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动脑筋是什么原因
1216
-
很多孩子会主动学习,却不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这样的孩子,付出时间很多,但是成绩却一般。尤其是到了高中,需要主动思考解决的题越来越多,那些只会死做题的孩子,会很吃力。所以,学会主动思考是很重要的事。
孩子不爱动脑筋是什么原因:
1、孩子不爱动脑筋,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
2、与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过分溺爱有关。父母替孩子包办了一切,使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形成事事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惯,思维也逐渐变得懒惰起来,以致不肯动脑筋思考,遇到问题就以“不知道”简单应付。
3、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有的父母、老师要求孩子回答一些他们不感兴趣或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问题,孩子只能以“不知道”回答。而父母或老师不仅不耐心讲解,反而加以责备,使孩子备受压抑,以后碰到能回答的问题也说不出来。
4、再次,与孩子的表达能力有关。一些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在言语表达上存在困难,如囗吃、发音不准等。他们由于害怕被别人取笑,往往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讲话,别人问什么都以“不知道"回答。
孩子不爱动脑筋怎么办:
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当下,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安排妥妥的,比孩子自己想的要全面,恰恰是这种过度爱护的行为使孩子丧失了主动性。当孩子需要独自完成任务和思考问题时,常常会听到孩子说“我不知道”、“我得听我妈的”、“听你的”等依赖性回答。
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拥有一定的决策权,诸如独立吃饭、洗漱、穿衣、收拾玩具,自己决定今天的玩具种类和绘本等。孩子在照顾自己和做决策的时候,就会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玩具和绘本,这样就开启了思考的大门。
2、及时肯定和引导孩子
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时,父母需要肯定孩子“你好棒”、“有进步”、“速度真快”等,而不是“别的小朋友早都会了”、“笨手笨脚的”、“太慢了”、“重新弄一遍,这样不行”等否定评价,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确实有进步。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鼓励的语气提个小目标,诸如“下次把这里弄好就更完美了”、“下次速度更快就会成为咱家的金牌之主”等,让孩子愉快地接受下一个目标。
然而,孩子在做事情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家长要鼓励孩子克服苦难,若是难度比较大,可以给一些小建议或提示。总之,不能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
3、让孩子创造问题
当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恨不得自家孩子一直在学习。然而,这种做法很危险,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更难以让孩子爱上学习并转动大脑。我们可以换种方式,不让孩子重复刷题,而是让孩子提问题,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甚至可以让孩子当一回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解题奥秘。
4、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不爱动脑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专注力差,无法集中精神思考问题,长此以往,形成不好的习惯。为此,我们可以采用视觉、听觉、感统、思维、抗干扰等训练,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延长孩子的专注时间,为孩子开动脑筋提供时间保障。
2024-02-06 查看全文 -
很多孩子都不爱动脑。但是多动脑能够让他们的大脑皮层更活跃,自然也会更聪明,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动脑筋思考的能力,遇到事情应该从孩子角度出发,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孩子思考。
孩子不爱动脑筋思考怎么办?
1、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每天抽出时间与孩交流,陪他读书,陪他作业,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当目标达到时就给予奖励,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再设定新的目标,以此来激活孩子的学习动力,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一旦有了快乐的体验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那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遇到问题就会问为什么?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就会努力去寻找答案。
2、找到原因
对于孩子是不是真的不爱动脑筋,这个问题你可以心平气和的和他谈一谈,了解下他是真的不知道问题,还是说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去想,其实这还是有区别的!你不能简单的去定义孩子就是不愿意动脑筋。如果一味的去责备他,他可能以后有一些内心的想法,也不会再和你沟通,更会造成亲子关系的隔阂。
3、可以找老师了解情况
家长也可以积极主动地找学校老师,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然后结合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只要孩子有点滴的进步,家长就及时地大力地表扬她,鼓励他,让他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也许他以后遇到了不会的题目,就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动脑筋思考了!
4、给孩子独立思考机会
有些家长在孩子遇到难题之后,首先会帮孩子去解决,这样就少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其实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而不是直接就帮孩子解决了问题,我们应该多给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孩子自己体会独立解决问题的乐趣,这样他们就喜欢这种经过自己思考而得出结论的成就感,从而喜欢上了独立思考。
5、多夸奖孩子努力
很多家长也知道鼓励的重要性,所以说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鼓励孩子,他们就会说“你那么聪明,一定会解答出来的”等话语,但其实这样说不合理,家长应该多让孩子努力,而不是强调孩子有多聪明。
因为如果家长夸奖孩子聪明,孩子可能就会产生骄傲的心理,更不想自己思考,但是如果鼓励孩子多努力的话,孩子就会有动力去解决问题,所以应该多夸奖孩子努力。
为什么孩子不爱动脑筋?
