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老发呆怎么办
490
-
心理学研究证明,发呆是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属于正常人的一种心理调节。偶尔发呆无伤大雅,还能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对大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休息。这里我们说的发呆多针对成年人,成年人拥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可以把发呆当做一种休息和调节。但对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经常发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不但会影响孩子学习,还可能造成其他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家长要格外注意。
孩子上课老发呆怎么办:
第一,教导孩子早睡早起、自我减压。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尽量利用白天时间学习,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而不要熬夜贪黑。良好的作息能帮助孩子保存体力,拥有更充沛的精神,而不是整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此外,家长还要自动给孩子减压,告诉孩子不要过于在意成绩,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就行。这样一来,孩子学习时就能心里轻松、心情愉快,注意力也就容易集中了。
第二,让孩子明确目标、用好方法。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孩子明确学习目标,并且给孩子提供一些学习的好方法。这里,我就给家长们提供一些有助于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首先是放松训练。家长可以教孩子坐在椅子上或者躺在床上,然后集中精神向自己的身体各部位传递信息。可以先从左脚开始,让孩子自己跟自己的脚说“休息”,使整个腿部肌肉放松,然后再到右脚、躯干,最后到全身。这个过程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真正进入状态后,孩子就会感受到非常轻松而平和,精神压力会逐渐消减。
其次是难易适度法。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孩子来说,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演算题目或者背诵是行不通的。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找一些经典习题去攻克,开始先让孩子独立思考,然后再求助于老师或同学。对于孩子不感兴趣或者难度较大的内容,家长可以帮孩子先制定出计划,然后让他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以免松懈拖沓。一旦孩子能攻克一部分内容,注意力能短时间地集中起来,孩子自己就能激励自己,慢慢集中起注意力了。
再次是排除干扰、感官同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很容易受干扰,对此家长可以给孩子来一场排除干扰训练课。例如,先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背诵一段300字的课文,看看需要多长时间。之后再给孩子制造点干扰,看这时候又需要多长时间。如此往复,直到孩子在两种情况下用的时间相等为止。感官同用则是指调动孩子的多种运动器官来协同活动,如耳朵听着录音带、嘴上读着单词、眼睛看着课文、手里写着。
这样的全身心投入,能让孩子快速集中起注意力。
发呆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不管不问就可能给孩子造成很大影响。平时事务繁忙的家长们不妨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身上那看似无关紧要的“呆萌”状态,将孩子有可能形成的发呆习惯扼杀在摇篮里,让孩子更好地听课学习。
2024-02-05 查看全文 -
孩子在课堂上发呆,走神,一开始多观察,可以先帮孩子找是否能集中注意力,尽量维持孩子安静的生活学习环境,不打扰孩子学习。
初一孩子上课发呆怎么办?
1、克服走神发呆适当减压
一些初中生长期背负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导致自己睡眠质量和学习状态都非常不好。虽然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压力太大反而会影响初中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态。初中生要学会适当给自己减压,保证自己具有充足的睡眠,并且每天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学习心态,这样自己学习时的注意力才能集中,不容易走神发呆。
2、家长要多鼓励初中生
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
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们的“工作”之后,给予孩子鼓励:“你能这么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并及时和孩子分离他的感受,让孩子有意识地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迁移到其他事情中。
3、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初中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从于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以通过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入手,如做作业、绘画、练琴、手工制作等等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4、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很多时候孩子都会把父母当做自己的榜样,如果你做事情都不能专心,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又怎么能要求初中生专心呢,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相信不久孩子也会变得很专心。
初一孩子上课发呆的原因:
一是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二是学习内容太难,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
三是学习内容太易,孩子已烂熟于心了,因重复学习而厌烦。
四是疲劳过度,大脑未得到充分休息。
五是心理素质不佳的孩子,遇到考试就容易紧张和激动,有时爱发脾气,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佳的表现。
六是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容易分神,学习起来就貌似专心,实则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初一孩子上课发呆的表现:
1. 分心阶段: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分心。他们可能会开始思考其他事情,如个人的兴趣爱好、日常生活琐事或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分心阶段通常表现为眼神游离、目光漫游、注意力不集中等。
2. 走神阶段:走神是指学生的思绪离开了课堂内容,开始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徘徊。他们可能会开始想象或幻想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完全脱离了课堂的现实环境。走神阶段通常表现为面无表情、眼神呆滞、沉思等。
3. 全面发呆阶段:当学生完全丧失对课堂的兴趣和注意力时,他们可能会进入全面发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会完全停止对课堂内容的关注,陷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全面发呆阶段通常表现为身体僵硬、表情呆板、完全没有反应等。
2024-05-22 查看全文 -
孩子上课走神发呆一般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总想其他的事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发呆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增加对孩子注意力的训练。
孩子上课走神发呆怎么办?
