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431
-
从我教育孩子的经验,以及身边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来看,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就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学会独立。这就需要家长先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很多父母连这一步都做不到,自然谈不上其他。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1、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要想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有了明确的意识,孩子才会自觉遵循,把自己的需要和自我管理结合起来,像对待吃饭睡觉那样,对待成长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2、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
孩子的自我管理方法的形成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然后在实践中孩子才会慢慢掌握。父母可以为孩子介绍自己或成功人士的自我管理的经验,让孩子学习和效仿,帮助孩子探索适合自己的自我管理新方法。
3、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
通常,被管束过多的孩子自我管控能力相对较差。事实证明,一个人拥有良好的“选择力”,懂得在关键时刻做出适合自己的明智选择,更容易获得幸福,走向成功。建议父母在一定范围内给与孩子选择权。
例如,早上穿什么衣服;周末如何规划等等。在孩子行事过程中,如果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独立完成,家长不要过多干扰孩子,只需从旁鼓励他们即可。
4、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
父母在生活中总是为孩子包办代替,这会使孩子形成“只要我不愿意做的事情,父母就会帮我去做”的意识。因此,父母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知道,已经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在信心的鼓舞下,孩子会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5、制定好计划。
在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事情其实都有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每一天的安排也都比较有规律。如果要把这些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们就需要学会制定计划,学会自我规划。这也是衡量一个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6、了解自身责任。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该孩子做的事就一定不要包办和代替。学习是孩子的责任,收拾房间、清洁自身、掌控时间、接待自己的朋友也都是孩子的责任,父母不可越俎代庖。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学会怎么去和别人接触,尊敬别人,才能有自己的目标,学会控制自己的叛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
7、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规则意识淡薄的孩子,其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来说也不会太强。这些年,很多“熊孩子”的不良行为让人心有余悸,归根结底是孩子缺乏规则意识。家长们可以先从建立“家规”来培养孩子规则意识。比如卫生公约、文明公约等。家规建立后,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当家中有人违反约定时,也要使其承担违反约定的惩罚。
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有哪些好处?
首先,自我管理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自我管理包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孩子在没有形成独立分辨、思考能力的时候,需要家长通过一次次的引导、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一旦树立,他们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
其次,自我管理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
在孩子们拥有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以前,需要家长们根据事物的内在发展逻辑和发展规律引导、帮助孩子去分析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分几个步骤、采用什么方法完成。通过家长一次次的引导和帮助,孩子会逐渐形成自己对事物内在发展逻辑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会帮助他们形成方法论,指导他们做事情的方式方法。
最后,自我管理让孩子知道如何面对挫折、失败,看到它们的作用。
人生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自我管理会在一次次的困难、打击、挫折、失败中学会如何面对,如何看待他们的作用,如何走向成功。这种小时候的经历,会成为他以后面对它们时候的勇气,和获得成功的自信。让他们更容易走向优秀、走向成功。
2024-04-30 查看全文 -
一个人,只有能把自己管理好,才能进一步去管理别人。作为自主管理能力,就是能清楚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我们会发现,自主管理能力强的孩子,往往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做事情效率非常高。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第一:培养孩子独立。
想要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就要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生活中的一些穿衣洗漱、吃饭、做家务等等,这些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很重要。
第二: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后,对于有些不合理的,父母不要急于去否定孩子,而是要去引导孩子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肯定和尊重,还能让孩子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也会形成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慢慢地在一些问题上,孩子也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变得更加独立自主。
第三: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
家长可以让孩子试着自己制定计划,并且负责执行。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起床等等,这些做的时间久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会有大幅提高,并且在以后的成长生活中,也能够有条不紊的安排自己的事情。
第四:给孩子制定小目标,然后去实现。
“目标”也被称为“愿景”,是一个人动力的来源。很多孩子自控能力差,其实是不懂得设定目标,然后再去实现,这是一个培养规则感的过程。父母应该在孩子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的鼓励,从而提高孩子的兴趣和意志力。每个孩子实现目标的努力都是培养意志力的过程,让孩子们学会用目标和意志力来管理自己。
第五:对孩子进行“诱惑训练”。
“诱惑训练”是让孩子具有克制力,告诉孩子一个道理:等待是为了更大的满足。等孩子上学以后,你也要告诉他,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今后的长远。
第六:父母应该多“绕弯子”,“解放”孩子。
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父母不要立即把答案告诉他,而要跟孩子“绕弯子”,引导孩子动脑筋去想,去寻求答案。经常这样“绕弯子”,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受到了重视,才会更积极地去思考自己。这样,孩子的成长会慢慢由依赖走向自主,自我管理能力会越来越强。
第七: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方面都很不成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总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偶尔会大喜大悲,偶尔会焦躁不安,而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不会这样,他们会合理把握自己的情绪,知道应该如何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
父母可以和孩子达成一定的协议,比如当孩子因为父母不给他买某件东西而大哭大闹时,可以用事先约定好的语言或目光暗示孩子,孩子看到后,就会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用文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有哪些好处?
