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女孩不想上学怎么劝导
734
-
十五岁女孩子正值青春期,正是心理不成熟,容易跟风学坏的年纪。在上学的时候,容易看到诱惑,也容易被诱惑吸引,从而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荒废学业。家长要引起重视才行。
十五岁的女孩不想上学怎么办?
1、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
有一些学生成绩并不是很好,在学校里面也不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待见,所以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逐渐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如果家长再对孩子进行批评,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暴躁,所以家长这个时候应该对孩子多一点关心和鼓励,这样也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变得更加愿意学习。
2、跟孩子讲道理
家长要知道,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孩子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3、给孩子自主的空间
孩子这个时候需要一种“话语权”,如果不能满足,便会跟父母闹。其实,孩子此时萌发的独立自主意识,以及独立思考意识,是很难能可贵的。如果家长引导到位,孩子能够很好地学会独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能够独立思考,自行抉择。
4、为孩子的成就感到骄傲
孩子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或成就之后,父母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孩子其实是很渴望得到父母的赞赏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总是被当成小孩子,当他们真正要长大的时候,就会渴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
5、对孩子放宽心态
家长认为学习就能出人头地,所以特别重视学习,一旦孩子学习出现问题,父母就开始焦虑起来,家长焦虑会引起孩子的焦虑,这对学习没有一点缓解,还加剧厌学情绪。当局者迷,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失去了阵脚,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所以家长最好是对孩子放宽心态。
6、父母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如果孩子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会使孩子心理承受不住,很有可能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孩子需要的是自由成长的空间,因此,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在什么方面更有潜力、更有优势,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十五岁的女孩不想上学的原因:
1、社会因素
受居住周围商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影响,让孩子觉得读书学习无用,所以不愿学习,因此产生厌学情绪。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过程中,过分溺爱孩子,任其沉迷网络游戏而听之任之;或者由于家庭破裂,形成单亲家庭,这两个方面是孩子最易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3、学习负担重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和负担之大是无须讳言的,一个认真的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不低于12小时,这种压力和负担,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期的孩子来讲,确实是不适当的。
2024-05-18 查看全文 -
15岁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正是心里不成熟,容易跟风学坏的年纪。在上学的时候,容易看到诱惑,也容易被诱惑吸引,从而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荒废学业。
十五岁女孩不想上学怎么办?
1.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生存与安全感外,人还有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学生来讲,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果,在学习中他们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如果在学习中,孩子能不断的得到鼓励或者其他各种形式的正强化,他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厌学也就无从谈起。
2.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孩子调整的同时,父母要积极配合,找到自身的问题,与孩子一同成长。纵观当前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真正的根源恰恰在于家庭教育环节,人一生中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最长,很多影响我们成长的人际规则、生活和学习习惯都是在家庭教育阶段开始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习惯养成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问题的反映。父母的说教、对成绩的无限强调、对学习动机的歪曲等等都很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恶。因此,改变孩子的同时,父母也应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的加以调整。
3.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了解学习的本质,关注学习过程本身,而不是为成绩所累。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清楚学习应该学什么,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现行教育体制对成绩的强调几乎是他们对学习的唯一印象。这样,成绩不好的孩子对学习的厌恶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学好,但却缺乏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会大幅下降,对学习产生习得性无助等问题,因此就开始逃避学习。
十五岁女孩不想上学的原因:
第一种:孩子学习成绩太差,在班上的压力太大。
第二种:孩子与老师之间有一些不愉快,孩子不想见到老师,或者这位老师已经成了孩子心中的压力了。
第三种:孩子可能和某个同学之间发生了不愉快,这种不愉快严重影着她让她恐惧见到这个或这些同学,所以不想上学。
第四种:孩子可能已经有与异性某同学之间有着爱慕关系,这种关系影响或是被别的同学炒作他觉得有些难以见同学们。
第五种:或许他目前在学校有人威胁她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使孩子恐惧不想上学。
2024-02-01 查看全文 -
作为中学生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成熟期,开始有着对异性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他们对爱情还是懵懂的,更多的是一种神秘感,家长一定要做好引导。
十五岁的女孩早恋应该怎么劝?
