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小孩经常拿别人东西还屡教不改

小孩经常拿别人东西还屡教不改

727

  • 我家小孩以前也经常撒谎,谎话几乎张口就来,而且无论是我打他还是骂他,他就是不长记性,甚至说谎的行为还会变本加厉。后来我才发现,小孩压根就没意识到自己说谎的错误,也不清楚这个行为会对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过以后,孩子明显开始有意识的约束自己,渐渐改掉说谎的习惯。

    小孩经常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

    1、保持冷静。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再去处理事情,不要让情绪不但对解决事情毫无益处,还伤害了亲子关系。当父母发现孩子撒谎的时候,保持宽容、平和的态度,让孩子可以敞开心扉地进行倾诉,使得父母对其行为原因有进一步的了解,再对症下药。

    2、父母要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父母一味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自然会加剧孩子的紧张感和恐惧心理。为了逃避责打,很多孩子唯一的办法就是撒谎。很多父母都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做到与孩子平等交流,所以孩子逐渐养成了撒谎的习惯。

    3、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温情教育。

    对于撒谎的孩子,父母必须严肃指出其行为是错误的,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批评,但这种批评绝不能是简单的打骂,而应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温情教育。

    4、多关注孩子。

    父母在孩子正常阶段,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在孩子出现撒谎时,家长要多自我反省,如果是自己没有做好家庭和事业的平衡,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孩子创造一个陪伴环境,让孩子心安,时刻感受被爱,快乐成长。

    5、父母要坚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在孩子做人做事十分诚恳时,我们要注重奖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诚实之处并及时加以表扬,让孩子体会到诚实的人更受欢迎,爱撒谎则遭人厌恶。

    6、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他犯错的时候,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教育他,而是要关起门来教育,因为孩子在犯错的时候,内心已经是充满愧疚与煎熬,他们需要父母的支持,公开批评会让孩子缺失安全感。

    7、循序善诱,不要一味打击。

    当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一味打骂、训斥等简单的教育方法,只能将孩子推向期望的反面。对孩子的话不能偏听,偏信,必要时应该做一番调查核实。有不少的孩子是在自己做了错事,又怕被父母责骂才说谎,如果家长再一味打骂,反而适得其反。

    小孩经常撒谎屡教不改的原因:

    1、趋利避害的本能。

    有时候孩子犯了错,当他意识到自己如果承认就会面对父母的教训,他就会不自觉的撒谎以逃脱惩罚,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

    2、逃避责任。

    孩子还有一个说谎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责任。当孩子犯了错并且也意识到是自己的错,而结果又难以挽救的时候,出于自保的心理,很可能就会选择自我欺骗,逃避责任,去说谎。

    3、怕别人对自己失望。

    孩子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会发现,别人对自己往往会有好的期望,像父母就是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少惹事、聪明优秀;朋友会希望自己仗义、有责任心……为了得到认可,怕别人对自己失望,孩子哪怕用谎言,也想尽量争取周围人的喜欢、信任。

    2024-05-07 查看全文
  • 家长要用正确的态度去教育孩子,告诉孩子,孩子要怎样去做,才能改正自己坏的行为。在孩子面前家长不要有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家长如果有了小偷小摸的行为,孩子会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模仿。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情景的教育,告诉孩子面对有诱惑的东西,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意志,不要让自己的行为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

    小孩爱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1、跟孩子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出现了说谎偷东西屡教不改的问题,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满足愿望的有效途径,进而屡屡犯错,甚至会形成坏习惯,直至彻底堕落。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以后就要立即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要跟孩子强调偷东西说谎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其实,所有孩子都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孩子偷东西说谎的目的也是要掩盖自己犯错的事实。只要家长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就会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引导孩子明白偷与拿的概念

    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就帮孩子正确的引导什么是偷,什么是拿,让孩子正确明白偷与拿的概念,不能将偷别人东西理解为拿一拿就没事。

    3、让孩子归还物品和钱

    如果孩子的东西是在商店或其他地方拿的。事情发生后,父母必须监督孩子归还物品和道歉,并且必须面对面返回,不能偷偷放回去,这样孩子就可以意识到偷东西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

    4、采取措施

    凡事事不过三,如果孩子是多次偷拿东西被发现,屡教不改,那么家长就要采取措施了。首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对孩子产生了正面影响。其次,了解清楚孩子经常偷拿东西的原因,是否确有需要,还是因为交了“坏朋友”。最后,及时和班主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一起帮助孩子“改邪归正”。

