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八门课考多少算优秀
891
-
随着家庭教育的不断普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教育孩子上,家风能引领孩子养成好的品行,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可很多父母还是很苦恼,到底该怎么树立一个良好的家风?
十条简单的优秀家风
第一:近日忧居猛省,一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曾国藩家书·沅浦九弟》
最近在家中烦闷之时突然醒悟到这一点,决定要向平实处努力,希望还能做回老实本分之人,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第二: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东方朔《东方诫子》
自古以来那些有才华而锋芒毕露的人,都十分危险。有好的名声的人,会得到实惠,光彩一生。拉帮结派的人会招来祸患,自命清高的人们,会失去朋友。
第三: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王阳明《王守仁家训》
我不只是希望你们能当大官,光宗耀祖,显赫门庭,使家中富裕起来,像世俗所推崇的那样,在老百姓中夸耀你们。
第四: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范仲淹《与诸子及弟侄》
凡事应该以大局出发,看大节大义,不要私下里议论是非,不要因为小小的利益和名声招来大的灾祸导致后悔莫及。
第五:训曰:“徒学知之未可多,履而行之乃足佳。”故学者所以饰百行也。——孔臧《勤学苦读》
古训说:“仅仅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这还是不够好的,只有脚踏实际去践行,这样才可以”因此,这正是真正喜好学习的人,会喜好践行的原因所在。
第六: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河东裴氏家训》
子弟们应当严谨守信,关爱他人,尊重师长。要给子女们多留一些书籍,而少留下一些钱财。
第七:经难知,且自以汝贤父为师,汝父宁轻乡里耶?
经书中说的事情是很难理解的,你将你那贤明的父亲作为自己的榜样,但是你何曾见到过你的父亲,情满过自己的邻居呢?
第八:世之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不能孝其亲者,常欲虐其子。——袁采《世范》
世上的人们都善于当别人的子女,也善于成为别人的父母,不能够孝顺自己父母的,也常常会去想虐待自己的子女。
第九: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跂蹇之客,故被鞍之祸,遁服而亡。
齐顷公刚刚即为的时候,他凭借着齐桓公的威望,轻视侮辱各诸侯国,怠慢使者跛子郤克,因此才遭受了鞍之战的灾祸,只好将衣服换掉,逃命。
第十:蜘蛛结网,于人何罪?或谓其夜间咒月,令人墙倾壁倒,遂击杀无遗,此等说话,出于何经何典?——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
蜘蛛结网,得罪了人类哪一点呢?有人说蜘蛛夜间会向月亮祝祷、诅咒,害得人家墙壁倾倒,于是就一律把蜘蛛除掉。这种说法,到底是根据哪一部经典而得出的结论呢?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这里有几个家风小故事,分享给各位家长:
一、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二、
从前,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之后,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几十根钉子。
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父亲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父亲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
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就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朋友和家人都是你宝贵的生命财富,不要随意去伤害他们。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这是一个智慧的父亲,他教会了孩子做人的道理。
三、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家风好,孩子才能教育好。
纯正的家风是孩子成长的基础;良好的家风对家庭兴旺幸福具有决定性作用。家风其实具有共性,诸如做人要善良、正直、诚实、孝顺、要知书达礼、乐于助人、和气谦逊等。这些都需要一家之主的夫妻双方共同把握,相互包容,彼此信任,率先做好。
一个家庭家风的好坏,从父母言行中可以看出,但最终体现在孩子的身上。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知礼,有教养、有出息。现在,父母用心费力最多的就是如何教育好孩子,尽管方法多种多样,各家各有高招。但营造良好家风前提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严以律己作好榜样,带头践行好家风。比如说不让孩子玩手机,父母自己首先不当“低头族”,至少不当着孩子的面,沉醉在手机游戏中。又如夫妻之间生气斗嘴一定要避开孩子,父母恶言相向对孩子是致命的情感创伤。面对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父母首先从自身改好,给孩子树立榜样。
2024-05-31 查看全文 -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昌盛的家族背后,都有十分严谨的家规家训。孩子只有在家规严明的环境下长大,日后才会形成更好的人格和品质。家长如果想要为孩子树立家规家训,不妨借鉴一下这几条优秀家规。
优秀的十条家规家训
第一条: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王昶《诫子侄文》
去报复别人,只会将自己的名声变得更坏,还不如保持沉默,修养自己的品德。
第二条:人来相见,亦启禀然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朱喜《与长子受之》
如果有人前来找你,一定要去启禀老师然后再去,除此之外不能随便出入一步。
第三条: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之所嫉。
摘自柳玭《诫子弟书》。门第高就会骄傲,宗族显盛就遭人妒忌。
第四条: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我去学习龙伯高,如果学习不成,还能够成为一个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刻天鹅不成还能像家鸭”。
第五条: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
摘自双井《黄氏家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就像是流水和树木一样,都有本源,不可以遗忘。
第六条: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郑玄《戒子益恩书》
