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喜欢说话怎么办
708
-
爱说话的人性格开朗、可爱、脑子比较灵活,性格外向,爱说话的孩子比较惹人爱,但是,爱说话分场合分时间,如果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说话,就会打扰别的孩子学习,还会扰乱课堂纪律,家长要及时的给孩子沟通,引导孩子上课认真听讲。
孩子上课喜欢说话怎么办?
1、家长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增进感情,比如说孩子一起做游戏,多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啊,家长要多于老师联系,及时的了解孩子上课的表现,孩子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的面对。
2、平时在家也要跟孩子多沟通,两个人可以互换一下角色,或者让孩子当老师,然后你跟在他后面学习,学习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让孩子明白,上课时是不能随便讲话的。
3、和孩子一起讲故事,你讲他听,他讲你听,轮流做听众和主讲。开始的时候可以短一点,慢慢延长故事。这对培养孩子认真听大人说话的习惯和培养说话的能力都很有帮助。
4、给孩子布置事情,要求孩子不仅要认真听,还要求再说一遍。家长不管要求孩子做什么,只要家长讲话,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放下别的东西,认真听,听完后,还要复述一下家长刚才讲的事情。经常要求再说一遍,孩子就会注意听,不仅理解听话的规矩,更知道如何听明白大人的说话。
5、专门找出时间,和孩子聊聊天,给孩子一些讲话的机会。凡是讲话,就一定要围绕一个话题一直谈下去,不能随意转变话题,如果发现孩子转变了话题,应及时提醒、拉回来。谈完一个事情后,最好回顾和总结一下刚刚谈过的事情。时间长了,孩子听话的习惯就会形成,也会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形成听课的能力。
孩子上课喜欢说话的原因:
1、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动力,没有兴趣,上课就可能乱说乱动。
2、孩子不喜欢这一科的老师,所以故意和老师“对着干”。所以上课总是讲话不好好听课!如果老师给家长反映,孩子的每一节课注意力都不集中。
3、孩子精力旺盛,表现欲强,一旦想法与老师说的产生共鸣便控制不住说话的欲望。
4、长时间缺少家长陪伴,孩子情感缺失,总想引起他人的注意。
2024-02-03 查看全文 -
为了纠正孩子上课说话的毛病,家长首先要搞清楚原因,除此之外,家长要在思想上和孩子做朋友,不要使用命令式的话语。由于小孩子习惯的可塑性比较强,家长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顺势引导孩子淡化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孩子在学校上课经常说话怎么办?
1、与孩子谈心,与班主任及各科教师沟通,找出自己孩子上课爱讲话的原因。
2、与老师约定好,孩子如果哪一堂课没乱讲话,老师给予表扬鼓励,回家后家长也应该给予表扬,以正面强化孩子上课不乱说话的行为。
3、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交流互动,增进情感。比如晚饭后一起散步,亲子阅读等,也可以利用吃饭时间,家人一起享受美味一起谈心,引导孩子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家长多与老师联系,及时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尤其是上课时的表现。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地面对,多与老师商量,理智地解决,切忌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5、如果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这就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晚饭后,一家人可以比赛谁静坐的时间最长,只许眼珠转动,其他任何部位不得动,先动的一方输,这种游戏有助于锻炼孩子的静坐能力和定力。
6、指正孩子的错误要讲求方式方法,不必当下指出,更不要以责备的方式指出。应该和孩子一同探讨问题该怎么做,尽量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和做法,再引出孩子做法的不妥善处,这样的讨论会很融洽。另外,要以同理心来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
孩子上课经常说话的原因:
1、性格因素: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不愿意安静,可能就会在上课时说话。
2、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容易分散,容易被课堂外的事物所吸引。
3、寻求注意和认可:有些孩子在课堂上说话是为了寻求注意和认可。他们可能会觉得只要他们在课堂上说话,老师和同学就会注意到他们,认可他们的存在。
4、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如果孩子觉得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或者已经掌握了课堂上的知识,他们就可能会对课堂失去兴趣,转而寻找其他的话题或者活动。
5、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在我们上学阶段必然也有这种人的存在,那些孩子他们性格外向,总是能够挑起让大家都感到有想法、有兴趣、有讨论点的话题。在课堂上一群人也就开开心心的谈论,而没有顾及到自己所处的环境。
怎么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过程,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对规则的认同感和遵从度。
