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完小孩后如何进行心理安抚
639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因为学习或者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当孩子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太过紧张,但也不应该不管不问,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如何正确对孩子心理进行疏导?
1、关心孩子的成长
父母要付出爱心,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关心孩子结交的朋友,关心孩子所想所做的。只要父母能及时发现并且加以指导,孩子就不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能轻松度过童年时光。
2、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想办法了解孩子的状况。多跟他们交流,告诉他们,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随时可以提供支持,我们愿意倾听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想法。简单鼓励几句,让他们自在地讲出自己的感受。多去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们共情。
3、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负性情绪,如恐惧、愤怒、焦虑等,需要家长进行疏导。首先,要接受孩子的反应,避免把自己想象成孩子坏情绪的受害者。其次,家长需要讲述自己的感受,并用示范性言语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使孩子学会使用言语表达情绪,同时注意提供给孩子温馨、舒适、轻松的良好环境氛围。
4、有针对性地“磨练”
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磨练”孩子的浮躁心理。如指导孩子练习书法,学习绘画,弹琴,解乱绳结,下棋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耐心和韧性。
此外,还要指导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浮躁情绪。例如,做事时,孩子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噪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孩子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孩子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5、给孩子树立自信心,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卑感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原因,找到针对性办法,不能一味训斥或打骂,当自信心提高后心理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6、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自己首先要心理健康,如果家长心理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长要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保持心理健康,在孩子的心目中要树立起正面的、可爱的形象。
2024-04-28 查看全文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注重身体的健康,心理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孩子适应社会,减少不健康行为和心理异常的发生,现在问题儿童不断的增加,主要是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心理不健康势必被社会所淘汰。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正确的面对孩子的过错以及失败
家长要冷静的面对一切,对于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破口大骂,不然会伤害其自尊心。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且总结经验。当发现孩子在某种方面做出小成绩时,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和肯定。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心理更加健康。
2、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虽然孩子社会和生活经验很少,但是要学会尊重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犯错时,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不然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让其失去自尊心。多发现孩子的发光点以及微笑,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3、宽严结合法
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要宽容,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一旦孩子犯了错要批评的严一些,指出其危害,又要给予爱护和关心。
4、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和睦家庭对孩子的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家庭孩子情绪会稳定而且活泼开朗、有自信心。若是家庭不和谐夫妻之间总是吵架的话,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甚至会悲观孤独以及胆小和焦虑等。家长必须要有足够的爱心以及耐心,给孩子提供和睦的家庭氛围。
5、放手让孩子勇敢尝试,鼓励他们独立
这一点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的。父母总是希望帮孩子把一切事情打点好,孩子只需要学习就行了,其他不用操心。但事实上,当孩子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时候,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更多地与同年龄人在一起生活、学习、玩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法。
6、不强行勉强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情,使尽全力都无法完成或达到目标时,父母千万不要揠苗助长的认为,使劲鼓励他并要求他一定要突破自己,勉强去达到。父母的心态是好的,因为这样可以逼出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不怕困难的品性。但其实,这样的教培方式十分值得商榷,更要因人而异。
7、避免对孩子长期的心理惩罚
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偶尔做错一件事,父母就天天骂或时常提及此事,长时间表示拒绝,就会使孩子情绪异常忧郁,甚至延续到成年。有的问题儿童本身就有情绪上的障碍,如果家长容易冲动,就会更加严重。更不要在学习上、升学上对孩子施加压力,久而久之,使孩子产生厌恶学习、憎恨考试等心理障碍。
2024-04-23 查看全文 -
社会进步,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家长管不住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往往被家长忽视,我们常常在意的是孩子的身体,成绩。作为家长,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是家长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让孩子健康成长,不管身体还是心理。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对孩子要有适度的期望
