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小孩偷东西撒谎是心理问题吗

小孩偷东西撒谎是心理问题吗

45

  • 孩子这样的行为可能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家长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看到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和孩子做朋友,多鼓励夸奖,少批评指责。

    小孩偷东西撒谎是心理问题吗?

    孩子偷东西撒谎可能是行为问题,也有可能是习惯行为,心理行为或多或少会有点,要看孩子的程度,一般孩子偷东西说谎都是有原因的,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偷东西说谎,家长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就行。

    小孩偷东西撒谎怎么办?

    1、正确定位孩子的问题

    孩子偷东西也好、撒谎也罢,其实背后都会有原因。对于偷东西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喜欢、想要占有、父母限制太多、还有就是通过这种行为来寻找满足感、安全感等等。而对于撒谎来说,孩子们更多的可能是不想承担责任,想要逃避问题,不敢面对家长等等。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有类似“偷东西”、“撒谎”的行为,不应该过于焦虑,尤其是孩子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时,父母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年龄段冷静的分析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去对应的寻找具体的办法。

    2、承担责任,积极认错

    孩子拿人家的东西,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自己犯的错,自己去面对。拿什么东西,还回去。如果已经用了,那就照价赔偿。这是最基本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情,是需要承担后果的。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负责。孩子之所以拿别人的东西,是孩子自己喜欢也想拥有,而撒谎就是怕家长让还回去。拿东西本身就不对,还撒谎就错上加错。要让孩子知错就改,以后不要撒谎。

    3、标签效应很可怕

    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别随便给孩子贴上标签。什么是标签呢?比如说“小偷”。当孩子在某件事情上没有做到,我们心中所期望或背离期望时,有可能口不择言地批评孩子,但在批评过后,又会后悔自己批评有点过,即使再后悔,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它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伤害,甚至给孩子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4、家长应该保持平静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和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撒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要弄清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

    小孩偷东西撒谎的原因:

    1、偷钱充游戏,有的孩子沉迷游戏,想要充钱购买装备和皮肤,但是自己零花钱又不够,所以就想到偷家里的钱。

    2、缺零花钱,贪吃,在学校或者小区附近的小卖部,和同学朋友一起买零食吃,这些吃的可能在家长眼中就是垃圾食品,所以孩子要背着家长偷偷买着吃。

    3、攀比心理,看到同学花钱大手大脚,自己也想出风头,跟同学朋友攀比,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建立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想以此让同龄人羡慕自己。

    2024-04-14 查看全文
  • 其实很多孩子在小时候都会有过“偷东西”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品行有问题。他们毕竟年龄还小,对“偷窃”这件事或许还没有一个清楚认知,甚至都不认为这是错的。父母这时候如果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情绪化,且不一定能明白自己错在哪。父母需要耐下心语重心长的教育孩子,这比暴力要有效许多。

    小孩子偷东西什么心理?

    1、以“偷”换爱。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关爱不够,所以用“偷窃”来吸引父母的关注。有些孩子的父母平常工作比较忙,很少跟孩子沟通、交流、互动,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孩子身上,孩子就用这种“偷东西”的方式引起父母关注。

    2、孩子满足内心对于这件东西的需要的感觉。

    孩子可能在家里的时候,问父母要过一些东西,父母并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孩子对于这些物品的需求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只能拿学校里或者其它孩子的东西来填补内心这种满足感。

    3、自支自用。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不认为是父母创造了孩子,而是孩子创造了父母。一对男女只有生了孩子才能成为父母,是孩子给我们颁发了“父母”这个头衔。所以孩子会认为这两个人都是我的,所以他们的东西也是我的,我拿自己的东西有什么不可以?有些家长经常说:“我们只有你一个孩子,我们的东西以后全是你的”。

    4、孩子可能分不清东西的归属。

    对小孩子来说,某件事物的归属问题还不是这个年纪应该考虑的问题,毕竟孩子在家里是被爱被宠着的一方。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与外界的交流并不多,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家里,接触的东西几乎都是自己的。这个心理认知让孩子不自觉地用于外面的世界,不知不觉“偷东西”。

