的语言和物质奖励来表示鼓励,而应以正面鼓励为主,信任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5、表扬要适度
虽然我们都知道表扬在塑造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并不是意味着表扬越多越好,更不是意味着事事都要表扬。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表扬最好是要对“事不对人”,表扬的前提一定是有值得表扬之处,并且只针对这件事情来表扬。表扬被“滥用”,或许比你想象中更糟糕:比如孩子可能会特别依赖外界的肯定,一旦他的行为没有得到对方及时的肯定就会变得失落、沮丧;过度表扬也容易造成孩子对表扬的“审美疲劳”,一些孩子还会被这种“廉价”的表扬冲昏头脑,导致虚荣心的滋长,不利于孩子的进步。
6、表扬要及时
这一点在行为心理学的强化理论中能找到依据。当我们要表扬对方时,最佳的时机是对方出现某种好行为的时候,比如,孩子今天写完作业主动把书桌收拾好了,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尽快表扬,而不要等到明天或者更晚的时候才想起来表扬。及时的表扬,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保持方面有重要意义。
2024-04-23 查看全文 -
作为孩子,他们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父母的鼓励,得到父母的肯定。但是鼓励也是要有正确的做法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会使得自己的孩子因为鼓励过多而变得虚荣心过大。
如何鼓励18岁孩子?
1、抓住时机
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励孩子的时候,也是需要抓住时机的。如果当某件事过去后,家长再鼓励他们,就容易让他们分不清楚自己是因为什么。所以,家长在鼓励孩子的时候,也是需要抓住时机,及时给予他们鼓励。
2、鼓励孩子与人为善
不懂得关爱别人的孩子在生活中很难找到真诚的伙伴。我们应该对孩子的日常行为给予积极的引导。比如,当孩子和一个小朋友为了某件玩具发生争吵时,你可以启发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要么两人轮流玩,要么大家一起玩,关键是小伙伴在一起要友好相处。
3、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特立独行的孩子自然会缺少朋友、沟通能力差,所以,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公益活动、旅游、团体性的体育锻炼,都是促进孩子与别人沟通的好途径。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与别的伙伴交往,有点小矛盾也让其自己解决,这样孩子的沟通能力才会在无形中增强。
4、鼓励式激励
这种激励方式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你可以选择物质鼓励,也可以选择口头鼓励,这都会令青少年产生十足的动力。只不过,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孩子表现得好,家长不会吝啬自己的鼓励,给孩子买这买那,喜欢表扬孩子。但是,这些值得赞扬的事情,它不容易出现,有可能一个学期只出现几次,因此你需要将鼓励日常化。
5、把握良好时机
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时,一定要掌握合适的时机,不能不分场合和地点,而且,应该认识到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加去鼓励孩子。
6、建立积极心态
我们应该多去鼓励孩子,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态,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多去鼓励孩子做事的态度,而不是某件事的结果。
2024-04-21 查看全文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家长的鼓励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正确的鼓励方式去表扬他们,让孩子从小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如何更好的鼓励孩子?
1、抓住时机
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励孩子的时候,也是需要抓住时机的。如果当某件事过去后,家长再鼓励他们,就容易让他们分不清楚自己是因为什么。所以,家长在鼓励孩子的时候,也是需要抓住时机,及时给予他们鼓励。
2、鼓励孩子与人为善
不懂得关爱别人的孩子在生活中很难找到真诚的伙伴。我们应该对孩子的日常行为给予积极的引导。比如,当孩子和一个小朋友为了某件玩具发生争吵时,你可以启发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要么两人轮流玩,要么大家一起玩,关键是小伙伴在一起要友好相处。
3、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特立独行的孩子自然会缺少朋友、沟通能力差,所以,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公益活动、旅游、团体性的体育锻炼,都是促进孩子与别人沟通的好途径。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与别的伙伴交往,有点小矛盾也让其自己解决,这样孩子的沟通能力才会在无形中增强。
4、细节式鼓励
在教育孩子时,很多家长都过度重视“大局”,以致忽略了许多细节。孩子做完作业后,总会把书桌收拾干净;同学来做客时,主动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平时吃饭时,都会主动使用公筷……这些被忽略的小细节,也会给孩子带来莫大影响。鼓励孩子做好一件事,不能只说“很棒”、“很不错”,应该鼓励细节。
5、积极的肯定
“我相信你能做到!”而不是 “我希望你能做到!”前者给孩子坚持下去的信心;后者会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在遇到困难时容易半途而废。
6、合理的要求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时,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设置“跳一跳”能够达到的目标。对于一年级小学生,家长要求孩子上课能够时时刻刻专心听讲,这显然就是不合理的。如果父母始终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产生无助感,呈现出低自尊的表现。
2024-04-2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