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孩子抗压能力差怎么改善

孩子抗压能力差怎么改善

879

  • 成长必然会承受压力,父母不可能永远保护孩子们。最起码,进入学校就要考试,与人相处就要面临交际上的困难。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如果孩子抗压能力弱,遇到点挫折就想放弃,对自己没有信心,孩子最后注定只会一事无成。

    抗压能力差的孩子怎么办?

    1、挫折教育。

    既然要培养抗压能力,家长就要根据情况,适当鼓励孩子主动去面对挫折和压力,和孩子一起去解决困难,从而让孩子逐渐掌握面对挫折的能力,必要时可以做一些专业的抗压训练,争取让孩子从小就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

    2、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抗压能力差的孩子一般都不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是因为在生活当中父母把他们照顾的太好了。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事情父母根本没有必要代劳,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独自去解决,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小事情。当孩子尝试解决后他也会享受到解决事情的乐趣,并且也会提升他的抗压能力。

    3、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输赢观。

    抗压能力差的孩子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输赢观,他们心中对待输赢非常介怀。好胜心强的孩子,抗压能力也很差,因为他们无法正确的接受成败。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输赢观,当孩子做游戏时一旦输了露出不好的情绪时,父母就要引导孩子的情绪,跟孩子说:这只是一场游戏而已,过程最重要,不要把结果放在心上,要享受玩耍的这个过程。

    4、引导孩子正视不足。

    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要有原则,应引导孩子正视自身不足。孩子犯错时及时指出并督促改正,不能因为小而包容孩子犯的错,奖罚分明,错了就是错了,知错能改才是最重要的。引导孩子面对自身的短板,同时帮助孩子一起克服。

    5、父母要端正心态,懂得鼓励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出现的抗压能力差的问题时,要做的便是保持作为父母的最基本平和心态。从鼓励孩子开始,一步步的引领孩子开始学会正确的面对困难,这是解决孩子抗压能力差的前提关键。

    抗压能力差对孩子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1、否定自己。

    孩子若是习惯于一遇事或者是遭遇困难就崩溃放弃的话,那么就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消极的一面,久而久之,孩子便会产生一种不信任自己能力的情绪,开始否定自己,甚至是出现消极的行为。

    2、在遇事处理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

    在抗压能力方面明显不足的孩子,其在成长中若是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是挫折的话,在解决问题和困难方面的能力体现,也是远远不足的。而在当代这个社会中,人们在生活时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孩子在这一方面的不足,会给孩子的一生发展带来影响。

    3、无法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能接受批评。

    抗压能力差的孩子一般抗挫能力都非常差,因为他们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称赞与夸奖当中,所以他们接受不了关于自己的一点坏话和一点否定。一旦他们听到了别人的批评,他们就会一直耿耿于怀。

    4、追求完美,达不到期望会崩溃。

    过于追求完美的孩子也能体现出来他的抗压能力是非常差的,很多父母都觉得如果孩子过于追求完美,那么就代表孩子有上进心。但是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这种孩子性格一般都很执拗,这代表他们无法接受失败与挫折。一旦某件事的结果没有达到他们预期时,这种孩子就会接受不了。

    2024-03-25 查看全文
  • 有些孩子压力越大、动力越大,越是到关键时刻,越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偏偏一些孩子经受不住压力和挫折,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会泄气、打退堂鼓。但没有事情是一帆风顺的,抗压能力差的孩子必然很难取得成绩。

    孩子抗压能力差怎么办?

    1、要摒弃强度过大的施压教育。

    要想真正的培养孩子正确的抗压能力,一定要摒弃强度过大的施压教育。要正确一些科学的教育方式,适当的给予孩子压力,这个压力能够推动孩子不断地向上前进。如此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2、培养孩子的恢复能力。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是必须的,也只有在这样才能够在日后的社会上立足。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当孩子遭遇挫折时,一定要鼓励和支持孩子恢复信心,让孩子不断的尝试。

    3、让孩子感到被爱,有归属感。

    孩子是极度缺乏爱的。并且他们也非常的敏感,如果父母对孩子施行高压教育,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三观。并且孩子在小的时候是没有过多的自主意识,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只有通过触碰才能够认识;间接地意识接触,对他们似乎并不管用。也即是说父母要想表达对孩子的爱,就要明明确确地告诉孩子:我爱你。

    4、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抗压训练。

    压力既然是人的一生当中无法避免的,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他针对的抗压训练。

    5、鼓励孩子主动的去解决问题。

    适当的压力对孩子来说是有助于他的成长和发展的,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外面走走,多接触一些事情,并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

    孩子抗压能力差的表现有哪些?