1、正确看待早恋这件事
很多家长对早恋都存有误偏,早恋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是恋爱的过早,而恋爱又是两个人情不自禁的男女之情,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是懵懵懂懂,但基本都是建立在我看你顺眼,或者我们合得来、说话投机的好感方面,偶尔也会学会潮流地互赠信物,彼此再闹闹矛盾、迟迟醋,但这些基本上都是纯洁的青春期感情,并没有想象中男女之间的复杂。
正是因为家长们对早恋的误解,才会很容易不了解情况地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有些父母还会在孩子和异性同学走得过近时各种阻挠,比如翻看孩子的书包、翻手机、甚至辱骂孩子,这些过激行为即是对孩子不尊敬又会催化孩子的好感,让他们在懵懂之际将好感糊里糊涂发展成早恋关系,因为有时候你越是不准的东西孩子越是要这样去做,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也都是父母催化出来的。
2、开展开放、坦诚的对话
与女孩进行开放、坦诚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她们感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我们也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以引导她们正确理解爱情和人际关系。通过开放的对话,我们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3、认清早恋的危害
引导孩子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由于整日整夜满脑子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异性,因此,会使你没心思去学习, 也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上课注意力就难以集中。由于没有认真听讲, 因此,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
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 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谛是战胜自己,你能战胜自己,便会摆脱早恋。
十五岁的女孩早恋的表现:
1、经常对着手机笑
现在的初中生,差不多人手一部手机了。理由就是为了查询作业中遇到的难题,家长也是竟可能的满足自己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初中生们用手机玩游戏、聊天等各种操作手机的行为,家长也就习惯了。然而在早恋中的初中生,正好成为思念对象的寄托。往往对着手机一直微笑,即使是吃饭的时候也是不舍得将手机放下。
2、零花钱的开销变大
身陷爱河的初中生,为了表示对自己对象的爱意,往往都会送一些情侣的标志性物品,比如:情侣装、情侣手链、情侣杯子等等。但是作为一名初中生还没有能力自己赚钱,也只能找家长要零花钱去买礼物送给对象。
3、变得更爱打扮了
每当发现孩子喜欢买精致的发饰、偷偷涂唇膏等情况,就怀疑她是不是在学校谈朋友了。其实学生都有爱美之心,爱打扮还真的未必是这个原因。尤其是现在的00后,她们崇尚自我个性,这么做不一定是为了吸引别人。早恋的迹象往往包含在其它小细节中。
2024-05-19 查看全文 -
只要是孩子,都会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只不过17岁的孩子占得比较多而已。17岁的孩子大多在上高二,高二的课程多,难度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高,如果孩子的承受能力差的话,她们就会产生对学校的抵触情绪,甚至一提到学校就嫌烦。家长要理解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心理,采取正确的方式去缓解她们不想上学的情绪。
17岁女孩不想上学怎么劝说?
一、不要急着解决问题。
不要急于解决孩子不去学校这件事情,待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在和孩子好好谈谈,问清楚孩子不学校的原因,根据原因再做出决定,家长要保持冷静,好好的关心孩子,让孩子心理上自己先感受到内疚。
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特别是有不想上学行为的孩子的学习兴趣已经淡化,要使孩子学习兴趣萌发和强化的确不容易。不过,只要家长用心,办法还是有的。因此,家长可以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综合运用听、说、读、写,避免学习时间过长使孩子心理上产生厌烦情绪,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常常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他能做得比别人好,只是做不做的问题,然后让孩子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给自己定下完成这个目标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执行。当完成这个目标时,给予孩子鼓励奖励。
四、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关键。平时家长应该细心观察,看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并把自己的看法随时和孩子沟通。这样能帮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适当地给孩子减压。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对孩子的期待值不要过高,必要时要学会给孩子减压。毕竟是孩子,承受不了太多的压力。
六、在家暂时休息一段时间。
孩子实在不想去学校了,特别的厌学,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在家暂时休息一段时间,一个人整天在家,感到无聊,根据孩子年龄让孩子跟着自己出去打工,受点苦和累,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孩子想起上学的好,也会去学校的。
17岁女孩不想上学的原因有哪些?