我到了四十岁之后,才回家赡养父母,租赁土地去种子,从而欢快的度过晚年的生活。
第七条: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摘自苏轼《六事廉为本赋》。工业毁于贪婪,而德行养成于廉洁。
第八条:好奢侈者,服玩必华,饮食必珍,非有高资厚禄,则必巧为计划,规取货利,勉称其所欲。——贾昌朝《诫子孙》
有一些喜欢奢侈生活的人,穿衣打扮、兴趣爱好总是追求华丽的,饮食总是吃最珍稀的,他们就算没有丰厚的财产,肯定会想尽办法去搜刮钱财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第九条: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摘自摘自《钱氏家训》。要求自己不可以不谨慎严格,面对财物不可以不清廉耿介。
第十条: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司马光《家范》
等孩子长大了再去教育他们,就像将鸟笼打开,再去抓鸟,将缰绳解开,再去抓马匹一样。与其那样,还不如最初不放开鸟和马匹呢!
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是个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就通过立这9条家规的形式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这些其实是非常值得家长们借鉴的。
1、多为别人考虑
人总是或多或少存在自私的心理,这条家规的树立就是要及时改正这种错误的思想,让孩子在生活中多试着去为别人考虑和着想。
2、懂得帮父母共同分担家务
孩子不能够一味地只顾着全盘接受父母的付出,孩子也应该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适当帮父母分担家务。
3、自立,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点对孩子很重要。像整理床单被褥等等生活小事,孩子应该学着独立去完成,有更好的生活习惯。
4、作息规律,有序
作息规律有序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这也是孩子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能够让孩子按时成长,身体发育良好。
5、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安排
孩子的成长也是需要更多的自主性的,父母也应该尽可能给孩子多成长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能够自主安排,自由发挥。
6、独立自主,不过度依赖别人
世界上并没有人一定有义务去帮助你,孩子也应该更加独立自主,不能够大事小事都依赖父母,依赖家人,孩子也应该多试着去独立解决自己的事情。
7、有责任意识,整理自己的玩具房
孩子自己的玩具房应该让孩子学着自己去整理,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也提高孩子自身的动手能力。
8、避免暴躁情绪,不随意嘲笑别人
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家里的宝贝,孩子更不能去欺负别人,不能够去随意嘲笑别人或者总是去抱怨身边的人和事情。
9、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管理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习惯于乱发脾气,对身边的人撒气,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孩子应该坚决杜绝。
家长在制定家规家训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个是这个家规是为谁制定的?谁要遵守,如果违反了,怎么办? 首先,既然是家规,制定人可能是父母,但是遵守家规的一定是所有的家庭成员。决不能仅仅是孩子。家长尤其是要起带头作用去拥护和执行的。一旦违反,一定需要一些形式的惩戒,父母也不例外。这样执行起来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还有一个是这个家规能落地。虽然仪式感很重要,但是,好的家规一定是合理、可行并且真正规范每个人,助益大家人生的。一定要切实可行,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虽然父母是家规的制定人,但是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增加或者修改家规,当然频繁的修改肯定是不行的,让孩子参与到家规的制定和执行,会让孩子更接受、更遵守家规。
2024-05-31 查看全文 -
家风,可以世代相传,起到教育子女后代的作用,它是一种榜样性,后代子女按照家风,为人处世,它具有榜样性和权威性。是一个家庭及家族的都认可的,而且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全族的人都按照家风来执行。
十条简单的优秀家规家训:
1.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摘自苏轼《六事廉为本赋》。工业毁于贪婪,而德行养成于廉洁。
2. 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之所嫉。
摘自柳玭《诫子弟书》。门第高就会骄傲,宗族显盛就遭人妒忌。
3.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摘自摘自《钱氏家训》。要求自己不可以不谨慎严格,面对财物不可以不清廉耿介。
4.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
摘自双井《黄氏家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就像是流水和树木一样,都有本源,不可以遗忘。
5. 道非难知,亦非难行,患人无志耳。
摘自陆九渊《陆九渊家书》。真正的道路不难理解,也并不难实行,怕的只是人没有沿着正确道路行走的志向而已。
6. 公使库待宾,并以五盏为率,自足展尽情意。
摘自与子书《胡安国》。因为公事需要宴请宾客,饮酒以五杯为度,就足可以表达情意了。
7.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摘自《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做人一定要能够坚守礼仪,而不可以恃才傲物,做事情要能够谦逊,同邻居们搞好关系。体恤鳏寡孤独。
8. 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
摘自颜之推《颜氏家训》。我刚满九岁之时,就痛失父亲,家道中衰,一门百口,萧索冷落。
9. 祖训宗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人下。
摘自《孔氏祖训箴规》。每天都用祖先流传下来的规矩教导子孙后代,一定要让他们读书明理,在世间扬名,光耀祖先,不可以入于流俗,甘心居于忍下。
10. 夫人生世,以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以己无善而望他人爱,无状则曰:“我不遇时,时不急贤。”、
摘自柳玭《诫子弟书》。一个人活在世上,本身没有才能却希望得到别人的重用,自身没有善德却希望得到别人的喜爱,没有成就时,就说:“我运气不好,当世不急于用贤啊!”