    1、不肯承认错误,用哭闹来推卸责任。

    抗压能力差的孩子是典型的“我没错”的熊孩子。虽然可能知道自己的做错了,但是接受不了自己做错事情需要承担责任的后果,于是通过回避、甚至是哭闹等态度来推卸责任,不希望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

    2、只喜欢听好话,受不了被批评。

    抗压能力差的孩子平时都在“被表扬”的光环中长大,没有接受过现实的评价,对于好的评价会照单全收,对于不好的批评会表现得排斥甚至不高兴、哭闹。因为长期在赞美声中成长,没有充分、客观地认识自己,最终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3、遇事就慌乱,遇到点困难就崩溃。

    在抗压能力差的孩子心中,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和认知能力有限,平时可能又被家长保护得过好,没有体验过各种困难或者挫折。一旦需要独自面对时,就会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样子,容易情绪崩溃或者是直接放弃。

    2024-03-24 查看全文
  • 经常看到有些父母对自家男孩说:“你是男孩,以后一定要有出息,为爸妈争光”、“男孩必须考个好大学才行”。孩子年纪还小,就给孩子施加了跟他年龄完全不符的压力。抗压能力差的孩子,在这时候很容易产生逆反,与父母对抗,甚至还会厌学。

    男孩子抗压能力差怎么办?

    1、允许孩子犯错误。

    告诉孩子失败很常见,要从中学习如何做得更好。比如说孩子没来得及做作业就让他交不上作业,让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下次可能自己就主动做了。

    2、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是抗压的关键。教给孩子任何情绪都是允许的,如在输球时感到气愤,但情绪过后要知道自己下面该怎么办。孩子对如何利用不同的情绪,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学得很快,家长也要利用这一点。你可以说“我能理解你现在为什么生气,我要是你的话输了球也会很生气,但重要的是计划一下下面怎么办”。

    3、树立独立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能力是心理抗压能力差的根源所在。因此,作为父母,应尽量让孩子决定和处理个人的事。只要不是坏事,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培养良好的自主动手的好习惯,不要万事都靠父母。

    4、家长自己要演示什么是顽强的精神。

    孩子从家长的一举一动学习,所以家长要展示在自己不高兴或愤怒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失败时如何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家长犯错误时也要及时承认。

    5、帮助孩子思考最坏的结果。

    目前遇到的事情,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能不能承受?比如考试没考好,最坏的结果无非是班级里排名靠后,也许老师会严厉的批评,最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上不了好学校。但是要知道,人生的路还很长,即便进不了好学校,还有考研、找工作的路,这样的结果并非不能承受。如果的确结果不能承受,那么就帮助孩子把不能承受的原因和结果给写下来。

    6、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

    家长可以试着培养孩子乐观的精神,让孩子从乐观的角度去解读事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从现实角度考虑问题,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以一个相对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事情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7、表扬不能过度。

    许多孩子是在充满赞扬的环境中长大的。即使孩子做了一件该做的事,周围的人也总赞不绝口;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往往会因出于疼爱而护短。这会使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虚荣,这样的孩子是无法经得住人生道路的上困难与挫折。

    2024-03-24 查看全文
  •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做到积极乐观,可有的孩子却遇到点压力就紧张,甚至颓废。尤其是在考试、比赛之前,抗压能力差的孩子总是会想临阵逃脱,根本经受不起考验。而且,这样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总要半途而废,最后只会落个什么也做不好的结局。

    小孩子抗压能力差怎么办?