1、学习方面受挫。
孩子在学校里面,经常会感到受挫的感觉,自己跟不上学习进度,尽管自己努力学习之后,还是记不住。长久以来,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越来越笨,感觉不到自我的价值,便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糟,陷入恶性循环,最后变成了不想上学。
2、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待。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值比较高,一旦当孩子学习退步,或者家长对孩子有新的要求达不到的时候,家长便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做法,过高的期待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孩子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很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一旦承受不住便会崩溃,产生厌学和逃学的想法。
3、外部不利因素的诱惑。
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看自己的孩子是否被外界的不良因素所诱惑,比如在外面结交一些不良朋友或者沉迷网络游戏。这些外部不利因素会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2024-05-19 查看全文 -
当孩子不想上学时,作为家长应该活跃地去了解原因,并尝试协助孩子解决问题。家长的支撑和鼓舞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协助孩子走出困境,重新找回上学的动力。能够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主意,并尽量了解他们的疑问和困惑。
孩子十五岁不想上学怎么办?
1、激起孩子的学习爱好
应该让孩子多一些学习的爱好,增加孩子的学习欲望,比如带孩子看一看世界名著,多去图书馆学习或读书。一起也能够带孩子去观赏博物馆、历史展览馆等等。让孩子有更强的学习爱好,也能够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样才能够活跃的自我鼓舞、自我督促,让孩子自己养成学习习惯。
2、防止过度地批判和责备
许多厌学的孩子,学习跟不上,常常受到教师的批判、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的轻视。于是,他们干脆“破罐子破摔”,乃至常常逃学。教师和家长要防止过度地批判和责备,多对孩子的“闪光点”进行鼓舞和表扬,一起协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孩子变得自傲起来。这样,孩子学习的爱好也简单被激起出来。
3、多陪伴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会跟他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玩游戏,一起生活,每个孩子都会遇到玩的,家长要陪自己的孩子一起度过,这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堂课,在陪伴中孩子会感受到更多的爱,慢慢的孩子就会喜欢上学习。
4、家长需求调整期望值
尽量不要将孩子与其他孩子作过多比较。许多时候,孩子不配合家长提出的要求或方针,是因为孩子对这个要求或方针根本就不认同或许觉得即便自己再努力也达不到,这就需求家长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交流,并调整方针尽量削减孩子的挫折感。
5、指导孩子学习方法
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
6、鼓励孩子自我激励
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
孩子十五岁不想上学的原因:
1、学习无法获得成就感
有些孩子之前非常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他们在学校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在家里的努力也没有被家长看见,就会产生“无论我怎么努力还是不能取得好成绩”“我就是个永远学不好的笨学生”“学习是我永远无法攻克的堡垒,学了还不如不学,学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等念头”等负面情绪。
2、家长的高期待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们的高焦虑和高期待转化成对孩子们的高压、高控,生怕自己晚行动,孩子就要落后,于是给孩子报各种班。而这种弥漫性的焦虑也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给了孩子,让孩子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日积月累,就会以厌学、拒学作为回应。
3、家庭氛围因素
因为家庭氛围压抑冷漠、父母之间经常剑拔弩张,孩子根本不敢真实地表达情绪和感受,孩子带着超出年龄可承受的巨大负面情绪,同时也会因为担心父母会分开而忧心忡忡,没有多余的力量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2024-05-09 查看全文 -
孩子处在叛逆期,真的很难管教。学习不好,还不听家长的话,甚至厌学逃学。初高中阶段的孩子,确实是处于心理的叛逆期,他们有属于这个阶段特定的心理特征。从发展心理学上来说,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自主意识的增强。
十五岁孩子不想上学了怎么办?