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会对自己的人生“自主规划和实践”。
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他们不但能够清晰、明了自己的目标,而且还能够很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能够借助每一份经历,来成长自己。
那些总是独立解决问题,独立面对生活中困难的孩子,即使他们没有获得更多的光环,没有得到更多的鲜花和掌声,他们仍然都会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由内而外的一种自信。
而且,这些能够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孩子,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善于管理自己。他们很关注自己在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成长,而并非是仅仅关注事情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更愿意关注经历的过程,而且他们能够借助每一份经历,来实现自己成长和进步。
2024-04-30 查看全文 -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小学生虽自控能力不足,但可塑性特别强,再加上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提升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很重要。
如何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1、家长以身作则,说到做到
比如答应孩子写完作业可以看20分钟电视,那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就给他时间去看电视。答应要买的玩具、书籍、奖励,答应过带他去哪里玩,都要一一兑现,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承诺。你在要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能自己去打游戏、看电视、翻手机,你可以陪在他身边一起学习,家长在生活中的示范作用对孩子非常重要。你的自控力好不好,孩子也都看在眼里,并努力去模仿。
2、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家长要分析孩子的合理需求,给予不同的延迟满足方式。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和珍惜。父母承诺的就一定要兑现,否则只有延迟没有满足,是达不到效果的。家长也要及时表扬,使孩子自我认可,精神得到满足。大量实验也证明,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越强,越容易成功。
3、积极鼓励
很多家长对鼓励孩子这件事也会表现得很吝啬,孩子有进步也不会去表扬孩子,其实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相反积极的鼓励会让孩子体会到成功,反而会更努力地去做相应的事情。因此,家长应仔细关注孩子,发现他们的进步点,哪怕是一点点,就要积极地去鼓励孩子。比如上网课这件事,昨天孩子玩手机了,今天没有玩,不管孩子听没听懂,积极地鼓励孩子,表扬他有进步,听到家长的表扬,孩子也会逐渐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专心地听网课了。
4、时间观念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很重要,让孩子学会固定的时间完成固定的事情,比如几点收拾好书包,几点完成作业等等。您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规定时间,如果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便给予奖励,如果没有完成,就会处罚。当孩子完成了,便引导孩子挑战自己,昨天是一个小时完成作业,今天就挑战五十分钟,奖励更多。这样逐渐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会越来越强。当然奖励只是一个手段,并不是目的,要让孩子逐渐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奖励,而是为了自己。
自我管理能力对孩子的好处:
1、学习观:为优质就业打基础
严密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形成了高效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在整个校园和班级中培养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树立了的自主管理意识,学习效率高,成绩好,更为成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时间观:今日事今日毕
在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个关键点,就是及时。及时意味着今日事今日毕,遇到问题及时处理,遇到难题及时消化,遇到困难及时解决。不仅从根本上让每个孩子克服了自身的惰性,而且从整个学习过程看,也实现了学习内容的最优化和高质量。
2024-04-15 查看全文 -
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差,总是输在自己的惰性上。其实,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时间管理能力,它关系到孩子做事的效率乃至事业的成败。
如何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1、“精力”管理
人能够保持专注做一件事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个时间长度和间隔频率与人自身的生理特点及能力高低有关。比如有的孩子可以保持10分钟的注意力,超出这个范围后就容易疲惫走神,需要适当休息才能恢复状态。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测量孩子能保持多长时间的注意力,以此为标准,设定学习和休息周期,这么做并非偷懒,而是为了更好的自律,达到高效完成任务的目的。
2、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后,对于有些不合理的,父母不要急于去否定孩子,而是要去引导孩子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肯定和尊重,还能让孩子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也会形成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慢慢地在一些问题上,孩子也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变得更加独立自主。
3、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