    1、学会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有时候并不能一个人去解决问题,有时候也需要家长的从旁协助,孩子在面对问题时,家长可以积极引导他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2、建立对事物的客观认知。

    帮助孩子建立对事物的客观认知,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看待事件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更有价值的对自我和对周围事物的解读,提升抗压能力。

    3、换个角度看问题。

    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有的时候之所以会陷入消极沮丧的情绪中,就是因为看事情太片面了,只是从得失上去思索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但如果站在其他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的话,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4、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抗压训练。

    压力既然是人的一生当中无法避免的,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他针对的抗压训练。

    5、鼓励孩子主动的去接触事情,主动的去解决问题。

    适当的压力对孩子来说是有助于他的成长和发展的,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外面走走,多接触一些事情,并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

    6、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次次失败,孩子可以以这次失败为起点,吸取前面的经验再奋力向前。家长也可以放开对孩子的控制,鼓励孩子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孩子在路上遭遇了挫折,也能让孩子在挫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7、纠正孩子的思维方式。

    家长可以认真观察孩子的心态,如果孩子经常秉持着悲观的心态来看待事物,认为自己的个人能力差,对事物结果持悲观态度。那么家长就需要引导孩子纠正自己的思维方式,要用成长型的、更加积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自己。

    2024-03-23 查看全文
  • 现在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只是大人,还有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各位家长不能忽视,应该尽可能的通过一些方法去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生活中,能够承受住压力。

    心理抗压能力差的孩子怎么办?

    1、帮助孩子树立独立意识

    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会影响信心勇气和能力,而这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作为父母,在日常要尽量让孩子有独立意识,自己决定以及处理个人事情,不要一味帮助孩子做决定,也不要过多干涉,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处理。

    2、让孩子有宣泄情绪的地方

    孩子一哭一闹,父母会想尽方法哄骗,只为他们不哭不闹,却不知孩子在悲伤的时候让孩子尽情宣泄,反而对成长有利,此时父母只需站在旁边安慰或者拥抱孩子即可,让孩子有时间和空间去消化情绪。

    3、帮助孩子克服管理情绪

    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且管理好能得到稳定,并且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父母在平时要避免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孩子,言传身教能让孩子控制自己情绪,在生气焦虑时不会失控。

    4、有意识提高心理锻炼

    心理和身体一样,需要通过锻炼才能促进发育,在孩子心理方面受挫教育也很重要,当孩子在失败时要给予鼓励,但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让他们积极面对,才能在未来承受挫折时不会被打败。

    孩子抗压能力差的表现:

    1、遇见事情容易生气和发泄

    孩子感到压力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极度情绪化,喜怒无常。其实这“无理”隐藏的正是他们的压力。同时还会伴随着可能是打人、毁东西、欺负小动物甚至自残的一些行为,以此来发泄和缓解内心压力,有压力的孩子会通过暴食、吃手指、咬指甲、揪衣角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情绪。都属于不受自己控制的发泄。

    2、频繁生病

    抗压力差还会影响生理上的不适,孩子可能因为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折射到身体上,就会造成抵抗力低下,休息不好就很容易生病。如果某段时间他频繁地生病,那就该考虑是不是压力引起的精神紧张。

    3、反常沉默和自卑

    有些孩子在心理压力的影响下,变得不再那么像孩子,他沉默、严肃,无精打采,甚至经常发呆。有些孩子还会变的自卑,自暴自弃,对于已经开始做的事情产生厌烦和放弃的心理,同时会把一些责任推卸出去,表现出不想做没信心做的状态。

    2024-02-20 查看全文
  • 在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人际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大多数缺乏交往能力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即使机会就在手边,孩子也可能会因为胆怯不敢抓住,和成功擦肩而过。交往能力差也会导致孩子无法融入集体。

    孩子交往能力差怎么办?