    5、给孩子零花钱,引导正确消费

    为了防止孩子随意偷别人的东西,家长一定要合理满足购物消费的需要,这就需要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引导孩子有计划花钱。

    6、反思和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偷东西说谎的行为,要主动反思和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偷东西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严厉地拒绝孩子的要求,而孩子在犯错后说谎则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做出适当的改变。一方面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要求,而且要尽快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即便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家长也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说服孩子;另一方面家长不能用打骂的方式解决孩子犯错的问题,而是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明白错误的原因,并帮助孩子寻找改正的方法,这样做才能避免孩子再次犯错。

    2024-04-16 查看全文
  • 发现自家小孩偷东西时,父母其实没必要把孩子想的太坏。有些父母发现事情后,二话不说就给孩子扣“贼”、“坏小孩”的帽子,会严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甚至使其自卑。孩子还小,难免会犯错,重要的是我们要及时教育,让他们知错就改。

    小孩偷东西屡教不改应该怎么正确教育?

    1、信任孩子。

    “偷窃”这一事件并不意味着孩子的素质差或行为不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满足家人的期望,如果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喜欢小偷、行为不端或者经常撒谎的人,孩子很有可能成为父母所描述的那种人。

    2、分析原因。

    耐心消除孩子偷盗的心理,积极帮助孩子改正偷盗的行为。当我们发现孩子有明显的偷盗行为时,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一味地色厉内荏,防微杜渐,对症下药才是良策。

    3、给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钱。

    孩子小偷小摸行为的背后,往往来自于缺乏。比如:孩子从来没有零用钱、看到别人有零花钱,自己的自尊心受挫了等等原因。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钱,顺便还可以培养下孩子的自控能力。

    4、尊重别人的物权,父母先做好示范。

    孩子的东西由孩子自己做主,放在哪里,能不能送给别人,可以有意识地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明白当一个人对某个物品拥有所有权的时候,才有权利决定那个物品能不能给别人。

    5、让孩子归还物品和钱。

    如果孩子的东西是在商店或其他地方拿的。事情发生后,父母必须监督孩子归还物品和道歉,并且必须面对面返回,不能偷偷放回去,这样孩子就可以意识到偷东西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

    6、切记不可打骂。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不由分说上来就是一顿混合双打。这样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可能不敢偷家里的东西,反而去偷别人的东西,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愚蠢办法。

    小孩偷东西屡教不改的原因有哪些?

    1、对孩子的零花钱太苛刻。

    有些家长害怕孩子乱花钱,就不怎么给孩子零花钱,可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了,同学们都会买东西,时间久了以后孩子一定会有眼红,也想要同样的东西,可是自己没钱,给父母要又不给,那该怎么办呢?就只有偷了。

    2、父母的纵容。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还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他们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就会的不自觉的想要据为己有,当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或者公共场所的东西的带走的时候,父母若是不进行阻止,孩子就不会知道这是错误的。

    2024-04-15 查看全文
  • 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可能孩子已经对此产生了习惯,这时候父母不要再采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打骂从来都不是已经好的教育方式,况且此时打骂只会让孩子更叛逆。咱们可以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性的动画片给孩子看。找一些反面教材来给孩子看到偷东西的坏处,偷东西最重要,接受的惩罚是蹲监狱。另外,对孩子的不好习惯一定要有耐心,多次反复去纠正。

    小孩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1、分析原因,耐心消除孩子偷盗的心理,积极帮助孩子改正偷盗的行为。当我们发现孩子有明显的偷盗行为时,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一味地色厉内荏,防微杜渐,对症下药才是良策。

    2、跟孩子一起努力,帮助孩子克服偷东西的毛病。当面对钱时应该控制住自己想拿欲望,另外也可以通过奖励让孩子逐渐把这个毛病改掉,一周内如果不偷东西不说谎可以得到什么孩子最想要的奖励,反之则会受到惩罚。

    3、通过一些教育片让孩子知道偷东西是触犯法律的,不管是别人的还是父母的,在别人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是不可以随便拿走的,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尝一尝说谎的苦处,就像狼来了里面对说谎小孩的惩罚。

    4、帮助孩子建立物权观念。很多孩子对于物品的所有权根本不理解,所以他们分不清自己的跟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区别。所以就分不清告诉与不告诉别人之间的区别。

    5、给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钱。孩子小偷小摸行为的背后,往往来自于缺乏。比如:孩子从来没有零用钱、看到别人有零花钱,自己的自尊心受挫了等等原因。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钱,顺便还可以培养下孩子的自控能力。

    6、周末或者节假日,多带孩子出去转转玩玩,接触大自然,接受新鲜的事物,培养他正确的人生观,其实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看,如果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还是要从整个原生家庭找原因的,不是单单孩子一个人的问题,如果家庭中她足够温暖,精神世界足够丰富,他就不会通过这种形式来满足自己。

    小孩偷东西的原因有哪些?