不自律的孩子往往没有自己的时间安排。家长可以让孩子试着自己制定计划,并且负责执行。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起床等等,这些做的时间久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会有大幅提高,并且在以后的成长生活中,也能够有条不紊的安排自己的事情。
4、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规则意识淡薄的孩子,其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来说也不会太强。这些年,很多“熊孩子”的不良行为让人心有余悸,归根结底是孩子缺乏规则意识。家长们可以先从建立“家规”来培养孩子规则意识。比如卫生公约、文明公约等。家规建立后,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当家中有人违反约定时,也要使其承担违反约定的惩罚。家长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并逐渐引导孩子学会遵守规则,才能够逐步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5、积极主动干家务
要让孩子充分地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养成主动干家务的好习惯,比如整理自己物品、洗袜子、洗碗、扫地等等。在家庭中可以专门为孩子提供小块抹布、小笤帚、小水盆等清洁工具,让孩子参与劳动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动手、动脑,锻炼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建立起自信心。所以,这种好习惯的养成并不只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做家务这么简单,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升孩子的不少能力,包括自我管理的能力。
2024-04-12 查看全文 -
对于孩子们来说,时间管理能力会对其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小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能力尤为重要。由于时间管理能力不同,人们在相同的时间里耕耘,最终的收获往往截然不同,一个人时间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生活和事业的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时间管理?
1、与孩子订出每日的时间分配
先与孩子订出每天在家的时间,应该要做的事情。例如:4-5点写作业、7~8要洗澡、10点要上床睡觉等……当孩子有做到时,就可以把相对应的目标贴纸粘贴,记录自己做过的事情。
2、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时间
有的家长认为要把孩子在家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其实这样孩子反而会在学习时写作业时偷偷地挤出时间来玩,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蹭,边写边玩。
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不良习惯,与其这样,不如预先留出自主时间给他,让他可以先行调节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让孩子认识时间
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时间约定,如玩折纸是十五分钟时间,下楼散步的时间是30分钟。
时间到了以后马上执行下一个时间段应该要做的事情。当然这些是事先就和孩子商量确认好的,让孩子学会遵守时间约定。
4、训练时间管理能力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训练。首先,事情分出轻重缓急,列成任务清单。
我们可以用“四象限时间管理”法,认为事情可以根据其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归纳到四个象限。分为重要且不紧急的事,重要且紧急的事,不重要但紧急的事和不重要不紧急的事。
5、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当家长给孩子奖励小星星时,至少要挑一颗小星星问她“你是怎么做到的?”引导孩子把好的行为与自己的主观努力相结合,引发孩子的成就感。
随着孩子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增强,他做事情的内驱力就会慢慢积累,对外在物质的刺激依赖就慢慢降低。
培养时间管理的作用:
一、时间管理可以使人有成就感。
时间管理即要让时间有正当性,要让时间有建设性,要让时间有成就感;要让人生的岁月虽然是老去了,但时间却带来了成就、历史和功德。
二、避免拖延
渗透和加强时间观念,让严格的时间观念成为人们做事和学习的好习惯,用时间管理来预防和克服拖延症。如若没事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则很容易形成拖延的不良习惯。
三、时间管理可以加强日程管理能力和执行力
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修好时间管理这门课,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放在加强基础学习 ,避免落入“事事紧急,疲于应付”的窘境。
2024-02-23 查看全文 -
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孩子也是一样的,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如何表达。在适当的情况表达适当的的情绪,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管理之道。想要教孩子管理好情绪,就要教孩子学会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1、帮助孩子识别、看到情绪。
情绪会带来严重问题的一个原因是被掩盖和压抑,是不能被识别和看到。父母通过共情:“遇到这样的事,我知道你很委屈,委屈的情绪会让你感到难受”。一旦孩子知道自己是委屈、愤怒、恐惧或焦虑的情绪,并引导孩子把情绪和感受表达出来,情绪带来的痛苦就会减轻。
2、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有些怀有高期望值的家长和老师,目光通常看到孩子的缺点大过于优点,总是能发现孩子身上各种能力的不足,却忽视孩子的优点,如我们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将它放大,及时给出肯定,孩子自然就会朝这些好的方向去发展。
对于孩子来说,每一次的成长对他们都很重要。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们及时指出来,让他看到,并告诉他,你去年、上个月还是什么样呢,但是现在都可以做到这样了!