    小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1、立即制止。

    毫无疑问。当发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时候,应该立即制止。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这也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2、父母在生活中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需求是非常直接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本着勤俭持家的原则的同时,也应该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过分压制的欲望,很有可能会促使孩子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适当地满足才能够让孩子更加能够收敛内心的欲望。

    3、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偷拿东西是错误的。

    当家长们发现孩子有偷拿东西的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地指出这种行为的错误性,让孩子意识到偷拿东西是非常不对的。在明确错误性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注重场合,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给予孩子指责,在私下里跟孩子讲明道理,说清利弊,更加能够让孩子接受。

    4、自行归还。

    切记一定要让孩子自行归还,物归原主。这是一个责任问题。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种强有力的心理建设。家长不能替孩子去道歉,这种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有这份责任心。

    2024-04-15 查看全文
  • 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孩子出现偷东西说谎的问题后,家长不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主动反思并改变教育方式,这样做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孩偷东西撒谎应该怎么正确教育?

    1、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偷东西又撒谎的现象,你需要马上对孩子启动认知教育,通过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帮助孩子完全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从网络上找一些案例,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观看,当孩子发现从小偷变成盗窃犯,最后进入监狱失去人身自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时,这时家长再加以引导,就容易让孩子对偷产生畏惧心理。

    2、承担责任,积极认错,孩子拿人家的东西,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自己犯的错,自己去面对。拿什么东西,还回去。如果已经用了,那就照价赔偿。这是最基本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情,是需要承担后果的。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负责。孩子之所以拿别人的东西,是孩子自己喜欢也想拥有,而撒谎就是怕家长让还回去。拿东西本身就不对,还撒谎就错上加错。要让孩子知错就改,以后不要撒谎。

    3、一定要找到确凿的证据,这个过程很麻烦,因为拿别人东西的孩子一般是不会主动承认的。所以,就需要您想一切办法找到证据,找到丢失的物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伤害孩子,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灵,这是底线。

    4、家长应该保持平静。当发现孩子偷东西和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撒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要弄清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

    小孩偷东西撒谎的原因:

    1、缺少认识和教育。有些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不好的,在他们的认识中,会觉得这只是拿了个东西,只是说了一句不一样的话,而当父母发现了并给予了惩罚,但是并没有很明确很清晰地告知孩子这个行为是错误的,错误在哪里,应该如何做,那孩子依然会持续这样的行为,没有太多的改变。

    2、高压之下的行为。有些父母在教育中可能会存在高压状态,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这个不可以拿,那个不可以要,而对于孩子来说,他确实有这个需要,这个需要又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被满足,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出现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3、错误示范或强化。可能生活中有人因为偷东西或者撒谎而获得了一些额外的收获,而这个让孩子知道了并学习到了,或者是孩子偶发的偷东西撒谎行为被父母发现后,过度惩罚或者没有正确教育而强化了该行为。

    2024-04-14 查看全文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一项就是偷东西,对于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我们家长要严肃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回来据为己有。家长们要引导孩子,及时的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

    小孩子偷东西撒谎怎么教育?

    1、批评指责要不得。

    如果遇到孩子偷了东西说了谎,千万不要当面指责批评,因为就算是孩子也会有自己的自尊心,如果一味的批评指责不仅让孩子反感,而且还会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得不偿失。

    2、承担责任,积极认错。

    孩子拿人家的东西,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自己犯的错,自己去面对。拿什么东西,还回去。如果已经用了,那就照价赔偿。这是最基本的。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情,是需要承担后果的。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负责。

    3、善意的沟通。

    孩子偷了东西,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是害怕的,害怕大人的指责,也害怕别人说他是小偷。

    所以大人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去引导,告诉他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错误,还说谎,温和的态度会让孩子放下戒心,从而说出自己所犯的错。

    4、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孩子说自己拿别人东西的原因的时候,大人一定要用心地倾听,看看是否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没有教育过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是一件不好的行为。

    5、教育孩子。

    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后,大人就可以对孩子说教,告诉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别人一定会很着急,而孩子也会被人认为是“小偷”,所以做事情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是一个好孩子。

    6、给孩子相应的零花钱。

    孩子越来越大,不光每天只有学习,也有自己的爱好,或者一些喜欢的东西,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安排,回家以后让孩子告诉家长钱花到哪里就好了!满足孩子的一些小心愿!

