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慢磨蹭家长应该怎么办
556
-
家长们会发现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现的非常磨蹭,这个现象,并不是孩子天生的,和父母有很大关系,家长们要自我反省,找到解决方法,别一味的打骂孩子,不仅没有好处,反而还会增加矛盾。
孩子做事慢磨蹭家长应该怎么办?
1、让孩子得到肯定
一味的批评、催促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当孩子哪件事做得好就应该适当表扬,引导孩子以此为荣,通过一件事慢慢扩散到更多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孩子受到表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
2、让孩子承担“后果”
家长不妨规定做事情的时间,甚至可以给孩子列一个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完成,同时让孩子承担做不完事情的后果。比如:迟到、吃不饱、完不成作业等。只要养成习惯,以后孩子的生活就会有规律了。
3、利用番茄钟做限时任务
平时有意给孩子设置一些限时任务,比如写作业前,预估一下数学作业需要多长时间,语文作业需要多少时间。
限时任务需要使用番茄钟。在时间管理中,番茄钟是一个非常好的神器,就像一个仪式一样,只要按下这个时钟,就需要全身心高效率完成这项任务,从状态上,要达到了心流状态,多训练孩子利用番茄钟,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4、用比赛的方式激励孩子
孩子平常非常磨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比如孩子穿衣服慢,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穿,和孩子比赛,孩子有了这个竞争的意识,就会加快速度。
5、让孩子对事情有期待和成就感
可以和孩子制定好每天的计划,告诉孩子只要自己把握好时间,完成这些既定任务,就可以有自己的自由时间,孩子因为有了期待,会主动认真迅速地完成既定任务。在他获得了自由时间后,也会非常有成就感,这时父母要及时鼓励夸奖孩子。
孩子做事慢磨蹭的原因:
一、家长的不断催促
孩子的专注力本来就不如成人,如果在孩子做前一件事时就催促他赶紧做下一件事,孩子的注意力反而会被分散,甚至在紧张之下不知道做什么,把手上的事情做得一团乱。
二、缺乏时间观念
小朋友还没有充足的时间概念,不像大人会有被时间追着跑的感觉,他们可能对于快速完成一件事,会有什么样的好结果却无感;大人知道上班、上学不能迟到,因为会被老板扣薪水、被老师骂,但孩子没有经验,只会在乎眼前的事。
三、没兴趣
孩子爱恨分明,不喜欢的事就是慢吞吞,爱做不做的,不过要是遇上喜欢的事,可能做个三天三夜还意犹未尽,就像叫他们写功课要三催四请,出去玩就跑第一,是很多孩子的共同毛病。
四、胆子小没自信
有些孩子天生比较胆小,有时候是因为想待在熟悉的环境久一点,像是上学拖拖拉拉,就是想以此来延长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的时间;或是一些缺乏自信的孩子,怕自己做得不好、出错,做事畏畏缩缩难以前进。
2024-02-09 查看全文 -
大部分时候,家长们就特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写作业如此慢慢吞吞的,而且无论自己怎么对孩子责骂,孩子可能就当天记得,但是一转眼就忘了这事,做事继续拖拖拉拉的。家长们不要着急斥责孩子,而是了解孩子最喜欢什么。并且和孩子约好相应的奖罚制度,如果你做到了那么给你奖励。那么你没有做到就给相应惩罚。
孩子做作业慢磨蹭家长应该怎么办?