2、坚持执行规则:一旦制定了规则,就必须坚持执行下去,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或其他原因而放松要求。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并且知道违反规则是不可取的。
3、以开放的方式交流:与孩子进行开放、诚实的对话,让他们能够表达他们对规则的看法和理解,同时也可以解答他们对规则的疑惑。
4、解释规则的原因:在设立规则时,向孩子解释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规则,以及遵守规则可以带来的好处。让孩子明白规则的意义,并从中获得正面的价值观教育。
5、给孩子树立榜样。作为家长,您应该成为孩子学习规则的榜样。您可以展示出自己遵守规则的行为方式,例如按时完成工作、维护家庭秩序等。
2024-05-16 查看全文 -
孩子年纪还小,正是形成习惯的时候。父母在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上课爱说话,小动作多,就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其危害在孩子小时候可能还不太明显,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对学习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
小孩子上课爱说话小动作多怎么办?
第一、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动力,没有兴趣,上课就可能乱说乱动。解决这些孩子的纪律问题,应该从培养、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跟与老师的感情疏密有关。
第二、帮助孩子树立课堂规则意识。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在未经教师允许在课堂上提问的习惯,要立即告诉孩子:如果你有问题要问老师,要在课下提问,这样一是你的问题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不会耽误老师和同学的课堂时间,二是你一对一地提问,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你的问题,效果更好。
第三、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
孩子之所以不断用上课插嘴这样的行为引起关注,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爸爸妈妈平时比较忽视他,孩子获得的关注不足,没有满足他对成就感的追求。所以,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上课爱说话,是这种表现,那么只告诉他“上课不可以随便插嘴、不可以随便接老师的话茬”,一定不会有效,更管用的办法,是增加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关注。
第四、让孩子养成在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的能力。
如在看书时,让孩子看完一本再换一本;给玩具时也不要一下子放一大堆。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容易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第五、跟孩子讲明后果。
很多孩子上课随意讲话,有部分原因是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所以,要让孩子改变上课随意讲话的习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作是跟孩子讲事实、摆道理。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上课随意插话对自己、对其他同学和对老师授课的影响。相信很多孩子都能听得明白。
第六、要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在安静的环境中,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学习的兴趣,增进注意力。在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打搅。若孩子无法独立学习,大人可在旁陪伴、协助,但切忌给予过多指导。另外,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
小孩子上课爱说话小动作多的原因:
与家庭环境有关。
一部分孩子上课讲话的原因,和习惯有关。习惯,主要靠后天习得。在孩子习惯培养过程中,家庭,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学校,父母是孩子习惯养成的老师。如果孩子话特别多,请爸爸妈妈反思下,家里,孩子的重要他人,比如爸爸妈妈、包括长辈和保姆阿姨,有谁也是爱讲话、爱啰嗦的?
自制力差。
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比较低,表现在上课乱说话、做小动作,甚至随意下位走动等。
外界环境干扰。
孩子上课时身边有其喜欢的玩具或者是旁边有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就容易导致孩子上课好动爱说话。通常无需特殊的治疗,家长应该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因素,上课时将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品没收,或者是跟老师沟通给孩子调换座位,有助于改善孩子上课好动爱说话的毛病。
2024-05-07 查看全文 -
有些孩子性格很内向,不喜欢主动和别人说话。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这样孩子就能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跟别人交流。
孩子不爱说话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怎么办?