    小孩子偷东西撒谎的原因:

    一、需要更多关爱

    孩子觉得生活里缺乏情感和关爱—这可能是孩子偷窃行为更加普遍的诱因。如果小朋友的情感需求无人问津,他们内心深处会觉得空虚,就有可能通过偷窃来填补这份空白。

    二、基本需求没有获得满足

    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孩子来说,他的衣食住行都要完全依赖自己的父母。倘若孩子感觉自身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最终会选择自己动手,通过说谎来逃避惩罚。

    2024-02-19 查看全文
  • 当孩子开始偷东西和撒谎,这些”恶“的习惯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作为家长,焦虑又担心。该怎么办呢?

    孩子撒谎偷东西是什么心理?

    1、最初孩子分不清“偷”的真正含义,只是以私自占有为目的,完全不顾后果。

    孩子偷东西最常见的年龄,一般在儿童期(6-11岁),在这个成长阶段里,如果家长不懂也不重视家庭教育,很容易忽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认知教育。当孩子不理解“偷”的含义时,很容易把偷与拿混为一谈,以为我只是拿了东西,我只是想要那件东西,有何不可呢?

    从本质上来讲,“偷”是以占有为目的,私自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已有,对于偷拿别东西的后果完全不去想。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如果你发现孩子有偷东西的行为后,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检讨你对孩子教育的缺失之处。

    2、孩子偷东西被责罚几次后,为避免再次被责罚,便学会了撒谎。

    通过对不少有习惯性偷东西的孩子进行观察后发现,当一个孩子偷东西被父母责罚过几次后,便学会了撒谎,试图用谎言来掩盖自己偷东西的错误行为。为什么会撒谎呢?其实在这背后是孩子心里也有一怕,那就是怕被责罚。

    孩子偷东西——父母责罚孩子——孩子再偷东西——害怕被责罚而撒谎,瞧这种逻辑关系就非常清楚了吧?非常遗憾的是,对于如此简单的逻辑关系,一些家长却搞不清楚,仍然试图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曾想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3、孩子偷东西后不当惩戒,很容易激起孩子的报复心理,反而更把心思用在“偷”上面。

    很多家长不知道儿童期里有一个“购物敏感期”(6-9岁),在这个成长阶段里, 孩子已经不满足于让父母给他们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是自己用零花钱去买。而买的东西无非是小食品、小玩具、小挂件等,很快就把手里那点零花钱用完了。

    没钱买东西,又经不住诱惑,于是孩子便开始动起了偷东西的念头,当事情败露后,父母肯定要管教孩子,尤其是挨一顿打的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愤恨心理。他们会心里在想,我偷东西大不了就是挨一顿打嘛,你还能把我怎么着?于是继续去偷东西。

    4、孩子多次偷东西侥幸得手后会获得成就感,胆子会越来越大。

    当孩子多次偷东西侥幸得手后,由于有错误的认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胆子会变得越来越大。有些孩子还会把偷到的东西分享给玩伴,在玩伴们簇拥之下,更助长他们内心的那份自豪感。当发展到这种境地时,如果家长还不知情,或者用错误的管教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在歪路上越走越远。

    2024-01-17 查看全文
  • 家长想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一重要成长阶段,就要提前把功课做足,要了解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青春期孩子内心敏感,会产生许多自我意识和想法,如果得不到理解和认同,他们的心理很容易就会受到伤害。

    小孩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问题一:逆反心理。

    有些青春期孩子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与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对正面遗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学校纪律规章要求消极抵抗。

    问题二:孤独心理。

    有些青春期孩子性格孤僻、社交恐惧,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他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不跟父母交流,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一些孩子常常少言寡语、独自活动,人际关系疏远淡化,嘴上不屑一顾,内心却非常孤独。

    问题三:自卑心理。

    部分孩子由于成绩不好,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尊水平极低,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消极颓废、自暴自弃,常常觉得“我不如人”“我活着没有任何价值”。