1、与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过分溺爱有关。父母替孩子包办了一切,使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形成事事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惯,思维也逐渐变得懒惰起来,以致不肯动脑筋思考,遇到问题就以“不知道”简单应付。
2、遭受别人的打击,如:这么简单,你怎么会不会做呢?你自己再想想,这题目不难,就是自己不动脑静。你上课听讲了吗?这都不会。……孩子碰壁和受打击之后就会不再求助,要么混沌,要么找别的渠道。
3、很大原因在于没有养成动脑的习惯,平时大人可能替孩子做主比较多,帮得太多了,一出现什么情况大人都给解决了,孩子自己动脑想问题的机会太少。时间长了,孩子遇事也不愿意自己动脑解决了,依赖习惯了,或者觉得自己做得不好,信心不足,不愿意自己面对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2024-02-23 查看全文 -
孩子不爱动脑筋在这种时候,作为家长要想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兴趣爱好是提高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一把钥匙,也是培养和开发孩子思维,诱发孩子思考力的一把利剑。为此,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善于发现,细心观察。
三年级孩子不爱动脑筋怎么办?
1、养成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请让孩子自己做。同时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因为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动脑的过程,也培养了责任心。
遇到问题,比如和小朋友发生矛盾请让他自己解决,解决的前提教会他学会自我保护,如果碰上处理不了,或者比较激烈的打闹请一定及时告诉父母,让他知道任何时候父母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让他时刻保有安全感。
2、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平时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如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等。
3、以平等的态度积极与孩子沟通,对孩子回答不出问题不要一味呵斥,应耐心引导、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4、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并且有反馈,比如说让孩子独立搭积木,搭成功了,就有零食吃,孩子很大程度上的不思考是看不到思考的结果,如果及时的给他反馈,那就会有期待,而思考正是有所期待。
5、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先观察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再尝试用问题引发思考,比如孩子喜欢画画,那么观察颜料混合后产生的颜色,会让孩子很感兴趣,并且增加了审美,我们要明确一点就是,万物皆可思考,所以不要急着让孩子在学习上思考,先要养成习惯。
孩子不爱动脑筋的原因:
1、与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过分溺爱有关。父母替孩子包办了一切,使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形成事事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惯,思维也逐渐变得懒惰起来,以致不肯动脑筋思考,遇到问题就以“不知道”简单应付。
2、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有的父母、老师要求孩子回答一些他们不感兴趣或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问题,孩子只能以“不知道”回答。而父母或老师不仅不耐心讲解,反而加以责备,使孩子备受压抑,以后碰到能回答的问题也说不出来。
3、有畏难情绪。学习时有一点没听懂或是漏听了,孩子心理上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自己反正也学不会学不懂,对自己没有了信心,这时候即便遇到能做出来的题,也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动脑筋。
2024-02-19 查看全文 -
很多小孩都是喜欢直接知道答案,而不喜欢动脑思考,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家长面对小孩不爱动脑筋的情况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孩子不爱动脑筋怎么办?
1、不要急于求成。
家长对孩子的动脑筋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而是应该循序渐进来逐步提高孩子的动脑筋兴趣,给孩子的题目也可以逐渐增减难度,不要让孩子感到困难,失去兴趣。
2、多做益智类游戏。
现在有很多益智类的游戏,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动脑筋的环境,比如可以领着孩子做一些数学类游戏,猜谜语,歇后语,等等,让孩子跟着我们一起动脑筋。
3、多带孩子外出观察。
家长应该多带着孩子到外面去,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去观察新鲜事物,对于孩子的疑问,及时给与解决,同时,要让孩子在社会中去感受周围的人和事。
4、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应该启发孩子,提醒他运用学过的知识、看过的书、查找到的资料等去寻找答案,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成就感,也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5、激励孩子。
运用激励的手段,让孩子尝到动脑筋的甜头,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哪怕孩子只取得微小的进步,父母也不要放过,要及时地给予肯定,热情地鼓励。
6、让孩子做一些家务。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做家务是在浪费时间,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孩子可以在家务中学会很多知识和技能,帮助孩子更多地了解科学知识,提高动脑能力。
孩子为什么不爱动脑筋?