1、引导孩子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先找到胜任感,有了自信,再一件件去挑战。忌急功近利,忌攀比,尊重每个孩子自己的成长节奏。
2、及时鼓励和表扬
这个太重要了,在学校老师一对多可能会顾及不上,在家父母一定要跟上。因为这是孩子保持学习状态的精神营养。
3、帮助孩子找到学习方法和规律,提升学习能力
我们大多数父母也是第一次当家长,难免会抓瞎,但现在资讯发达,联络方便,多查查,多问问,多和同学家长交流,互通有无,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点。
4、告诉孩子学习是快乐的
比如自己通过学习顺利完成了一件事,不妨直接告诉孩子你很快乐,放大学习的快乐体验,从观念层面影响孩子,改变孩子对学习痛苦的认知。
5、让孩子定量学习
对于注意力差的孩子,家长要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项作业,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就给予鼓励,并允许其休息几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项作业,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感,就不会再走神了。
6、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该最好不要看电视或者过多的干扰,让孩子安静的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安静的学习氛围。
7、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
每天安排一个时间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书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8、给孩子充足玩的时间
做家长的总是希望孩子把大把的时间放在学习上,恨不得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其实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如果父母把孩子的天性都剥夺了,孩子不快乐怎么会专注做其他事情呢?
孩子上课走神发呆的原因有哪些?
1、首先是孩子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听不懂导致的。由于上课内容非常枯燥,老师的讲课方式也不太丰富,或者孩子由于课堂内容太难,听不懂。
2、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容易分神,学习起来就貌似专心,实则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有:对声音很敏感,在家里写作业,只要有声音就会望过去,孩子在书房写作业,客厅里只要有声音,孩子就会有反应。做作业不连续,写一下,又玩一下,或者孩子容易发呆,一坐在椅子上就是发呆一陈子,脑瓜子东想西想。
3、睡眠不足。如果孩子晚上睡眠不好或者经常熬夜,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倦乏力的情况,从而出现上课发呆、走神的现象。
2024-05-09 查看全文 -
课堂效率决定着大多数孩子学习的好坏。有些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高、吸收快,即使课下不做那么多的课后作业,不去上补习班,却依旧能拿到非常优异的成绩。所以课堂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些孩子连上课都在发呆,家长也很是头疼。
孩子上课发呆怎么办?
1、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就很难要求他集中注意力。假如孩子对学习的内容兴致勃勃,根本不用督促,上课就能全神贯注地听讲。因此,一定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
2、利用自我提示的方法,增强自己的听课效率。
可以让孩子用便利贴写上一句激励自己上进的句子,比如:“不要浪费时间走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这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提示方式,当孩子走神的时候晃了一眼这样的句子,游离的心思就能很快聚集起来。
3、建立学习责任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
学好知识,是帮助自己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素质,是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要让孩子建立学习责任感,让孩子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这样孩子才会更为主动去面对学习,去认真听课。
4、放松孩子的心理。
不要训斥,要拥抱她,呵护她,陪伴她,这个时候我们要放松孩子的心情,首先要放松我们成年人的心情,爸爸妈妈的心也放松了,孩子的心理自然放松,他就不会处在紧张之中了,爸爸妈妈起到了决定的作用,所以,如何教会孩子和老师相处,就是教会孩子和自己相处,不训斥孩子,不高高在上,没有权威感,和孩子平心静气的交流,这样,孩子不惧怕父母,孩子就不会惧怕老师,上课就不会走神。
5、给孩子补习功课。
如果孩子的基础太差,知识漏洞就跟筛子孔一样多,我们要求他上课认真听讲,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即使给予惩罚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他最多给我们“做听讲状”,搞搞形式主义。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就要给他们补习功课。
孩子上课发呆的原因有哪些?