1、给孩子制定好规划
教会孩子时间管理。有的家长说,孩子还小没有观念。但是需要我们给他灌输时间观念。
例如 : 回来了告知他要写作业、练字、读书。假设是3项。你可以列个表给他,每一项开始预设一个时间。假设每个作业20分钟,家长可以用闹钟定一个倒计时。反复多次,慢慢的孩子自己就有时间观念了。只有他自己会管理,才能改变磨蹭。如果每天都是父母跟在屁股后面催,那么孩子永远是要被催的,永远是磨蹭的。
2、拆分目标
有时孩子不想写作业或写作业拖拉,并不是由于孩子懒惰,而是他们觉得作业太多、太难。但家长并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反而给孩子定下难以完成的目标——“一个小时内必须写完作业”,或“今天必须背完50个单词”。目标过大,让孩子的畏难情绪持续增长。
这时最好的做法不是给孩子施加压力,让他们觉得目标无法完成,而是帮助孩子将大目标细化成小目标。小目标的难度建议设置在孩子“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位置,不宜过于简单,让孩子觉得没有挑战性。
比如背诵一篇完整的课文,听起来很难,那么可以先把课文拆分成几段,逐段背诵。每当孩子背下来一段时,家长要适时给予鼓励,让孩子持续积累成就感。
3、做好后勤
要想学习好,学习准备少不了,尤其是在早期,让孩子感觉学习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一定要做到有条不紊,才能让孩子在后面学习中更细心,更认真。写作业之前一定要准备好橡皮擦、本子、错题本,现在各个家庭的条件好了,光线温度少不了,保证好孩子的学习之前的状态,才能让孩子在后面的学习中更容易静下心来。
学习前准备好,学习时认真做,学习后好放松,学习完之后一定要让孩子好好休息,做做按摩,吃吃水果,毕竟学习是脑力活动,尽量减少学习时的疲惫感,做好“后勤工作”同样重要。
4、增加互动
很多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只是“陪写作业”,在一边像个“门神”,只是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或者是孩子有什么问题,拿给家长看,家长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一样,给孩子解答一下,就继续在旁边看着,怎么可能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
所以说要想让孩子,自己主动的做作业,增加和孩子的互动性是很重要的。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而不是说个答案,用更形象的比喻句,加上肢体语言,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5、控制情绪
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会受不了孩子的磨蹭变得很生气,但这时可不能随意发火,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否则孩子情绪低落,可能更容易出错,算是一个恶性循环。陪孩子写作业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家长要做好思想准备,尽量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孩子做作业慢磨蹭的原因:
1、生理原因
孩子的拖拉受到生理方面的影响,主要受到注意力和短期记忆力两方面来决定。并且,孩子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力受到大脑发育的影响,完全成熟比较慢,大多数孩子要到十岁左右才能够形成。
2、心理体验影响
这点主要出现在多数成绩一般的孩子身上,孩子平时成绩一般,他本身对学习就提不起兴趣,写作业这件事情本身对孩子而言就是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所以导致磨蹭,迟迟不开始动笔。
3、父母控制欲很强
孩子完全没有自由,不管做什么事情,父母都会指指点点,做什么、穿什么、跟谁交朋友等等,既然做得都不是自己内心所想,那么就只能在拖延中找安慰,用这种消极的抵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4、周围环境的影响
有的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孩子写作业和父母做家务在同一房间,周围的声响会勾起孩子的好奇心。有的孩子虽然有独立的空间,但是周围放满了孩子的玩具,或者客厅电视机声音放得太大。更有甚者,有的大人在打牌或者大声闲聊,导致孩子写不到心里去。
孩子做作业慢磨蹭的表现:
1、无法进入学习状态
太多的孩子喜欢在写作业的时候东张西望,一边捏着手里的橡皮,一边在纸上乱涂乱画了。写作业不认真,似乎成了许多孩子的通病,别的能力需要学,写作业偷懒的本事倒是一点就通了。
此外,对于外面的动静,孩子的耳朵就像是被安了顺风耳,非常灵敏,有一点儿响声就会有反应。可见,孩子写作业磨蹭的第一表现,便是在写之前很难静下心来,难以进入学习状态,经常会被其他事物吸引。
2、常有一些小动作
你见过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抖腿吗?不得不说,抖腿这个习惯真的太普及了,上到八十岁老太,下到几岁的小孩子,就会有抖腿的这个习惯。
家长们可别觉得抖腿是自然情况,不会对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其实抖腿也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这是“小动作”中的一个,只是家长们容易忽视而已,它不像发呆、扣手指那么明显罢了。
3、做事情三心二意
出现拖延症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也是比较三心二意的,因此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可能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刚刚没有看完的电视,又或者一边写作业,一边玩着其他东西。
而且他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又总是能给自己找到非常好的理由或者借口,这就导致他们原本应该做的事情一拖再拖,甚至要磨蹭到很晚才能结束。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些小孩的作业明明不是很多,但总是要写到晚上一两点才能结束,这就是因为孩子存在拖延症,所以把本该要做的事情磨蹭到了最后。
2024-01-09 查看全文 -
教育孩子过程中,总希望孩子可以勤奋一点,虽然并不用太过于勤奋,但在学习和生活中,孩子一定要学会努力。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发展太过于迅速,如果孩子不努力,就有可能落后给别人,所以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懒散。
14岁孩子懒惰家长应该怎么办?