家规家训的经典故事: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沫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额废没落的教训,告诚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侍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胡适教子
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时天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杜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公务,无暇顾及。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接到学校发来的“成绩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杜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晚年,胡适对秘书说:“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可谓沉痛之语,意味深长。
在给江冬秀的信中,胡适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点不配做老子。平时不同他们亲热,只晓得责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气不好。祖望你交给我,不要骂他,要同他做朋友。”
4、丰子恺教子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什么是家训?
家训是指用以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一种教诲。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家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标示着家世显赫,以鼓励后代子孙;一类则是寄托着一种理想和精神的追求。但不管是哪一类,它透露出的都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情怀和追求,堪称是中国人的“精神门楣”。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 等。
一般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影响一个人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地域文化、家族文化和释道文化,其中尤以家族文化的影响剧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以道德传家为最,耕读次之,诗书再次之,最后才是富贵,而富贵传家富不过三代。正是基于此,中国人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家训文化。
2024-05-30 查看全文 -
想要培养出好的孩子,树立优秀家规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出名的成功人士,背后的家庭氛围都非常好,每个成员都遵循所制定好的家规家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想要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成长,家长就要从立家规开始。
十条简单的优秀家规
一、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不打架,但如果无法避免,不许使用工具和牙齿,也不要攻击对方面部,除此之外,妈妈希望你能打赢。”
我们不提倡暴力,也决不允许别人随意欺凌,但记住拳头是最后迫不得己的自我防卫,千万别先动手!
二、心怀感恩。
“别人真诚款待你,吃东西,你不喜欢的话可以说我吃饱了,但是绝对不能说很难吃。”
请不要践踏别人的好意,哪怕你不喜欢也别当下给别人难堪,心怀感恩的人,才能受到尊敬和善待。
三、安静。
公共场合里不止一个人,如果大声说话,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在熟睡的宝宝,也有可能会吵醒正在小憩的大人。因此,妈妈要求孩子在公共场合中注意音量,说话的声音只要对方能听到就可以了。
四、礼貌。
要感恩别人的帮助,不吝啬说"谢谢"的次数。也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过错,如果给别人带来了麻烦,要及时道歉。"礼貌"不止流于表面,更要发自心底。
五、诚实的人会走得更远。
“诚实,不要撒谎!”高尔基说过:“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只要你撒了一次谎,就需要用一百个谎言来弥补它,这是个怎么都填不满的大窟窿,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一开始别说谎!
六、坚守道德。
捡到了别人的钱包与物品要及时上交或者归还,不在未经别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意拿取别人的物品。
这些道德行为一定要保持,孩子才能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七、攀比不能让你更优秀。
“不用刻意和别人比较。每个人的名字、长相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才丰富有趣,人生才会多彩。”
这是教育孩子也是告诫家长,攀比除了让孩子更加自卑或是自负,其它什么效果都达不到。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相同的人,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更加重要!