    1、委婉引导孩子。

    由于父母与孩子存在思想上的差异,所以父母在遇到孩子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应该要学会采用较为委婉的方式引导孩子。父母也应该让孩子学会用委婉的方式与人交往,当面对别人不恰当的地方应该采用委婉的方式纠正别人。

    2、给予孩子交往自由。

    孩子是独立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交往的自由。哪怕孩子的朋友让父母们很不喜欢,那么父母也不应该采用强势的方式阻止孩子,父母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交友。

    3、教孩子礼貌。

    在跟别人相处过程中,礼貌是基本的尊重。孩子只有懂得礼貌之后,他们才能更好地赢得别人的尊重。不论是在交新朋友的时候,还是在跟旧朋友相处,孩子都应该要把握好自己的尺度,不要过分让别人感觉到不舒服,也不要太过于疏远。

    孩子交往能力差的原因:

    1、家长的控制太重。

    在这里说的操控太重是心理状态方面的操控太重,有一些家长相对比较强势,当孩子表现出不同意自己的思想观点时或是表达出来自己的不满意时,家长会限制孩子表达出来自己的思想观点。

    2、家长的榜样作用。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父母自己平时就不擅交际,害怕与别人交往,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产生退缩、逃避的心理。

    3、与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

    如果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对孩子关心不够,让他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下成长,那么,孩子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自然而然会对与人交往感到胆怯。

    孩子交往能力差的表现:

    1、不会交朋友,不合群。

    经常会看到总是一个人待着的小朋友,或许他也想融入但却始终交不到朋友,这样的孩子有些是因为高傲,而有些是因为胆小,无论哪种原因,都表明不具必要的社交能力。

    2、不愿意分享,没爱心。

    分享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很多孩子总是把玩具抱在怀里,从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久而久之,就真的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3、不懂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

    社交,是与人打交道,如果连“你好”、“谢谢”、“对不起”这样简单的礼貌用语都不会主动去说,社交能力基本上没有。不要认为孩子小没关系,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不会,大了也不用指望懂。

    2024-05-13 查看全文
  • 您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自控能力差的问题,和您的教育其实有很大关系。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您就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多情况下,自控能力差的孩子都是因为习惯于家长的管制和监督,一旦失去了束缚,就会变得毫无节制,也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

    怎么解决孩子自控能力差的问题?

    1、不要一次性做过多的要求。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家长一次性不要提太多的要求。如果你一次性提很多要求,需要消耗孩子极大的能量。而一旦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孩子就会出现错误。当孩子一有疏漏,你又批评指责,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主的能力。

    2、从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自控能力有个特点,一个人在小事上如果练出了自律,那么他在大事上也有同等的自律。比如:家长都渴望孩子成为一个勤劳的人,能够学会独立,不需要什么事情都依赖爸妈。这个时候,家长可要从小事儿培养孩子,让孩子整理整理自己的书桌,整理整理自己的房间,周末父母做清洁的时候也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3、在游戏中练习自控力。

    我们都知道游戏,存在一定的规则,它往往有奖励也有惩罚。家长可要鼓励孩子,多多参加集体游戏,因为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自控能力。

    孩子自控能力差的表现有哪些?

    1、看到喜欢的物品就不由自主的去拿。自控力差的孩子往往会在看到自己喜欢的物品时,克制不住内心的冲动,不由自主的将手伸到物品之中。如果这件物品,需要金钱来购买,他们也会想尽办法来将钱“拿”到手。通常在家长的眼里,这种将钱“拿”到手的行为是一种偷窃行为。

    2、做事情容易分心。自控力差的孩子在做事情上面也非常容易分心,本身应该专注于一件事情上的目光,却偏向于其他地方。

    孩子自控能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1、妈妈的焦虑指责,高要求。

    很多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没有考虑过孩子能不能达到,所以当孩子没办法达到的时候,家长就会横加指责,这样会让孩子本来失落的心情变得更加难过,到后来他达不到你的要求的时候,干脆就破罐子破摔。

    2、没有给孩子建立规则感。

    家长在对孩子提要求的时候,经常只会说“你今天必须给我做完这个作业”之类的话,也没有给孩子建立规定,这样会让孩子很难达成,尤其是当孩子没有达到要求的时候,顶多会告诉孩子“下次不能这样”。没有规则感的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自控能力自然就会很差。

    3、没能以身作则的父母。

    我们都强调,言传不如身教,很多家长对孩子有各种要求,但是对自己的要求却非常低,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当着孩子的面看电视,约定好的事情,却没有做到。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没有自控能力的表现,孩子看到之后也会有样学样。

    2024-04-3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