    ①、好奇心作怪。好奇害死猫。

    ②、年幼无知。

    ③、模仿他人。有些孩子偷东西纯属是模仿他人的行为。那些没有得到抑制的孩子的偷窃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在同辈群体中扩散,从而给其他孩子带来消极影响。有些孩子因为羡慕他们,就模仿参与偷盗。

    ④、虚荣心强。对于这种原因的偷盗,我们应该深入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尽量满足孩子物质心理的需要。

    ⑤受于胁迫。这种原因的偷盗,主要责任不在于孩子。我们应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取得孩子的信任。同时,找到胁迫的主谋,并联系其家长,争取多方教育,帮助孩子消除胁迫,树立信心。

    2024-02-21 查看全文
  • 现在很多家长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偷东西,有的孩子偷东西,家长教育一下孩子就再也不敢了;有的孩子偷东西,家长教育了好几次也没有效果,孩子依旧我行我素,家长们气的甚至是动手,但是也没有什么用。想要解决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的问题,家长要找到他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小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1、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偷东西是错误的行为。很多时候,孩子偷东西,并不理解“偷”的概念,可能仅仅是因为喜欢就很随性的拿走并占为己有。所以,要明确得告诉孩子,偷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行为。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孩子之所以小偷小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父母必须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逐步帮助他们提高是非观念,一定要反复教育,让孩子们意识到小偷小摸是一种不良的行为。

    3、给孩子的零花钱要适当。

    给孩子的零花钱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你走向的任何一个极端都容易催发孩子对金钱的欲望。其实,和周围其他孩子数目差不多,能让孩子心里感到平衡的零花钱数目就是最适合的。

    4、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物权观念。

    孩子还小,对物品所有权还没有正确的理解,分不清别人的和自己的物品有什么区别,所以才会拿了别人的东西而不自知。可见,要想避免孩子小偷小摸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尽早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的概念。注意,这个概念可不是光靠讲道理就行的,一定要在实际生活中一再用具体的物品帮助他们强化记忆。

    5、用教育片来教育孩子。

    可以通过一些教育片让孩子知道偷东西是触犯法律的,不管是别人的还是父母的,在别人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是不可以随便拿走的,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尝一尝说谎的苦处,就像狼来了里面对说谎小孩的惩罚。

    6、给孩子制定规则,奖罚分明。

    家长要跟孩子一起努力帮助孩子克服偷东西的毛病,当面对钱时应该控制住自己想拿欲望,另外也可以通过奖励让孩子逐渐把这个毛病改掉,一周内如果不偷东西不说谎可以得到什么孩子最想要的奖励,反之则会受到惩罚。

    7、适当的满足孩子的需求。

    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太苛刻,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是不给买,其实很多玩具都具有益智性能,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也是孩子快乐成长必须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要求那么苛刻,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只好拿别人的。因此,家长要适当的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小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的原因有哪些?

    1、教育学角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小孩子喜欢偷东西也与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有关。在教育中,如果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道德和品德的培养,那么小孩子容易形成功利主义和道德冷漠的心态,把偷窃行为当成一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如果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者过于放任,都会对小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偷窃行为的出现。

    2、心理学角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孩子喜欢偷东西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物品的欲望太强烈,而无法抑制自己的欲望。这种欲望来源于小孩子的本能和成长环境。在成长过程中,小孩子需要不断地学习,认识自己和世界,而偷窃行为可以带给他们新的体验和刺激,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另外,小孩子还可能因为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而通过偷东西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

    3、社会学角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小孩子喜欢偷东西也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关。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可能过于溺爱孩子,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约束和教育,导致小孩子缺乏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另外,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恶劣的社会风气、物质文化的刺激等,也会对小孩子产生影响,使他们对物品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产生偷窃行为。

    小孩子偷东西的危害:

    1、家庭关系紧张。

    孩子偷东西可能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父母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信任感,孩子也可能感到被父母否定。

    2、心理影响。

    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内疚、愧疚和羞耻,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3、价值观发生偏差。