八、保持高情商。
不随意贬低别人的成果,也不要随口说出伤害别人的话,保持高情商其实没有那么难。
如果孩子在别人家做客时,说出了食物"很难吃"、"不美味"的话语,会让精心准备的主人感受到不尊重。
九、我们会为你保守秘密。
“不愿意告诉爸爸的事情,可以只告诉妈妈,不愿意告诉妈妈的事儿,也可以只告诉爸爸;不能对两个人说的,那就都不要说。”
你可以拥有自己的小秘密,但我们希望你知道,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听你倾述并帮你保守秘密,
不用担心,因为不管你走到哪里,家都是你永远的避风港。
十、珍惜食物。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浪费食物。
日本的国土面积比较小,粮食来之不易,因此大多数日本孩子都被教导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对食物保持尊重。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食物也需要得到人们的珍惜。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中制定合情合理的家规,可以指引孩子成长,也有助于培养其责任感。制定家规没有特定的步骤,因为每个家庭都是独特存在的,但家长可参照以下6个法则自行设计。
1、制止不当行为。
如果总要盯着孩子,他才会按家规做事,那么问题可能不在家规上,而是在孩子本身。孩子已经具备完成某件事的技能,但是仍然不按要求做事,作为父母的应该及时纠正,不宜拖延。
2、尊重孩子。
在制定家规或者在更改家规前,可以先问问孩子的想法。当孩子和父母一起制定家规,他们会因为得到尊重而产生责任感。
3、确保孩子有能力执行。
制定家规要合乎孩子的能力,不要揠苗助长。
4、定立合理期望。
在制定家规前,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期望,包括是否曾经教导孩子如何执行家规,以及该家规是否会对孩子产生压力。
5、通用图表。
家长可为孩子制作行为表现的纪念册,对孩子遵守家规的行为,以图表或者图案的形式记录,让家人都看到他的进步。收到鼓励的孩子,往往对执行家规很积极。
6、让孩子参与家庭会议。
让孩子一同参与家庭会议,检视各项安排及活动,确保每名家庭成员都能遵循和执行家规,有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人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好的家规,不仅可以教育出出色的子女,更能让一个家族兴旺发达。
好的家规,就像是那件无形的古董,影响孩子于无形,却能教育出一个个品行至忧的孩子;
好的家规,更能塑造出好的家风,而好的家风,才是一个家庭的无价之宝。
2024-05-30 查看全文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教的传统,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家训,从治学持家、为人处世,都有规矩可循。家风家教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
10条优秀家规家训:
1,不说谎,不任性
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示宪儿》
译:不要说谎,不要贪利;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但需管住自己。能够放低自己身份,这是有志气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做人,主要在于心地的好坏;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恶劣,是凶恶之人。
析: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2,义理养心,精专为学
勿谓隐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谓聪明可恃而有怠志;
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
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
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
——《与徐仲仁》
译:不要以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可以自欺欺人就放纵自己,不要以为可以依仗聪明而放松意志。最好的养心之法就是研习经典中的义理,最重要的求学之道就是精专。不要被流俗左右,不要被财物引诱。师法古圣贤,不要以为这很迂阔不合实际。
析:经典中的义理不仅是千古大智慧,更是我们养心、养生最好的方便法门。康熙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就曾说过:“养生之道,全在五经。”
3,做人先立志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示弟立志说》
译:学习,没有比先立下志向更重要的。不确立志向,好比栽树不栽培它的根而徒劳地对树木培土浇灌,劳苦却不会成功。
志向,就如气的统帅,人的性命,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水源不疏通,那么川流就会停息,根本不予培植那么树木就会枯萎,性命不延续人就会死,人不立定志向就会气质昏浊。所以君子做学问,无时无处不以立志作为要务。
析:志犹如三军主帅,没有主帅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
4,不强迫孩子科举
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
——摘自王阳明家书《寄正宪男手墨》
译:对科举考试这件事情,我又怎么敢强迫于你呢。获悉你有这份立志向上的想法,对我来讲也够高兴的了。
析:王阳明告诉孩子,不会强迫他在科举方面一定要有成就,而是欣赏孩子上进的那份精神。对比现在的很多家长对高考的态度,几百年前的王阳明是不是很开明呢?