1、学习态度随意,不想学。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一旦发现孩子的学习表现没有能让自己满意,比如老师打电话来说孩子上课不听课、作业总是不按时写完,成绩比较差等等的时候,家长脾气一上来就责骂甚至是打孩子,这很容易造成孩子认为学习不是为自己而学得,是为父母学的错误认知,因为责骂产生逆反心理后为了反抗父母,更加不愿意学习。
2、上课听不懂,自暴自弃。
如果孩子某一节课没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总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家长也没能及时辅导孩子的话,他们的信心就会被打击,到下一次上课就不愿意再听了,干脆发呆。
3、好奇心旺盛,胡思乱想。
孩子在学习成长阶段,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的,容易被身边的物品转移注意力,比如有的孩子就会在上课的时候扣橡皮玩铅笔;除了喜欢问“为什么”,小脑袋里还充换了各种奇妙想法,在课堂上这样一个严肃环境里,当想问的问题无法立马答案时,他们就有可能开始胡思乱想。
2024-04-07 查看全文 -
面对孩子上课走神发呆的问题,有些家长在孩子屡教不改的情况下忍不住责骂,有些家长则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什么事,等到孩子长大自然就好了。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对的。
九岁孩子上课走神发呆怎么办?
1、培养孩子自控能力
很多孩子上课总走神是因为容易收到外界的干扰,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集中做事的习惯。一方面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制定孩子可以做到的计划,孩子完成后给予适当奖励。
另一方面,家长也有以身作则,给孩子制定计划的时候,给自己一起也制定计划,按计划完成好自己的事情,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学习对象。大家在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可以互相监督。
2、引导孩子规划时间
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有计划就不会盲目,做事情就更容易专心,所以要引导孩子合理地做计划,然后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做事更有效率,注意力也会更集中。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要避免给孩子造成干扰。例如,以关心孩子的名义去打扰他,进进出出的问孩子,送吃送喝送衣服,看电视、说话的声音尽量小一些。如果可以,家长不要看电视,玩手机,也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爱学习的好榜样。
4、适当的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悦,还能促进神经元网络的链接,分泌甲肾上腺素,全面提升专注力,让孩子更加专注。因此,每天辅导孩子抽出时间适当运动,对身体和大脑都有益处。
5、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好了,也能促进神经元网络链接,让大脑更健康。
6、适当做一些锻炼专注力的游戏
例如走迷宫、打地鼠、拼图、你画我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也能打开孩子的思维、格局。同时提高孩子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家长们在保证孩子安全性的同时,可以辅助孩子适当的做一些运动、玩一些智力游戏,可以有效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前提也一定是尊重孩子!
2024-03-06 查看全文 -
其实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上课走神是很多孩子早某些阶段会出现的一个短暂性状态,只要家长给与正确的引导,就能够规避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上课时孩子总是发呆怎么办?