一、父母过于包办
父母对孩子总是不由自主的宠溺,他们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安排好,甚至动手代劳,不忍心让孩子去做任何一件事情,怕孩子累着伤着。
但是也许父母从来就没有想过,他们凡事包办,恰恰让孩子失去了动手的能力,当孩子没有机会去尝试的时候,自然也就不愿意多思考。
二、对事情不感兴趣
当孩子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的时候,就不愿意动脑筋,因为孩子提不起兴趣,做事情就是被动的,这种时候就算孩子去做了,大多也只会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根本不愿意浪费脑细胞去思考。
2024-02-03 查看全文 -
孩子的这种畏难不爱动脑筋,一方面可能是任务量太多,孩子为了快速完成而采取应付的状态,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关注一下孩子的任务量,以及是否除了学校的作业我们给孩子安排了很多额外的作业,如果额外的作业过多孩子没有自己可以安排的的时间,我们可以跟孩子沟通适当减少,给孩子一些自己的时间,让孩子可以自由来支配。同时鼓励孩子去做一些思考一下就能够完成的任务,在孩子独立思考完成之后,一定要及时给到孩子鼓励。鼓励孩子认真思考,所以完成了这项任务。逐步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10岁孩子不爱动脑筋怎么办:
1.父母可以将部分学习内容融入生活。
阅读后,您可以与孩子们观看动画片,边听故事边聊天,谈论角色表演等,您的孩子将能够观察和说话,并加深与孩子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语言学习也不再是无聊的。
2.做孩子可以做的事,养成孩子的习惯。让孩子们开始小工作,参加家庭劳动,在劳动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并变得独立。
3.避免因生活给他带来的挫败感而失去信心。知道孩子用手做了很多工作,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和责任感,从而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
4.父母拥有一切力量,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分紧绷,他们不必为孩子做任何事情,有时假装自己更虚弱和愚蠢,但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
5.尝试犯错不是一件坏事。如果您的孩子在学习时犯了错误,请不要立即指出。找到或更正它时可以找到它。对他来说,发展纠正技能而不是以后犯同样的错误是更好的选择。
孩子不愿意动脑筋的原因:
①对某些事情不感兴趣
试想一下,如果在孩子面前放了两本书,一本是孩子学校里学习的书,另一本是孩子喜欢的课外读物,孩子会选择哪本?毫无疑问是第二本,孩子对这本书会非常感兴趣,他们不仅愿意主动阅读,而且还会边读边思考,接下来的事情会如何发展?分析书中的人物的命运轨迹。但是如果让孩子看学习的书,往往会因为书中内容过于枯燥或者是抽象,导致孩子不愿意去接触。因为这样的书完全无法让孩子提起兴趣。他们即便被要求必须看完,大多也只会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根本不愿意浪费脑细胞去思考。
② 生活充满高科技
如今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孩子的学习工具也不仅仅局限于黑板和粉笔,而是会接触新鲜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同样,他们不会做的题目,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答案,直接下载学习APP或者百度,题目答案变会一目了然,快速又准确。
③ 父母过于包办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总是不由自主的宠溺,他们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安排好,甚至动手代劳,不忍心让孩子去做任何一件事情,怕孩子累着伤着。但是也许父母从来就没有想过,他们凡事包办,恰恰让孩子失去了动手的能力,当孩子没有机会去尝试的时候,自然也就不愿意多思考。父母总是亲力亲为,不放心让孩子独立的去面对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
当孩子的翅膀被父母不经意间折断之后,他们自然就飞不高飞不远,甚至连思考的动力都失去了,只是被动的等待着父母的安排。
2024-02-03 查看全文 -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因为智商比别人低,而是懒,不仅不爱动手写作业,甚至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孩子年纪还小,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多思考能够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如果长时间懒于动脑,必然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
孩子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怎么办?