5,一念改过,即得本心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寄诸弟》
译:本心就像白日那样光亮,遵循自己的本心,一定能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只是怕不能改正。错误和掩盖错误的想法,会遮蔽我们的本心,但只要我们下决心改正错误,马上就会重新找到本心。
析:王阳明说,人孰无过,改之为贵。本心就是良知,致良知,就是重新发现我们的本心。王阳明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内心良知的大道: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6,勤读书,致良知
汝在家中,凡宜从戒论而行。读书执礼,日进高明,乃吾之望。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汝于此处,宜加猛省。
——《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译:你在家里,一切应该遵从训戒来行事。勤读诗书、执守礼制,一天比一天进步,这才是我对你的期望。
我平生讲学,就“致良知”三个字。仁,指的是人心;良知而引发诚意、真爱、悲痛、忧伤,这就是仁,没有诚爱恻怛之心的,也就达不到良知了。你看到这里,应该加以好好的省悟。
析:王阳明自提出“致良知”的心学宗旨以后,无论是对门人弟子,还是对家人子弟,皆谆谆教之以“致良知”,这个良知,便是孔孟之“仁”,程朱之天理,“致良知”,既是阳明学派的门风,也是王阳明一家的家风。
7,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
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
——《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译:你们必须时刻牢记仁礼,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做圣贤作为对自己的期望,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
析:仁礼孝悌是儒家的核心,也是我们中国人最明显的文化性格。王阳明的心学是对儒学的大发展,也必然建立在这些千古不灭的理论之上。
8,恶是习气,善是本心
夫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本性为习气所汩者,由于志之不立也。故凡学者为习所移,气所胜,则惟务痛惩其志。
——《与克彰太叔》
译:恶念,是后天的习气;善念,是先天的本性;本性被习气扰乱,那是因为没有立定志向。因此凡是做学问的,内心因不良习惯而改变,被不良风气所占据,就应该好好地反省,并端正自己的志向了。
析:人心从根本上说是向善的,所谓的恶念恶行都是后天熏习的结果。根据王阳明的心学,世界上没有十恶不赦的人,只要照见自己的本心,善念必然驱逐恶习。教育子女,最终要的就是要让他们立志向善,远离那些恶习的熏染。
9,学谦恭,去骄傲
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
“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
——《书正宪扇》
释:现在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个傲字。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人一旦傲了,就会变得自以为是,不肯在别人面前谦和卑下。
“傲”的反义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治“傲”的药。做人不但容貌举止要表现出谦虚恭谨,内心也必须保持恭敬、节制、礼让,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真正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析:曾国藩也曾说过,天下才人俱以一傲字败,真乃英雄所见略同。
10,慎交友
昔人云:“脱去凡近,以游高明。”此言良足以警,小子识之!
——《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译:古人说:“要远离那些庸俗的人,应该与那些高明的人交朋友。”这句话说的好,足以作为警示,你们这些小孩子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析: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和损友结交,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沾染这些人身上的坏毛病,而不自知;和益友结交,自然而然会学到他们身上的长处。
王阳明要我们看清楚自己周围的人,如果他们是一些“损友”,那我们就该“脱去凡近,以游高明”,不要受周围人的影响,而要和高明的人交游。
家规家训的意义:
1、家训是个人修身养性的行为要求。一个人最初所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的熏陶。现代研究也证明,一个人基本的情绪表达模式、最根本的行为方式,在三岁左右就已经形成。家教是一个人深入骨髓里的教养,影响着一个人情商的基础。
2、家训是建立良好家风的养成基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风气也决定了社会风气。可以说,个人在家里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决定着他的社会行为底线,也决定着他判断是非曲直的基准。
3、家训是形成社会风气的规矩认知。一个人在家庭里养成的教养,要在步入社会后得以体现。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很多规矩,反映着社会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
4、家训是成就伟大事业的经验支持,什么样的人才能实现梦想?那就是要从小自我砥砺、自我约束、自我超越的人,才能不断精进。在家训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帝王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他们的子女要继承的是江山社稷,因而要比常人有更高的修身要求、更深的心性修炼、更全的思虑决策。
2024-05-30 查看全文 -
对于初中生而言,如果阅读的内容仅限于我们的语文课本,未免显得力不从心了。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比例吧。事实上,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须受到重视,因为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的外延,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
初二的学生看什么课外书比较好?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形成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反映其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在绍兴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而后回国教书的经历。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朝花夕拾》为中小学生文学名着阅读书目。
《名人传》
《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着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被称为“巨人三传”。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名人传》为中小学生文学名着必读书目。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小说对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进行了全面的讽刺与批判,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特色。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格列佛游记》为中小学生文学名着必读书目。
《父亲的病》
