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孩子老发呆走神怎么办
540
-
不少家长反应,自家小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发呆,走神,做作业更是磨蹭,其实,很多孩子成绩差不是因为笨,也不是不努力,而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老走神导致的,尤其是在课堂上。只要家长把孩子老发呆走神的问题解决了,他们的成绩自然会得到提升。
9岁孩子老发呆走神怎么办?
1、了解孩子的情况。
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总是走神。有些孩子是因为身体不适,有些孩子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有些孩子则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培养孩子自控能力。
很多孩子上课总走神是因为容易收到外界的干扰,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集中做事的习惯。一方面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制定孩子可以做到的计划,孩子完成后给予适当奖励。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另外,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可以让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另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讲。
4、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走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学习内容的不感兴趣。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或者让他们阅读一些有趣的书籍,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5、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
孩子的时间应该合理分配,既要学习,也要休息和娱乐。过于枯燥的学习会让孩子感到疲劳和无聊,容易走神。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孩子在学习之余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6、与老师沟通。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所在。老师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孩子改善走神的情况。另外,家长也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些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9岁孩子老发呆走神的原因有哪些?
1、身体发育阶段的影响。
孩子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各个系统都在快速发育,能量消耗大,需要更多的营养和休息。如果孩子在学习前没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身体会感到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听讲,容易走神发呆。
2、情绪状态的影响。
孩子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也容易走神发呆。考试、竞赛、人际关系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使其无法专注于学习。同时,孩子也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佳、学习压力大等原因而感到沮丧、焦虑,容易走神发呆。
3、学习环境的影响。
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室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噪音过大、灯光过弱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同时,如果孩子的座位不舒适或者课桌太高或太低,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使其容易走神发呆。
4、学习压力过大。
孩子在学校里需要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和考试,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9岁男孩的心理特点及解决方法:
9岁男孩正处于成长期,身体和精神都在不断发展,他们好奇心强,充满幻想和探索精神,容易因为一时兴起的想法而做出冲动行为。
建议家长对孩子保持关注和指导,让他们有积极的课外活动,提高自信心和能力;家长也应该与孩子保持沟通,关注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给予支持和关爱,为他们创造安全的环境和空间。在教育孩子时应注重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他们规则意识和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024-01-31 查看全文 -
孩子上课走神发呆一般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总想其他的事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发呆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增加对孩子注意力的训练。
孩子上课走神发呆怎么办?
1、引导孩子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先找到胜任感,有了自信,再一件件去挑战。忌急功近利,忌攀比,尊重每个孩子自己的成长节奏。
2、及时鼓励和表扬
这个太重要了,在学校老师一对多可能会顾及不上,在家父母一定要跟上。因为这是孩子保持学习状态的精神营养。
3、帮助孩子找到学习方法和规律,提升学习能力
我们大多数父母也是第一次当家长,难免会抓瞎,但现在资讯发达,联络方便,多查查,多问问,多和同学家长交流,互通有无,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点。
4、告诉孩子学习是快乐的
比如自己通过学习顺利完成了一件事,不妨直接告诉孩子你很快乐,放大学习的快乐体验,从观念层面影响孩子,改变孩子对学习痛苦的认知。
5、让孩子定量学习
对于注意力差的孩子,家长要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项作业,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就给予鼓励,并允许其休息几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项作业,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感,就不会再走神了。
6、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该最好不要看电视或者过多的干扰,让孩子安静的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安静的学习氛围。
7、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
每天安排一个时间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书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8、给孩子充足玩的时间
做家长的总是希望孩子把大把的时间放在学习上,恨不得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其实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如果父母把孩子的天性都剥夺了,孩子不快乐怎么会专注做其他事情呢?
孩子上课走神发呆的原因有哪些?
1、首先是孩子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听不懂导致的。由于上课内容非常枯燥,老师的讲课方式也不太丰富,或者孩子由于课堂内容太难,听不懂。
2、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容易分神,学习起来就貌似专心,实则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有:对声音很敏感,在家里写作业,只要有声音就会望过去,孩子在书房写作业,客厅里只要有声音,孩子就会有反应。做作业不连续,写一下,又玩一下,或者孩子容易发呆,一坐在椅子上就是发呆一陈子,脑瓜子东想西想。
3、睡眠不足。如果孩子晚上睡眠不好或者经常熬夜,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倦乏力的情况,从而出现上课发呆、走神的现象。
2024-05-09 查看全文 -
从描述中可以看出,孩子发呆走神,并不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家长发现孩子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所以孩子才会静不下心写作业。这也是大多数孩子容易在学习时分心的原因,即对学习缺乏兴趣,心思早飞到游戏和手机上了。
孩子总是发呆走神怎么办?