进步、提高、成长,这是最能体现孩子自身价值的。随时抓住时机,发现具体的进步,告诉孩子,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优秀!
3、多给予孩子支持,少代劳,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现在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一些孩子被父母保护的很好,没有机会独立思考和决策,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做,被父母牢牢地保护和控制着。孩子遇到一点小事,父母就容易过度反应,赶紧替他做好,导致孩子没有机会独立解决问题,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得不到锻炼,情绪能力就是其中的一种。
4、引导孩子学会爱自己。
自爱,就是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无论自己有多少缺点和不足,无论经历了多少挫折和失败,都友好地善待自己。在困境中,减少懊悔和自责,保持一颗平常心,会更容易站起来。
5、帮助孩子对情绪进行正常化处理。
要想管理情绪,就要理解情绪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绪是人体的功能,是人的本能,对人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存在和变化都是正常现象。当孩子不把负面情绪当做异物去对抗和回避的时候,情绪会有机会得以正确处理,就不会被强化成症状。
6、锻炼孩子百折不挠的品质。
失败了,犯错了,要引导孩子接受自己的失败和错误,认识到这是暂时的,是人生的正常经历和过程。如果还有可能,就鼓励孩子再试一次,而不是颓丧和放弃。即使经过努力仍然不行,也要保持客观的评价,乐观的态度,而不是用“我无能”“我不好”“我是失败者”等负面的评价对待自己。
7、循序渐进,及时表扬。
家长在培养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时,第一点要做到有耐心,凡是遵循循序渐进的道理,不可以太着急。在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绝对的信任,因此要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这可以增强父母的教育影响,并且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在孩子出现了一些不良表现后,父母千万不能训、打骂,要对孩子保持耐心,并且进行说服教育。反之,对于孩子有了良好的情绪管理后,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2024-02-15 查看全文 -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他们表现出来的都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可是,我们往往就会用“好”和“坏”来评判一个孩子,给他贴上标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贴上标签的最大的坏处就是孩子再没有自信了。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还不强的孩子,家长不妨试试下面几个小妙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家长要有跟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由于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会有安全感。
二、不要当面批评孩子,尤其是不要当着小伙伴的面去批评他。做家长的要尽量回避孩子情绪低落或激动时去批评他。
三、一次只提一个要求,并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我们一次就给孩子提非常多的要求,他会无所适从。
四、尊重孩子的选择,还要提供一个回旋的空间让他选择。比如今天你想让他做10道题,那你可以问他今天是做3道还是做5道,让他自己选。
五、夸赞孩子努力的具体行为,少说空洞的赞美。我们经常会说“你真棒”,我觉得这种鼓励是应该的,但是最好鼓励孩子经过努力带来的一些变化,比如夸赞孩子,“看出来了,今天你写的字很认真”“今天你给奶奶盛了一碗饭,真孝顺”……用这样的语言去说。一定要夸到他的一个具体行为上,指的是这件事情获得了我们赞美。
六、用心观察孩子的一些动作,过后再加以规劝。孩子在成长当中,他总会有一些动作和成年人不一样。你可能会觉得不适合,如果你需要他像别的孩子一样大方的话,你不如回去以后跟孩子说,“你看刚才那个小朋友他表现得多好,大家就了解他很多,你下次能不能也这样?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你希望爸爸妈妈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接受你对他的成长建议,而不是对他的指责。
七、如果家庭搞什么活动时要提前跟孩子商量,让孩子学着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亲子关系沟通的核心问题是: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是我坚强的后盾,无论我成长的哪一步,爸爸妈妈都能给我一个成长的建议。这样的话,孩子的成长会慢慢由依赖走向自主,自我管理能力会越来越强。
八、要让孩子意识到管理时间是自己的事。很多家庭都会因为早上叫小朋友起床而犯难,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反倒是家长在一边干着急。事实上,让孩子按时起床、准时到校并不是爸爸妈妈的责任,而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孩子总是拖拉,不如“放任”他迟到一两次,让他自己承担后果。只要让孩子意识到守时是自己的事情,那么他就会自发地行动起来。
九、除了珍惜自己的时间,还要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要耐心地教导孩子,不仅要珍惜自己的时间,还要珍惜父母的时间。只要让孩子明白珍惜他人时间的重要性,孩子就会自发地守时守信了。
2024-01-20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