1、指定时间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为孩子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表,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让孩子自由发挥。虽然这样可以锻炼孩子,但自由发挥也分什么事情,有些事情就应该有一些规定。比如在孩子做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贪玩或者是有别的想法,家长应该及时帮孩子改正这一个小错误。
2、 父母起到表率作用
孩子懒惰的父母也会很懒惰,虽然父母懒惰不会摆在明面上,但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上,父母就把这一方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应该的,如果大家想让孩子变得勤奋,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起到一个表率作用,让孩子感觉父母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
3、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让孩子在家里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整理自己的东西,洗自己的衣物。在学校认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别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和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孩子的意志,磨练其耐力。
4、给孩子制定生活目标
让孩子逐渐远离懒惰。很多孩子喜好吃好吃的,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是却不想干活,作为父母可以将孩子喜欢的食物玩具等作为奖励,鼓励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后再给予食物或者是玩具,这样慢慢就消除了孩子懒惰的习惯。
5、鼓励孩子要多动手
很多的家长在听到孩子抱怨后就处于疼爱的心理,帮助孩子完成,但是殊不知这样恰恰是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或者用激将法让孩子多动手去做自己的事情,慢慢就会好起来。
6、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除了上课可以吸收一些知识,课外活动也可以增长许多知识,增加了劳动时间,也避免了孩子们的懒惰心理,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的机会。同时孩子的业余爱好也能充分利用,这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兴趣,锻炼孩子们的学习技能,让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有叛逆的心理。
14岁孩子懒惰的原因:
1、兴趣不够
孩子无非是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觉得上课很枯燥无聊,坚持一会可能没有什么,但久而久之,内心便是出现厌烦的情绪,相对于玩乐来说,兴趣要低不少的等级,于是注意力,也只能够集中在玩乐之中。
2、方向不定
人一旦处于迷茫的状态,便会陷入一种毫无方向感的颓废生活中,初中生的懒惰贪玩,也是对于未来没有方向,或者没有目标以及梦想,自然也不知道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在长时间处于迷茫中,内心可能开始质疑自己,质疑自己的努力,质疑自己的能力。
3、自我控制约束能力差
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孩子懒惰不想学习就想着玩,让孩子在正确的教育路上,很多孩子父母溺爱,隔辈的长辈更是溺爱,孩子自我放飞,家长缺少约束,孩子的是不会自己约束自己的。
2024-05-21 查看全文 -
初中孩子学习懒惰需要让孩子不要过于依赖父母。兴趣是勤奋的动力。一个人对某项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给孩子制定努力的目标,让孩子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远离懒散,一步步的引导孩子。
初一孩子懒惰家长应该怎么办?
1、放弃焦虑
其实懒惰不自律不愿意学习,这应该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已经初一了,还是这种状态,说明小学的良好的习惯没有养成。首先家长应该做的是接纳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是自己的好,虽然习惯不是很好,但是必须得从心里头接纳自己的孩子,放弃焦虑,不要让焦虑的情绪主导自己的行动。
2、保持平常心
为什么很多家长总是感到自己家的孩子缺点很多,没有优点,就是由于家长经常攀比,经常把自己的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自然就会产生心里的不平衡。孩子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家长首先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别的孩子进行对比,其实孩子的内心是最不接受与同龄人进行比较的。
3、和孩子一起制定生活学习的基本规则
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等等,按时完成作业,读书时间等学习的基本规则。同时和孩子协商建立奖惩制度。如果他们违反规则,他们将受到惩罚。如果他们在不违反制度的情况下坚持一段时间,就会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在心里形成制度和规则。同时,奖惩机制会进一步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家长要利用好榜样的作用
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小伙伴,他们相互之间模仿、比较是很有用的,能激励彼此进步。所以对于一些懒惰的孩子,可以把身边比较勤快的小伙伴比较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差距,这样就能激励孩子去主动改正了。
5、让孩子参与到实践中
有时候,很多孩子都需要挫折教育,不经历挫折,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短处。好吃懒做的孩子,应该让他们知道饥饿的滋味。比如家里的馒头摆在那里,孩子都不想动手去热馒头,这时家长先不要管,看孩子是直接啃梆硬的馒头,还是自己动手去热一热。通过这样的挫折教育,让孩子了解了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很有用的。
6、培养懒惰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勤奋的动力。一个人对某项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有个孩子原来对课本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爱听课,喜欢做小动作,随便讲话。在家里也是什么事都推给家长做,自己不动手。如果孩子爱饲养小动物,家长便有意给他买一只小狗,每天让他给小狗打理生活。由于他的兴趣得到合理引导,使得他不仅在学校其他课外活动中主动积极,而且在家中也逐渐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