每个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总是会支配或者指责孩子,非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孩子心理上及人格上发生扭曲。对孩子期望值太多的话,支配就会越多,让孩子内心变得很脆弱,当稍微受到挫折和失败时会直接半途而废或者丧失创造性。
2、给孩子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孩子的居住房间,要保持干净和卫生,让孩子内心能感觉到舒适。可以在孩子房间内挂置地图或字画等,房间内放置书架,让孩子遨游在书本的世界中。可以给孩子提供光线充足且安静的房间。长时间待在和谐的家庭中,孩子情感丰富而且细腻,有稳定的情绪,性格积极乐观且有自信心。
3、要正确的评价孩子
要给孩子适度的期望,如果期望太高支配过多的话,会让孩子变得非常脆弱,本来就只会丧失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甚至会产生人格上的扭曲。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功以及失败,但是要帮助孩子分析出失败的原因,并且在失败中吸取经验不断的努力,要给孩子正确的教育观。
4、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从三岁左右孩子已经有了自尊心,要懂得尊重孩子,不能在其他人的面前来训斥孩子,不然会失去自信而产生叛逆心理,也不能以粗暴的态度给予他们压力。要细心的发现孩子进步并且给予赞扬和肯定,这样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足。
5、多鼓励孩子
每个孩子都天生具有一种需要承认和需要鼓励的心理,对于孩子们的喜欢成功,他们往往是喜欢得到大人们的认同和赞扬。所以,父母们就要经常的对你的孩子进行鼓励,这样孩子就会通过家长的不断地鼓励和赞扬而进步,因此这样孩子的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也就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
6、要坚决帮助孩子面对和脱离困境。
孩子难免犯错,或有能力不能抵达的时候。这时父母的关怀、理解和支持就变得尤为重要。父母在孩子手足无措时,一定要客观冷静地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境,并对困境进行分析和拆解。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树立起打倒困难的自信心和决心。
7、不盲目攀比
父母的态度能激励孩子不断的向前发展,但若对子女有过高的期望,甚至会不断将孩子与他人作比较严格要求孩子,那样只会让孩子滋生嫉妒仇恨等心理,也会让他们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合格。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不随意否定孩子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
2024-04-23 查看全文 -
手机控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病,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无论是什么职业的人,手里都拿着手机,并不停的刷,对于未成年,自控力差的孩子,吸引力更大,造成的影响也最大。
沉迷游戏的学生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1、家长要起到表率作用
很多家长和孩子说的只有一句“不要玩了”,然后自己在那玩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如果想让孩子不再沉迷游戏,家长要远离游戏、远离手机,要让孩子监督,家长带头做表率,孩子即使继续玩游戏,也是心虚,你说不要玩的时候,他会很听话。所以,家长要起表率作用。
2、根据表现适度增减游戏时间
在孩子沉迷游戏的过程中,家长不要用拔网线、断电等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家长要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规定游戏时间,例如,考试考到多少分,每周加几分钟,否则会减少几分钟,当他考不到这个成绩的时候,自然会认赌服输,为了能够多游戏,孩子下次一定会用成绩、用表现来兑换游戏时间的。奖罚分明,效果会更好一些。
3、先梳理自己,再沟通孩子
当人在情绪不稳定时,不仅无法实现有效沟通,甚至会把负面情绪投射到对方身上,加剧冲突。如果感到明显的情绪波动,先试着自我调节,必要时求助亲友,尽量让自己在相对平静时与孩子沟通。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给孩子以示范,让他们也学会调适和克制情绪;给孩子以接纳,只有自己的问题清空了,才能装得下对方的。
4、不打骂孩子
不要粗暴的用打骂的方式阻拦正在打游戏中的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是允许孩子玩一些正能量的对抗游戏,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玩,让孩子有了安全感他才愿意和你交流。此时再提出要求,让他把心思放到学习上,给他指定玩的时间,但不学影响学习,要求他不能玩网络暴力游戏,相信孩子还是可以接受的。
学生沉迷游戏的原因:
1、网络上有各种各样风趣的吸引人的东西,假如孩子克己才能差,很简单沉溺其中难以自拔,比方玩游戏、看动画视频等等。家长能够让孩子上网学习,可是,关于别的不利于孩子学习和生长的东西,应当对孩子进行束缚限制教学,不让孩子把上网当成一种日子重心。
2、家长只注重书本教育,没有重视孩子的业务兴趣爱好学习固然重要,但却并非是孩子全部的生活,孩子不仅需要学习,也需要其他的兴趣爱好,而现如今的不少家长,却鲜少具有这样的认知,他们往往过度在意学习成绩,忽视兴趣爱好的培养,最终,让孩子自行找到发泄释压的渠道,也就是网络游戏中虚拟世界。
3、青少年有满足好奇心的需要。青少年对于新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总是希望能够尝试新鲜事物,总是试图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正是由于这种好奇心,青少年会有对学业的不懈追求,也正是由于这种好奇心,青少年开始了对新鲜事物的尝试。
2024-04-14 查看全文 -
不管是大人之间,还是大人与孩子之间,尤其是和青春期的孩子,要想有顺畅的沟通,需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沟通才会有一个好的开始。
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1、尊重孩子
当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时,父母要给孩子尊重,放下手头忙的事情,或者告诉孩子稍后自己有时间,再听他讲。蹲下来与孩子对视,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在认真听他的话。当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孩子也会停下来,认真听父母的话。此外讲话的语气,也要用商量建议的语气,不要命令孩子,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让孩子感到与父母的平等,需要相互尊重的。
2、准确表达,让孩子听得懂
作为成年人,在讲话的时候会用一些语言技巧,让话变得更加有深度。但是跟孩子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小小的脑袋听不懂太过高深的话,父母要用陈述的语句,一句话只表达一个意思,让孩子能够听得懂,才能够回应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3、最好的交流方法是陪伴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和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哪怕是下班回家之后也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一起吃个饭,等他们需要零用钱的时候再来找自己,这就意味着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投入实在是太少了,也就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让父母很难进入他们的内心。对此,父母应尽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多花些时间与孩子相处,多与他们沟通,与他们一同玩耍或者与他们一同到公园游玩。如果你能跟你的孩子做好朋友,你就会知道他的心事。父母应该明白,与孩子最好的交流方法就是陪伴,这就是你给予他们的最好的关爱。