1、多和孩子交流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爱与人交流,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差导致的,爸爸妈妈要主动和孩子多交流,引导孩子多说话,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认真聆听孩子说话,鼓励孩子与他人多交流
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说话,不愿意与人交流是因为她不知道如何说,不知道说什么,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说出的话,他人听不明白。或是,她只说了一半的话就被对方打断了,继而让她没有兴趣再说。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特别是孩子在和你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给予回应,不要忙于否定。而且要在孩子与他人说话,沟通的情况下,给予她各种鼓励,让她不反感于自己的语言表达。
3、多观察孩子的喜好,聊孩子喜欢的话题,继而让孩子多说
孩子不爱说话,不与人交流,往往很多时候,谈话的内容引起不了她的兴趣。故此,作为家长,要在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喜好,从她感兴趣的话题开始,逐步一点一滴地让孩子打开话匣子。当然任何聊天,都需要两个人,你有来言我有去语,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所以,对于聊天的内容,作为家长不能一知半解,要深入地了解。这样你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大神级别的存在,孩子自然愿意跟你聊天,从你这里取经,或是切磋技艺。
4、带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在与同龄孩子接触的过程中,逐步增加说话的频
性格所致,就是不爱说话,不妨带孩子多参加一些同龄人的活动,继而在各种互动的活动中,从被动地发言,到最终能主动地去结交朋友,很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完成各种合作任务。还可以让她参加一些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或者是小记者的义务工作。这样在讲解的过程中,在采访他人的过程中,便会锻炼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想来经过多次的训练,她自然便不会对说话,与交流有抵触的心理。
5、平时多表扬、多鼓励
不要指责孩子太老实、没出息,不要当着外人的面说孩子不大方、见不得人等。这种责备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使他们更加退缩不前,应想方设法增强其自信心。
6、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总怕孩子和别人在一起吃亏受委屈。这种情绪感染到孩子,使他们总是怀疑别人,感到他人世界的风险,因此不敢和别人交往。这类家长应当调整自己平时的言行,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2024-04-10 查看全文 -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在学校积极主动,成为老师身边的小红人,同学之间的小明星,上课时更是希望孩子能踊跃参与。但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要说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甚至被老师点名,他也不敢说话。家长为了改变孩子这一点,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但往往都得不到什么效果。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孩子是否有自信。
孩子上课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怎么办?
1、发言是可以得到奖赏。
“奖赏”是一种对各类孩子都有效的方法,能很大程度上调动孩子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热情。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能逐步建立起自信,勇敢等品质,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很有帮助,而且积极回答问题还能锻炼孩子心理承受力,面对挫折也能不退缩不畏惧。
2、鼓励孩子发言。
有些孩子上课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是因为孩子性格内向。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从培养孩子性格人手,让孩子变得外向一点、胆大一点。可以给孩子提问,让孩子在家人面前回答。当孩子回答正确、表达从容时,大家应给孩子掌声和赞扬。
3、正确引导孩子。
有些孩子上课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是因为自尊心强。针对孩子自尊心强,害怕回答错误被笑话的情况,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老师不会因为学生回答错了而批评学生的,因此,不用担心被批评,相反,老师还会喜欢大胆举手发言的学生。
4、鼓励孩子打“草稿”。
有了书面的文字记录,孩子发言就更有条理,不会语无伦次,既提高了发言质量,又能让更多的孩子打消顾虑。对积极思考,却又不肯回答的孩子比较有效。因为他们往往有思维的能力,学习也比较主动,就是缺乏活跃表达的热情。
5、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针对孩子不自信而不敢举手发言的情况,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家长的评价。平时在家里,家长应寻找一切机会肯定孩子、赞扬孩子。
6、让孩子觉得有话可说。
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让孩子觉得有话可说,让他们把不成熟的思考大胆表露出来。有时孩子不愿意举手,但会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下面窃窃私语,小声讨论。
2024-03-13 查看全文 -
男孩子活泼好动是正常的,平时记住要多跟孩子沟通,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认真听讲,多和老师联系,耐心的去教导说服孩子。
12岁的孩子上课爱说话怎么办?