一、多做益智类游戏。
现在有很多益智类的游戏,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动脑筋的环境,比如可以领着孩子做一些数学类游戏,猜迷语,歇后语,等等,让孩子跟着我们一起动脑筋。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之中培养孩子多动脑筋,启发孩子,比如和孩子玩一些游戏的时候,我们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结果,而是多让孩子想问题,动脑筋。
三、让孩子做一些家务。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做家务是在浪费时间,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孩子可以在家务中学会很多知识和技能,帮助孩子更多地了解科学知识,提高动脑能力。
四、多鼓励孩子动脑。
孩子动脑筋一定要随时给予关注,因为,孩子的动脑筋一旦有所收获,家长一定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孩子从中得到肯定和满足,才能保持孩子动脑筋的热情。
五、多带孩子外出观察。
我们应该多带着孩子到外面去,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去观察新鲜事物,对于孩子的疑问,及时给与解决,同时,要让孩子在社会中去感受周围的人和事。
六、不要急于求成。
家长对孩子的动脑筋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而是应该循序渐进来逐步提高孩子的动脑筋兴趣,给孩子的题目也可以逐渐增减难度,不要让孩子感到困难,失去兴趣。
七、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很多时候,我们太习惯用自己固定的思维去评判孩子的想法,否定孩子的创造性,认为无法实现,其实这样只会扼杀孩子想象力、提问和思考能力。
因此,在孩子提出问题之后,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各种答案都是值得肯定的。越是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孩子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1、与家庭与老师教育方法不当有关。
有些父母或老师,不适当地要孩子回答一些他们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么孩子缺乏心理需求,要么确实超出了孩子的知识范围和认识程度,孩子只能说“不知道”或“不会”。他们却因此指责训斥孩子:“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出”、“又说错了”、“你可真笨”……使孩子倍受压抑,以后对能够回答出的问题,也说不出来。
2、与家庭过分溺爱和庇护孩子有关。
父母一切都替孩子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形成了事事依赖大人的习惯,成为吃饭穿衣的“机器”,思维上渐渐懒惰起来,遇事不爱动脑筋。一见问题自然有畏难情绪,懒于思索,遂简单地回答“不知道”了事。
3、与孩子不擅于人际交往有关。
有些孩子性格忧郁内向,或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与人交往的环境,缺乏与人交际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这样的孩子,对他人的提问往往不擅表达,而采用较简单的方式,即回答“不知道”。
孩子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影响有哪些?
1、对于孩子独立能力和自我想象力的培养会造成影响
孩子在成长初期阶段时的自我想象力和独立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但是,“思考能力”的缺乏,对于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提升都会带来很大的阻碍,这些都是由于自我思考能力不足所带来的连带影响,是需要进行根源上的纠正才能达到最终能力提升目标的作用的。
2、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不好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懒于思考是一种坏习惯,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耽误孩子的学习。
3、缺乏“思考能力”会造成孩子陷入人云亦云的误区
孩子的思考能力对于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是比较重要的。而当孩子出现缺乏“思考能力”的这种情况时,便会逐渐对自己的想法感到不自信,其的行为也会变得越来越拖沓,独立自主的能力便会遭到限制。不仅如此,思考能力的缺乏,还会让孩子处于“人云亦云”的不良误区中,这对于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独立意识的产生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2024-02-01 查看全文 -
孩子不爱动脑筋,其实是我们的懒惰导致。如果孩子遇到问题不想动脑筋,我们可以教他们一种方法,让他们学会去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孩子只有变得更加有好奇心,才会愿意去思考。
孩子不爱动脑思考的原因:
1、中国式家长习惯于包办孩子的一切大小琐事,爱得太宠溺,爱得太专制。家长总是不放心、不放手,大包大揽,压制孩子的思考,捆住孩子的手脚,绑住孩子的翅膀。这些家长不知道,每一个不懂思考的孩子身后,都有一个“不愿放手”“包办代替”的家长。正是家长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一手造成了“懒得思考”的孩子。
2、高科技的现代生活让孩子懒于思考,造成孩子们懒得动脑筋的原因之一,是高科技时代的生活让一切都变得轻松,减少了孩子们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机会。如,充斥在孩子生活中的动画与电子游戏,因图像越来越完美而挤占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
3、家长主动给答案,孩子过分依赖,现在很多家长都把孩子捧在手上,不想让孩子吃苦,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会忍不住帮助孩子解决,这就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养成习惯,过度依赖家长,遇到什么事都等着父母去解决,不爱动脑就成为常态。
4、思想固定化,如果说孩子的思想比较固定化的话,那么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去思考的。有些孩子根本就不善于去思考,他们总喜欢喜用一些特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如果说某些问题超过了自己的知识点的话,那么他们就会陷入一个被动的局面当中。
孩子不爱动脑思考怎么办?
1、运用激励的手段
哪怕孩子只取得微小的进步,父母也不要放过,要及时地给予肯定,热情地鼓励。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动脑筋的环境是,让家中充满求知气氛,通过积极地亲子互动,自然而然地促进孩子喜欢动脑筋,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2、对话引导
如果孩子不愿意主动思考,那么父母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这时可以通过和孩子进行对话来实现。在生活中多向孩子抛出一些问题,比如问孩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此来要求孩子必须作出回应。当然孩子的回答有对有错,父母尽量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而是要循循善诱,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错误,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
3、多做益智类游戏
现在有很多益智类的游戏,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动脑筋的环境,比如可以领着孩子做一些数学类游戏,猜谜语,歇后语等等,让孩子跟着我们一起动脑筋。
2024-04-14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