初一孩子懒惰的原因:
1、习惯问题
孩子长期养成习惯,总是要家长去督促学习。这样的习惯生成以后,就会出现依靠心理,这种情况表现在,自己也知道应该学习的时间了,知道家长会提醒自己,所以就出现不自律现象。
2、心理负担重
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很好,到了初中阶段就不爱学习,学习不自律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学习环境变化了,受到压抑,比如孩子在学校被其他同学欺负,由于某种原因被孤立,造成心理负担,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出现不爱学习,学习不自律的现象。
3、叛逆期心理
到了初中阶段的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说的某一件事情,孩子明知道的正确的,但是在心理上就是接受不了,总是逆着做,最后导致不愿意去做。
2024-05-20 查看全文 -
在很多家庭中,只有子女考得好,才能获得父母的爱,父母不是爱他,而是爱成绩好的他。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孩子建立了不正确的学习观,总有一天会爆发的。高二孩子不愿意上学其中的表现。这样看来,还是希望家长能够调整自己的观念,先改变自己,再带领孩子做出改变。
高二孩子不愿意上学家长应该怎么办?
1、要以引导为主
要以引导为主,而不能采取训斥的方式,会适得其反。其实每个人都有进取心,高中阶段的孩子更是如此,血气方刚、不安现状、上进心强。但是如果在平常的学习中受挫过多,则会出现精神上的萎靡不振,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适当的减压,不要心存压力
引导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培养自学兴趣。知识要互补,思想要共振,学习讨论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跃学习气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使孩子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
3、多与老师沟通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进入高中就可以放松,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没有及时做教育工作,孩子就变的更加散漫,上课睡觉、课后网吧、旷课逃学都是部分孩子的常见表现。要想避免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家长就要和校方老师保持联系,务必经常参加家长会,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绪和在校情况,同时配合校方教师的工作,共同引导孩子的学习成长。
4、关注孩子学习过程,采用适合的学习方法
家长不要只在意孩子学习成绩,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只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确实努力学习,就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其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情。无论孩子考试成绩怎样,只要努力了就不要再深究,但家长要积极的要帮助孩子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做错题的原因,提供一些解决的办法,让孩子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5、家长应多鼓励
有些父母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对待孩子要不就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要不就是随意的进行指责,不仅会伤害到子女的幼小心灵,更可能会影响他们内心的健康成长,建议在生活中应多找寻一些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对他们进行语言鼓励。要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下,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去。
高二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
1、学习负担过重。高中是升学的关键时期,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有些孩子会因此感到无从下手,产生消极情绪。
2、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孩子缺乏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产生挫败感。
3、家长期望和要求太高。高中学生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平时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灰心气馁,有些家长甚至给孩子加码加压,这样学生产生惧怕心理,滋生厌学情绪,甚至逃避或放弃。
4、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家长过度的唠叨、责骂、嘲讽甚至动之以拳脚或不切实际的加大学习量,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进而演化为厌学情绪。
高二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后果:
1、社交障碍
学生在高中期间需要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如果他们不愿意上学,就会错过与同学交流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这将对他们未来的职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心理健康问题
高中阶段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学生不愿意上学,就可能出现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学业成绩下降
高中课程紧张,学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如果学生不愿意上学,就会减少学习时间,影响学业成绩。这将影响他们未来选择大学和职业的机会。
2024-05-19 查看全文 -
相信很多家长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深有同感会觉得说确实是这样的,自己家的孩子真的是很懒,也让家长感到头疼。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够纠正孩子的这种陋习。要想改变孩子的这种毛病,需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初中孩子懒惰家长应该怎么办?