1、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不专心”,“多动症”的标签
这一点很重要,贴标签只会“培养”出你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当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无法安静下来,家长不要大声呵斥,而是温柔呵护。很多时候孩子喜欢在父母的眼前活动,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而不是动不动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
2、要对孩子因势利导
好动的孩子智力很高、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力。家长如果细心观察,因势利导。说不定一个天才的发明家就会诞生了。
3、创造环境培养注意力
学习氛围不是只有在学校才有的,孩子在家里学习时家长也应该帮助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在孩子学习时家里要保持安静,家长不要大声讲话以及看电视,最好在孩子学习期间家长也能够在旁边看书。
4、给孩子一定的时间限制
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要给孩子限定一个时间,而不是任由孩子无限期地磨蹭,并且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外界环境对孩子产生影响。
5、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
家长可以给孩子安排任务,规定时间要求孩子完成,如果孩子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且效率较高,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孩子。长此以往,家长可以增加任务的量,延长每次完成任务的时间,不仅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还能够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专注力不够的原因:
1、处于紧张、焦虑心理状态
部分孩子由于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平时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家庭氛围过于紧张,父母要求过于严苛,管教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导致情绪和心理发生问题,出现抑郁症早期的表现,可以以上课时发呆作为首发症状。
2、孩子有可能缺乏学习兴趣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孩子上课的时候专注力会比较足,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出现发呆的情况并且要他解锁是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3、环境因素
对于孩子们而言,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原本就是处于一个极度敏感,对外界事物存在很强好奇心的年纪,自然会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万一周围环境嘈杂,亦或是有什么新鲜事物,基本上也很容易会被这些东西吸引而走神。
4、身体因素
当孩子生病身体不适的时候也会无法集中注意力,还有就是孩子因为熬夜失眠引起的睡眠不足导致的上课走神。家长也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忙碌,忽略了对孩子玩手机时间的控制,失去了管束的孩子彻底和手机作伴。
2024-02-13 查看全文 -
孩子的成长历程是需要时间的,同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上学,因为现在人们都很重视教育方面,但是在教育的同时也会出现很多不同的问题,比如有些孩子在上课期间经常会出现发呆的现象,那么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孩子上课发呆怎么办。
二年级孩子上课发呆怎么办:
1、培养兴趣
解决孩子上课走神,首要的是想办法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一是让孩子把学到的东西及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感觉知识是非常重要、非常有用和有意思的,通过知识的运用过程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从于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以通过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入手,如做作业、绘画、练琴、手工制作等等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从开始的十分钟,慢慢过渡到四十分钟,也就是一节课。要循序渐进,一次增加五分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完成固定的任务,以便形成一种心理活动的定向。
3、注意劳逸结合
学习是脑力劳动,大脑要消耗大量的氧。因此,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控制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这样,孩子才能有充足的精力专心听课。
4、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减少关注孩子的负面行为
孩子容易发呆,肯定是在想什么事情。家长首先要学习如何真正走进孩子内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让孩子愿意和自己沟通;第二步,尽可能少关注孩子现在的负向行为,比如发呆,不专心等等,停止对孩子正在进行的批评和指责;第三步,父母多去关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比如孩子为家庭、自己负责任的事件、行为。学会了欣赏孩子,才能找到发呆背后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另外,孩子的注意力时长和年龄有关,如果孩子年级段比较高,同时这样现象比较长时间,可能需要考虑专业心理干预。
5、预习复习结合,给孩子明确学习目标任务
孩子爱发呆分心就是孩子没有学习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所以孩子只会想休息一秒是一秒。家长最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这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提前预习功课,课后抓紧复习等。另外还要加紧和老师的联系和配合,请老师帮忙监督鼓励孩子,帮助孩子专心地学习,也让孩子更有学习的方向感和动力。
6、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专注力
孩子的注意力都是慢慢培养训练出来的,家长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从日常小事抓起训练,吃饭时不玩耍,起床不拖拉,走路不磨蹭等;也可以用游戏方式进行训练:如家长读一篇短文,孩子认真听,当听到一个“一”字就用笔在纸上做一个标记,家长读完后统计“一”字的个数,直到孩子记录的个数与短文中“一”的个数相同为止。或念一些名词,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时就马上举起右手,听到学习用品时就马上举起左手,从而加强注意力的培养,减少孩子发呆行为的发生。
7、选一项合适的运动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特质,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缺乏注意力的表现,来为他选择一项合适的运动。游泳是一项培养专注力的绝佳运动,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网球的快节奏要求孩子必须保持专注,不然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球砸到;同时大力击球的感觉也有利于发泄情绪,可以帮助孩子消除学习中的疲惫和挫败感。足球比赛的时间很长,大部分时间球员又处于无球状态,这就要求孩子保持很高的专注力和思考的习惯。另外跆拳道、空手道、传统武术等多种格斗对抗性项目,也不会留给孩子太多走神的空间,都是增强孩子对自我肯定的运动项目。
孩子的注意力时长会根据孩子的生理年龄增长而增长:2岁以下以无意注意为主,2岁左右的注意力约7分钟,3岁的注意力约9分钟,4岁注意力约12分钟,5~6岁约15分钟,7--10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10-12岁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约为25-30分钟;8-12岁以上才能超过30分钟。如果家长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是不科学的;而且孩子也会因各种原因而有个体差异,因此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其他人比,循序渐进提高孩子注意力就可以了。
2024-02-04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