1、12岁的男孩已经进入青春期前期,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叛逆的时候,尤其到了五年级之后,孩子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有更多的个人想法,上课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有自己的想法急于展示和表现。
2、家长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增进感情,比如说孩子一起做游戏,多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啊,家长要多于老师联系,及时的了解孩子上课的表现,孩子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的面对。
3、父母要耐心的引导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知道懂礼貌和尊重老师,上课说话会打扰到其他小朋友,也对老师不尊重。在平时也要多转移孩子注意力,从孩子感兴趣的事件下手,从每一件小事上让他能够坚持下来,孩子习惯了有耐心和有自信了就好了。
4、在孩子课堂表现稍有改善的时候,记得要及时表扬,给予口头鼓励。在某种纪念日给他买个小小礼物,算是纪念,也算是激励。
5、家长要做好督促,做好表扬激励工作,你要像洪水一样推着孩子往前走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在亲朋好友前也要表扬肯定孩子的努力,使他有更大的改掉坏习惯的决心和动力。
孩子上课爱说话都说些啥?
1、谈论的是游戏、明星等兴趣爱好
讨论一般是有人抛出一个话题,一些感兴趣的同学便会随声附和,并且激烈的讨论起来,无论是游戏、明星、运动、比赛等等,这种谈论的内容一般是志趣相投或者因为意见相左而争论不休。
2、牢骚
嫌弃老师讲课讲不清楚等诸如此类的抱怨,或者向同学抱怨老师讲的太深奥,总之,是针对老师讲课内容的一种发泄和抱怨。
3、询问其他人一些不懂的知识点
要么是老师的原因,说得太快或者不透彻,学生没有听懂,选择立刻询问其他同学;要么是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的不懂。
2024-03-01 查看全文 -
孩子上课总喜欢和同桌讲话,这实际上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需要家长训练提高孩子的专注度,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上课要认真听讲,尊敬老师,从而克服上课讲话这个坏毛病。
孩子上课总和同桌说话怎么办?
1、对孩子讲清楚生活中的规则
规则无处不在,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寸步难行,对于儿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告诉孩子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比如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遵守规则就能获得极大的自由,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承担意想不到的后果,而在学校里,也处处有规则。不迟到,不早退,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不讲话。这些规则要告诉孩子,上课耳朵要认真听,眼睛要看老师和看黑板,需要书写时手要动起来,要学会倾听和思考,告诉孩子,如果不能认真倾听,就会影响到听课效果,以后学习成绩就很难提高。
2、培养习惯入手
孩子上课讲话,折射出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需要家长训练提高孩子的专注度,不能东张西望,不能开小差,我们可以利用“番茄钟法”在指定的时间内让孩子高度集中的做好某一件事,具体方法可以从平时写作业入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就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如果不能完成,就没有自己时间供自由支配。这样去训练,孩子的习惯会变好起来,也会克服上课讲话这个坏毛病。
3、提升孩子注意力
很多孩子上课的时候经常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这是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买一本集中注意力的书或者玩具,对孩子的注意力方面进行集中训练,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孩子上课总爱讲话是为什么?
1、与家庭习惯有关
如果父母平时在家就喜欢唠叨,不由自主的随口说一些话,那么孩子也容易有这样的习惯,随时随地的说话。另外,如果父母平时喜欢抱怨,喜欢说别人的事情,也会让孩子养成随意说话的习惯。
2、平时的规则意识不强
现在的孩子普遍都缺乏群体活动的机会,即便是和孩子们一起玩,也是在大人的强烈关照之下,所以对自己的行为自我意识不够。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没有能够形成自我的控制。同时,在家里面也是经常在父母的命令下做事情,缺乏长时间自我管理自己注意力的锻炼机会。
3、对教师有意见
可能是每个老师都批评她,或老师在课堂上很少提问她,心中对老师有意见,故意在课上不认真听讲,老爱说话以示抗议。
2024-02-25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