1、采取奖励政策来鼓励
家长设定一个目标,如果孩子能够完成家长设定的学习任务的话,就买他喜欢的东西给他,或者带他去想玩的地方去玩,在学习的同时别忘了劳逸结合。还有一点就是家长千万别采取“不学习就打”的行为去教导孩子,这样会产生很恶劣的影响。
2、制定目标
学习不再是讨厌的、与自己人生无关的负担了。相反学习会变成一件有趣的、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最紧要的事。孩子不愿学习,不想学习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样的学习才是主动的、自觉的、有效的,而不是被迫的、压力的和效率低下的。
3、布置任务,分工合作
家庭是大家共同的家庭,所以家庭中的事情人人都有份,要共同分担完成。比如父母出去工作干活是为了家庭的生活,孩子就需要在家里边承担的劳动来进行弥补。每周周末进行一次大扫除,整理内务打扫卫生,需要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特别是要给孩子布置具体的任务,比如,拖地、擦窗等。
4、相互激励
每两周或者一个月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进行一个阶段的回顾和总结,分析一下这个阶段各自的表现和家庭的情况,肯定做的好的成绩,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相互相激励,共同进取,明确提出下一阶段的具体目标。
5、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引导孩子掌握自我管理能力,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让孩子能够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情绪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挑战。
6、不要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给予孩子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关怀,以便提高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情绪状态。
7、不要强制孩子学习
家长如果强制孩子学习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适得其反,应该适度引导和鼓励孩子,让孩子自觉地学习。
8、塑造正确的学习态度
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
9、改善学习环境
改善学习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和学校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避免干扰和打扰。同时,也要确保孩子有足够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书籍、电脑、文具等。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2024-05-19 查看全文 -
初中孩子已经步入青春期,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早恋问题,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子,因为家长也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家长明白孩子早恋的危害,所以家长会担心。那么请看以下的内容。
初中女孩子谈恋爱家长应该怎么办?
1、不使矛盾激化
青春期的孩子会对异性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渴望接近异性又害怕受到来自异性的伤害。父母应该多鼓励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常地与异性朋友交往,因为善于与异性交往的孩子往往都具有活泼开朗、宽宏大度等优点。
2、帮助孩子消除困惑
家长期盼孩子成绩优秀,孩子却不理想;学校反对早恋,孩子偏陷入恋情;孩子违反纪律,遭到严厉批评……这些矛盾冲突会使孩子受到压抑,要及时帮他们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3、给孩子一些指导和建议
现在的时代不同,对孩子早恋的态度也不同,打骂不能解决问题,羞辱孩子也不是办法,只会让孩子走向极端。家长要在孩子处于青春迷茫期的时候,给孩子一些指导和建议,孩子也会有自己的考量,她会有慎重的选择。
4、多陪伴孩子
有很多孩子因为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而出现早恋。很多家长通过暴力的方法对待孩子,让他们总感觉父母不喜欢和不疼爱自己,长时间下去会让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认可,因此会出现早恋。所以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和他们沟通和交流,改变自己的不良教育方法。当孩子放下对父母的防御心后,再做好正确引导。
5、提醒孩子以学业为主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少年时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但绝对不能因此荒废学业。恋爱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而成熟的人,应该懂得:先做好自己该做的,再做想做的这个道理。
6、讲清楚早恋的后果
孩子一时被感情冲昏头,不懂后果,不知道未来面对他的会是什么。这时候,家长跟孩子讲清楚恋爱后果,分析利弊,让孩子在头脑中有个是非观念,有个自我利弊分析系统。
初中女孩子谈恋爱的原因:
1、逆反心理
很多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交友极为在意,甚至粗暴的干涉孩子交友的权利,真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随便检查孩子的手机通讯录,跟踪孩子行踪,甚至盘问孩子结交的每一个朋友。
2、受当代文化影响
韩剧等电视作品充斥着恋爱等字眼,使孩子早熟,生理和心理上都渴望像电视剧里的男女主人公一样轰轰轰烈烈地谈一场。
3、内心的孤独
早恋大多发生在初中生之间。部分学生虽然朋友很多,但是不习惯和别人袒露心声。两个内心孤独的孩子相互坦白,久而久之,互相依恋。
2024-05-18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