    不管孩子有怎样的理由,偷东西的行为终究是不对的。孩子偷东西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的价值观会发生偏差,这对孩子的未来是非常不利的。孩子很可能在长大以后变得自私,为了想要的利益不择手段。

    2024-01-27 查看全文
  • 孩子偷东西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想得到那样东西,至于是不是用钱买的,似乎还没有那么重要。家长要正确引导,要了解孩子的这么做的原因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在教育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4岁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1、保持平静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和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撒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要弄清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

    2、转化教育

    当孩子有偷窃行为的时候,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继续偷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一股脑儿的对孩子骂个不停,要让孩子知道偷窃的危害,偷窃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让孩子纠正,可以定期检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励孩子。

    3、加强管理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加强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告诉孩子要自力更生,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要拿,同时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和有偷窃习惯的孩子在一同,让他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好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他。

    4、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老是偷东西还屡教不改,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满足愿望的有效途径,进而屡屡犯错,甚至会形成坏习惯。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以后就要立即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要跟孩子强调偷东西的行为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只要家长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就会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4岁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的原因?

    1、报有侥幸心理

    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明明知道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行为但仍还这么做,这样的孩子心里总会抱有一丝丝的不会被别人发觉的侥幸心理。例如,在和小伙伴一起玩积木的时候,孩子非常喜欢,自然就会认为偷拿几块,别人也不会发现,索性就拿几块回家。

    2、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小孩子的大脑认知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存在你的和我的之分,因此当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第一反应就是会认为是自己的,做出的表现也是占为己有的行为。当然孩子自然也没有“所有权的概念”,他们在玩别人的玩具时像在玩儿自己的一样,自然拿了别人的东西也不会感到任何愧疚和不安。

    避免14岁孩子出现偷东西的方法?

    1、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物权意识。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有区分你、我、他的概念,把孩子的物品区分出来,让孩子有自己的小天地和属于自己的物品,如果大人要拿孩子的东西,要经过孩子同意后再拿。这样孩子就能理解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道理。

    2、引导孩子合理消费。过年过节给孩子零花钱,要帮孩子规划好,比如买书包、买练习本,孩子用自己的钱买会比较有成就感,而且比较容易学会珍惜,大人需要做的是告诉他们哪些应该买,哪些不需要买,学会积蓄,避免浪费与攀比。

    2024-05-14 查看全文
  • 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学会了偷东西、撒谎,也没有孩子天生就品行有问题。大多数时候,孩子的行为都受到身边环境影响。因此,父母需要找到孩子身边这种不良行为的“源头”,从根拔除,才能进一步影响孩子养成良好品性。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

    一、保持冷静,了解原因。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或偷钱时,应该保持冷静,了解孩子把钱用在什么地方了,不要强调“偷”这个字眼,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或者打骂孩子,甚至还把孩子赶出家门。应该调查清楚孩子偷拿钱的原因,掌握孩子把钱花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知道孩子为什么私自拿钱,根据原因再做处理。

    二、跟孩子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出现了偷东西说谎的问题,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满足愿望的有效途径,进而屡屡犯错,甚至会形成坏习惯,直至彻底堕落。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以后就要立即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要跟孩子强调偷东西说谎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三、反思和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孩子偷东西说谎屡教不改,要主动反思和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偷东西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严厉地拒绝孩子的要求,而孩子在犯错后说谎则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做出适当的改变。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的原因:

    一、物权意识太弱。

    有的孩子偷东西是因为其物权意识太弱,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对规则和物权概念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加上家长在此方面疏于管教,就导致他们无法很好地分辨“自己的”和“别人的”。

    二、想借此博取关注。

    有部分孩子会通过一些恶劣的行为来引起身边人的注意,借此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也有的孩子为了博取父母的关心和注意,故意偷东西让父母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三、希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

    有的孩子知道随意拿别人东西不对,但见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总希望自己也能有,但父母又不给买,于是就只好来个既满足愿望又不被人发现的“偷东西”行为。

    四:侥幸心理作怪。

    有时孩子明知道偷窃别人的东西不对,但还想起人不注意时占点便宜。会认为只是偷偷拿一个,不会被发现,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拿”了一些回家。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的害处:

    一、道德品质受损。孩子偷东西是不道德的行为,长期下来可能会损害他们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变得不诚实、不守规矩,甚至失去信任。

    二、家庭关系紧张。孩子偷东西可能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父母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信任感,孩子也可能感到被父母否定。

    2024-05-07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