    小孩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

    第一、心灵沟通。

    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谈心,进行思想交流;交谈时间一般选在孩子高兴的时候、睡觉前、全家旅游、走亲访友等;交谈时家长不能高高在上,应在平等的基础上,用讨论、协商、征求意见的口气;谈话的话题不要老是围绕学习、分数、成绩等,可以用故事、见闻、掌故、新闻等为引导,启发孩子自由地发表主见。

    第二、正面引导。

    青春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会表现为烦躁、易怒、不能自控甚至伤害自己等,家长不要一味责骂,尽量避免发生正面冲突,情绪不稳定时双方需先冷静下来,待情绪都稳定时再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内心存在的困惑、不满,让孩子正确认识到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的重要性,从而起到疏导作用。

    第三、改善生活环境。

    青春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比较常见,多考虑与学习压力过大、父母的管教过于严苛、孩子与父母及学校老师沟通不畅通等引起的。要尽量改善生活环境,营造相对比较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家长和老师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共同制定预期目标,减轻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压力。

    小孩青春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不会正确的面对逆境。

    青少年的社会经验比较少,因此在面对逆境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甚至会对逆境产生害怕的心理,促使心理障碍发生的几率提高。

    原因二:家庭原因。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人际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人格特征等。例如,儿童早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随着心理发展可能会逐渐产生一种无助的性格,难以与别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原因三:社会原因。

    青少年的某些心理问题,也是由不良的社会环境造成的。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社会刺激对人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导致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大。特别,青少年的求知欲旺盛,但辨别能力差,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作用,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原因四:放大威胁的严重性。

    青少年在面对问题或者挫折时,几乎不考虑过去或者未来等因素,所以在遭受到挫折或者威胁时,会把问题或者威胁放大,使青少年在处理某个问题时会显得特别艰难,促使有些青少年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当中,比如抑郁或者焦虑。

    2024-05-11 查看全文
  • 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学会了偷东西、撒谎,也没有孩子天生就品行有问题。大多数时候,孩子的行为都受到身边环境影响。因此,父母需要找到孩子身边这种不良行为的“源头”,从根拔除,才能进一步影响孩子养成良好品性。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

    一、保持冷静,了解原因。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或偷钱时,应该保持冷静,了解孩子把钱用在什么地方了,不要强调“偷”这个字眼,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或者打骂孩子,甚至还把孩子赶出家门。应该调查清楚孩子偷拿钱的原因,掌握孩子把钱花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知道孩子为什么私自拿钱,根据原因再做处理。

    二、跟孩子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出现了偷东西说谎的问题,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满足愿望的有效途径,进而屡屡犯错,甚至会形成坏习惯,直至彻底堕落。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以后就要立即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要跟孩子强调偷东西说谎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三、反思和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孩子偷东西说谎屡教不改,要主动反思和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偷东西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严厉地拒绝孩子的要求,而孩子在犯错后说谎则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做出适当的改变。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的原因:

    一、物权意识太弱。

    有的孩子偷东西是因为其物权意识太弱,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对规则和物权概念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加上家长在此方面疏于管教,就导致他们无法很好地分辨“自己的”和“别人的”。

    二、想借此博取关注。

    有部分孩子会通过一些恶劣的行为来引起身边人的注意,借此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也有的孩子为了博取父母的关心和注意,故意偷东西让父母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三、希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

    有的孩子知道随意拿别人东西不对,但见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总希望自己也能有,但父母又不给买,于是就只好来个既满足愿望又不被人发现的“偷东西”行为。

    四:侥幸心理作怪。

    有时孩子明知道偷窃别人的东西不对,但还想起人不注意时占点便宜。会认为只是偷偷拿一个,不会被发现,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拿”了一些回家。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的害处:

    一、道德品质受损。孩子偷东西是不道德的行为,长期下来可能会损害他们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变得不诚实、不守规矩,甚至失去信任。

    二、家庭关系紧张。孩子偷东西可能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父母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信任感,孩子也可能感到被父母否定。

    2024-05-07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