4、学会倾听,与孩子平等交流,并且允许孩子发脾气
学会倾听,假如孩子正因某事而大动肝火,家长要允许他发脾气,给他一个发泄的机会。这时,家长不妨停下手头的工作,安静地坐好并凝视孩子,做一名听众,认真地听他倾诉,不要左顾右盼,更不要打断他的话。这样做就等于告诉孩子:“你是我们所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听,请你大胆说出你的感受或问题。”
5、让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
当孩子们的感觉很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做得很好。如果孩子们能感受到自己被了解、关心和尊重,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与人合作和关爱他人。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大喊大叫、羞辱、伤害或者命令,会让他们表现地更好。但实际上,这些方法只能适得其反,他们造成的坏影响可能很快显现,有些甚至持续很多年。
6、建立明确一致的行为准则
尊重孩子绝不是没有任何规矩,让他为所欲为。尤其当孩子长大一些之后,不给孩子制定规矩实际上是家长的失职。因为规矩能让孩子获得安全可靠、被关心的感觉,能使所有事情可以预期和控制。
2024-04-08 查看全文 -
学会给孩子立界线就是十分重要的一条。让他明白自己是谁,要做什么,怎样做是对的,何时说可以,何时说不可以则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品格的方法。
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了叛逆的情况,这是在所难免的,家长只要积极应对就可以,多跟孩子沟通,不让孩子放任自由,特别是要看管孩子不接触社会上的人,不要沾染不良习惯。
2、减少对孩子的批评斥责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之前,家长应该是可以通过严厉的批评来教育孩子的,但是,如果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训斥孩子就会起不到好效果,而且,反倒是适得其反。
3、在学习上不给太多压力
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方方面面都出色,但是,每个班级就只有那么一部分孩子是成绩好的,这个是不能强求的,所以,成绩只要稳定就可以,不要人为制造压力。
4、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夫妻之间在出现矛盾的时候,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等孩子不在场的时候坐下来冷静沟通。如果当着孩子的面发动战争,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且难以弥补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难以合群,焦虑自闭。
5、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我们的父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实我对这种教育方式是比较反感的。通过打骂这种强制型暴力型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多会叛逆,仇恨,胆小,自卑,习惯性服从。
6、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学会与人交往,孩子在参加集体活动中,孩子可以多交朋友,在集体中认识自己,学会与人相处,有时可以把自己的不快给朋友讲一讲,消除自己不健康的心理。
7、对孩子要有适度的期望
每个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总是会支配或者指责孩子,非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孩子心理上及人格上发生扭曲。对孩子期望值太多的话,支配就会越多,让孩子内心变得很脆弱,当稍微受到挫折和失败时会直接半途而废或者丧失创造性。
2024-03-15 查看全文 -
我们都希望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是个不稳定的群体,父母要耐心的引导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这样使孩子处在一个积极,和睦,平等,相互尊重的家庭,孩子自然就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何和孩子进行心理交流?
1、营造聆听气氛
父母要设法让孩子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让家里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会来找父母商谈。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机会,留心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
2、尊重孩子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也是需要被尊重的。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所提出的问题不答应,亦或是自己工作很繁忙,就告诉孩子待会再告诉你,事后又忘记了,那么,正确的做法是蹲下来与孩子对视告诉孩子自己有任务要做,用商量的语气,让孩子明白父母是因有任务要完成,稍后再回答我的问题。在这过程中,让孩子学会耐心的等待,学会尊重人,父母亦是。
3、简单准确表达,让孩子听得懂
作为成人,有些父母通常使用一些深度的语言去跟孩子对话,那么孩子很难听得懂。要意识到你是跟孩子说话,孩子的小脑袋理解不了太深度的语言,尽量用陈述的语句,一句话只表达一个意思,让孩子听得明白你表达的意思,才能回应你的话。
4、不要催促孩子,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不要催促孩子,有些时候孩子做事慢点,父母就会很着急。应正确的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做任何事都不拖拉,一心一意去完成。做不完的再接着去做,时间把握好,玩与乐分开。孩子是会听的,主要还是在家长的说话方式。
5、我们不能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因为大人的期望值过高,会给孩子在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和伤害。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立和保持合理的期待。同时,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的这种期待是什么?让孩子明白,大人的这种期待并不过分,他们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大人这种期待的。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么,孩子一定会从父母的期待中,得到前进的力量,也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不让父母失望的孩子。
6、给孩子分享自己,拉近距离
大人要经常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想法,喜怒哀乐,因为我们和孩子是对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分享心情是应该的。我们能够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到我们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孩子就会更加尊重我们,也会向我们敞开心扉。
2024-03-0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