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名医们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
《红星照耀中国》
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
《昆虫记》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着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傅雷家书》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读书是每个人每天必读的心得,古人曾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对于现在的初二学生,更应该多读书,读书越多课外知识就越广泛,知识面的大大增加对孩子以后的读书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中生读课外书的好处
1、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因为读的书多了,初中生的心中自有一个小书库,不管遇到什么题材的作文,初中生心中的那个小书库就会开始自动搜索有关的知识,下笔不会那么困难。
2、开拓初中生的智力,调查发现,读书多的学生他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较强,读书多的孩子,思维也非常活跃。
3、培养初中生的气质,多读书的学生,他的言谈举止总会有一种气度,那是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气质,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读课外书的步骤
1、首先整体看一本书的封面,上面的书名、插图、作者等可以让中学生迅速了解一本书的主要信息。
2、阅读作者简介,可以了解作者的系列作品。如果中学生阅读完了这本书,觉得喜欢,后期则会去阅读作者相关的其他书。
3、简单浏览一下书本的前言,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编者编写的目的,了解这本书的注意事项。
4、通过目录可以迅速了解这本书的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看内容简介迅速了解书本的主要内容。
5、主要内容可以按照“矛盾三遍法”来读:一遍快读,二遍精读,三遍消化。读的过程要一章一章读,重点章节重点读,读完一部分休息一下,进行反刍消化。
6、阅读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主要是在精读环节,随时记录一些精彩的片段,必要时在笔记本上做批注。
7、读完一本好书一定不要看过就扔,一定要留一些消化的时间,整理下头脑的思绪,然后写写读后感。
8、一本书看完了,别忘了看看封底的内容,比如读者感言及其改编成的影视作品的相关介绍。别忘了把整本书再从头到尾、从里到外翻一遍。
初二是一个对知识积累巩固的关键时期,能够有时间阅读大量的课外书,不但对知识的储备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对自己的视野的拓展有更大的帮助和发展空间的升值。也能够为孩子做好一个知识储备的作用,所以初二的孩子应该多看一些课外书。
2024-05-27 查看全文 -
八年级的学生可以看一些古典书籍,和文学方面的书籍,历史书籍,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也可以看一下其他方面的文学小说,可以增强自己的思维模式,了解古今方面的历史文化,可以增强更好的对学习有更的乐趣性和好奇性也会对以后打好更多基础。
初二学生看什么课外书最好?
《繁星·春水》(冰心)
《繁星》和《春水》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两部诗集,二者是姊妹篇,均创作于1923年,其中《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春水》由182首小诗组成。
《繁星·春水》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飞鸟集》(泰戈尔)
《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诗集,它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首次出版于1916年。
这些诗的基本题材多为极其常见事物,不外乎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等。
这本诗集包括325首无题诗,其中绝大多数的诗只有一两行,或者捕捉一个自然景观,或者述说一个事理。诗集并没有明显的逻辑结构和明确的中心,只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触、思考、情思的片段的记录。
《我与地坛》(史铁生)
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病隙碎笔》(史铁生)
《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这样强调是恰当的。然而,史铁生在40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事。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个风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通过老知青对插队生活的回忆,真实鲜活、自然贴切地描绘了革命根据地陕北黄土高原的风貌,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小说感情深厚,娓娓叙来,令人回味无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而凯勒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美国《时代周刊》把她列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3卷。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
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契诃夫
本书所选的作品来自契诃夫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在早期作品中,除了中国读者较熟悉的《变色龙》外,还有一些轻松诙谐的纯幽默小说;后期作品以《套中人》最为著名,它表现了沉闷压抑的时代氛围,讽刺了俄国社会普遍的僵化、禁锢的精神状态。
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很重要,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很重要,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对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很重要,在保证阅读的质量和效率的同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希望孩子多阅读,又害怕孩子眼睛近视,这个矛盾是当下许多家长的心头病。于是很多人就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注意用眼卫生,比如不能躺在床上看书,或必须在哪里看,等等。因用眼卫生和孩子发生冲突,搞得孩子情绪不愉快,不但对孩子心理有损害,对视力也没有好处。
所以一定要避免,在行进的汽车或火车、飞机上看,也会因为书的晃动影响视力。适当的提醒有必要,但要适可而止,不要变成让孩子厌烦的唠叨和数落,更不要因此形成和孩子的冲突。
注意阅读兴趣,在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堂文章的内容,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可以尽量地涉及多个方面,比如人文、科学、风景、地理等,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阅读的兴趣。
学会精读和泛读,对重要的文章,我们要认真反复的读,逐字逐句深入钻研,对重要语句务必透彻理解思想内容就是精读。
何为泛读?就是大概的读。用较少时间浏览大量书刊,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人生有限,书籍如瀚海,有许多书必须了解。只有多读才能有所收获。
2024-05-26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