1、了解原因
当孩子不愿意上学时,首先要去了解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学校环境不好,也有可能是老师不够好。还有可能是因为家庭原因,如家长长时间不在家等等。我们需要找到根源,才能得出解决方法。
2、多一些鼓励
尤其是作为家长或者老师一定要多给学生言语上的鼓励,孩子才能更加有动力,更加有兴趣去学习,不能总是批评孩子,甚至以孩子成绩差否定孩子的努力,一定要看孩子努力的过程,给予鼓励、支持,这是非常关键的。
3、家长批评孩子要有尺度
和家长要注意批评的尺度,成功时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中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但作为成年人的和家长,在批评学生时,就要注意场合和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4、要有恰当的学习方针
家长要给厌学的孩子定一个恰当的学习方针,刚开始方针不要过高,过高的方针容易使孩子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当然,方针太低则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所以,家长们确立学习方针有必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
5、理解孩子的压力
孩子不去学校了,家长不能只顾自己的尊严或者面子,认为孩子不去学校了,让自己感到丢人,其实应该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学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压力,不是遇到了特别大的事情,或者实在是受不了了,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还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这样问题才容易解决。
6、培养孩子自信心和兴趣
孩子厌学其实主要还是要从他自身来找原因,孩子一旦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兴趣或者没有自信那么对他的学习影响就很糟糕,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平时多用语言或者适当进行物质鼓励。
7、建立信任
与孩子的交流非常重要。为了建立信任,我们需要在孩子觉得情绪稳定的时候,才能够试着向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要扮成专家,而是平等地交流,让孩子觉得你们是朋友,而不是对抗的敌人。只有在建立信任之后,才能够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8、要跟孩子协商
不要将自己的思想强给孩子,孩子是独立的,有自己的思维和爱好,所以家长应该多跟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多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2024-05-09 查看全文 -
孩子不想上学,天天想着玩,家长又没有什么办法帮助孩子回到学习状态,从而导致焦虑发愁,那作为智慧的父母,遇到同样的问题该怎么教育孩子呢?其实孩子不想上学,家长要辩证的看待才行。
怎么劝不想上学的女孩?
1、加强沟通
家长加强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比如学习压力大,作业写不完,怕挨批评,所以不想上学;比如与同学、好朋友产生矛盾、闹别扭,怕见面尴尬,所以不想上学;比如在学校、班级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对上学这事情感到不安,所以不想上学;比如自己跟不上课程进度,觉得学习没意思,所以不想上学。
2、改善学习环境
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与孩子一同制定一份在学校学习的学习表格,表格上除了必要的学习资料外,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孩子还是学不会,可以在课后多做练习。
3、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长处
鼓励孩子在学习方法和能力上有所提高,孩子的能力和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的提高取得进步的。家长要在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后给予适当的表扬,使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
4、让孩子认识到不学习的危害
家长应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好的严重后果,鼓励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从而积极运用大脑,用大脑皮层发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以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导孩子学会自我激励,经常自我鞭策,让孩子学会如何努力。
5、提高学习能力
父母应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孩子变得更加自信。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特长班、兴趣班和体育团体,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渐获得成功,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6、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要让孩子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树立学习信心。可以找一些简单的、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学习到学习方法,从而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不想上学的表现:
1、主要表现为不喜欢学习,对学习有抵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不完成作业、抄作业或者应付作业等,轻度厌学,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抵触。
2、将思想上的抵触,付诸行动,出现上课不听讲,经常出现迟到甚至旷课等违纪现象,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出现问题,不再是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的好学生了。
3、有思想和行动,发展到了心理问题,对学习充满了恐惧,心理上十分自卑,不愿再回到学校,不敢面对老师和同学,这类学生往往会休学或者退学。
2024-05-06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