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小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小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提问者:匿名| 1283次浏览| 2024-01-27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1-27 08:02:49
赞 99

现在很多家长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偷东西,有的孩子偷东西,家长教育一下孩子就再也不敢了;有的孩子偷东西,家长教育了好几次也没有效果,孩子依旧我行我素,家长们气的甚至是动手,但是也没有什么用。想要解决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的问题,家长要找到他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小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1、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偷东西是错误的行为。很多时候,孩子偷东西,并不理解“偷”的概念,可能仅仅是因为喜欢就很随性的拿走并占为己有。所以,要明确得告诉孩子,偷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行为。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孩子之所以小偷小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父母必须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逐步帮助他们提高是非观念,一定要反复教育,让孩子们意识到小偷小摸是一种不良的行为。

3、给孩子的零花钱要适当。

给孩子的零花钱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你走向的任何一个极端都容易催发孩子对金钱的欲望。其实,和周围其他孩子数目差不多,能让孩子心里感到平衡的零花钱数目就是最适合的。

4、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物权观念。

孩子还小,对物品所有权还没有正确的理解,分不清别人的和自己的物品有什么区别,所以才会拿了别人的东西而不自知。可见,要想避免孩子小偷小摸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尽早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的概念。注意,这个概念可不是光靠讲道理就行的,一定要在实际生活中一再用具体的物品帮助他们强化记忆。

5、用教育片来教育孩子。

可以通过一些教育片让孩子知道偷东西是触犯法律的,不管是别人的还是父母的,在别人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是不可以随便拿走的,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尝一尝说谎的苦处,就像狼来了里面对说谎小孩的惩罚。

6、给孩子制定规则,奖罚分明。

家长要跟孩子一起努力帮助孩子克服偷东西的毛病,当面对钱时应该控制住自己想拿欲望,另外也可以通过奖励让孩子逐渐把这个毛病改掉,一周内如果不偷东西不说谎可以得到什么孩子最想要的奖励,反之则会受到惩罚。

7、适当的满足孩子的需求。

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太苛刻,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是不给买,其实很多玩具都具有益智性能,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也是孩子快乐成长必须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要求那么苛刻,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只好拿别人的。因此,家长要适当的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小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的原因有哪些?

1、教育学角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小孩子喜欢偷东西也与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有关。在教育中,如果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道德和品德的培养,那么小孩子容易形成功利主义和道德冷漠的心态,把偷窃行为当成一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如果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者过于放任,都会对小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偷窃行为的出现。

2、心理学角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孩子喜欢偷东西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物品的欲望太强烈,而无法抑制自己的欲望。这种欲望来源于小孩子的本能和成长环境。在成长过程中,小孩子需要不断地学习,认识自己和世界,而偷窃行为可以带给他们新的体验和刺激,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另外,小孩子还可能因为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而通过偷东西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

3、社会学角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小孩子喜欢偷东西也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关。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可能过于溺爱孩子,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约束和教育,导致小孩子缺乏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另外,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恶劣的社会风气、物质文化的刺激等,也会对小孩子产生影响,使他们对物品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产生偷窃行为。

小孩子偷东西的危害:

1、家庭关系紧张。

孩子偷东西可能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父母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信任感,孩子也可能感到被父母否定。

2、心理影响。

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内疚、愧疚和羞耻,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3、价值观发生偏差。

不管孩子有怎样的理由,偷东西的行为终究是不对的。孩子偷东西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的价值观会发生偏差,这对孩子的未来是非常不利的。孩子很可能在长大以后变得自私,为了想要的利益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