1、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心两用会降低注意力的效果,尤其是孩子正处于注意力发展过程中,同时做几件事情,会损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专心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一边玩玩具一边看电视,两者选择一样,让孩子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让孩子定量学习。
对于注意力差的孩子,家长要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项作业,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就给予鼓励,并允许其休息几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项作业,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感,就不会再走神了。
3、鼓励孩子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孩子就会很专注的去做。所以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不干扰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时,家长切记要耐心等他完成。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时,其实就是在无意中提升注意力。
孩子总是发呆走神的原因:
1、特定行为习惯。
孩子处于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偶尔出现发呆、愣神,但是没有其它的异常表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可能与生长发育过程中某一年龄段出现的特定的行为习惯有关。
2、环境原因。
许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孩子的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3、晚上没睡好,精神不足。
孩子的睡眠质量不好也是影响孩子走神的因素之一。如果孩子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精神困、顿神色萎靡,犯困严重时忍不住想睡觉,但是上课是不允许睡觉的,所以可能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都用在抵抗困意上了,发呆走神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了。
孩子总是发呆走神的影响:
1、影响学习。在课堂上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容易被外界所干扰,使孩子学习成绩低下,或是写作业拖拖拉拉,引起老师的不满。
2、影响亲子关系。在家里,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比较困难,会使父母经常烦躁、急躁。父母生气之后,可能会对孩子采取打骂或者处罚的情况,反而会加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使孩子与父母产生一些对立的情绪,影响亲子关系。
3、影响身心发育。由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在上课过程中可能会影响课堂纪律,也会影响孩子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这样同学们都不愿意和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进行交往,使孩子会产生孤独感,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
2024-05-08 查看全文 -
脾气不好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很多家长在对待脾气不好的孩子的时候,会使用打的手段。这样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家长一定要耐心的去开导。有时候家长要陪同,要以身作则。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孩子老发脾气怎么办?
1、带着耐心解决孩子的问题,有时候孩子发脾气,单纯只是想发泄一下学习或是生活中的困难,哭闹是一种快速的发泄方式。
当他平静下来之后,会很愿意和你一起解决问题的。当问题解决之后,不要忘记真诚地夸奖他一句,让他明白自己成功克服了一件困难的事,进而使成就感得以升华成获得内心满足的动力。身为大人,我们尚且有沮丧难过,甚至情绪崩溃的时候,因此面对孩子的脾气,我们更应该耐心对待。每一次成功管理情绪的经历,都代表着你的孩子又成熟了一些。
2、家长示范,营造和谐的假家庭环境,帮孩子树立正确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在家庭这个小社会里,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夫妻相处模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社交方式。做到遇到问题,一起沟通解决。内心不满时,要及时疏导,要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不能压抑自己的情感,喜怒哀乐要一起分享,要多发现多表扬孩子的积极面,尽量少用消极情绪。
3、正视孩子的发脾气行为,发脾气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是被别人指责批评时,孩子内心会有不良情绪,通常会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常见的哭闹、生闷气等,我们作为家长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孩子要把不满宣泄出来,如果长时间的压抑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所以,成人可以允许孩子适当发脾气,让孩子冷静下来在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
孩子老发脾气的原因:
1、希望得到重视和爱
有些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或者觉得父母陪伴自己时间少了,内心里面缺乏安全感,或者自身的某种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宠爱,希望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种情况,父母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和孩子相处。对孩子多尊重,多重视,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
2、问题得不到解决
有些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耐心,或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当问题持续得不到解决,他就会大发脾气。
这种情况,父母要告诉孩子,当一个人长时间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产生烦躁是很正常的,但是因此大发脾气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不如想放一放,等你的情绪稳定了,再继续去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觉得问题比较大,也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
3、表达自己的愤怒
孩子对某件事、某个人不满,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的情绪。比如家中有两个孩子,父母的偏心,会引起另一个孩子发脾气;或者父母曾经答应了孩子什么,却没有守信做到,孩子只能通过发脾气表达自己的愤怒。
2024-03-31 查看全文 -
面对孩子上课走神发呆的问题,有些家长在孩子屡教不改的情况下忍不住责骂,有些家长则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什么事,等到孩子长大自然就好了。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对的。
九岁孩子上课走神发呆怎么办?
1、培养孩子自控能力
很多孩子上课总走神是因为容易收到外界的干扰,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集中做事的习惯。一方面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制定孩子可以做到的计划,孩子完成后给予适当奖励。
另一方面,家长也有以身作则,给孩子制定计划的时候,给自己一起也制定计划,按计划完成好自己的事情,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学习对象。大家在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可以互相监督。
2、引导孩子规划时间
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有计划就不会盲目,做事情就更容易专心,所以要引导孩子合理地做计划,然后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做事更有效率,注意力也会更集中。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要避免给孩子造成干扰。例如,以关心孩子的名义去打扰他,进进出出的问孩子,送吃送喝送衣服,看电视、说话的声音尽量小一些。如果可以,家长不要看电视,玩手机,也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爱学习的好榜样。
4、适当的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悦,还能促进神经元网络的链接,分泌甲肾上腺素,全面提升专注力,让孩子更加专注。因此,每天辅导孩子抽出时间适当运动,对身体和大脑都有益处。
5、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好了,也能促进神经元网络链接,让大脑更健康。
6、适当做一些锻炼专注力的游戏
例如走迷宫、打地鼠、拼图、你画我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也能打开孩子的思维、格局。同时提高孩子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家长们在保证孩子安全性的同时,可以辅助孩子适当的做一些运动、玩一些智力游戏,可以有效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前提也一定是尊重孩子!
2024-03-06 查看全文 -
心理学研究证明,发呆是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属于正常人的一种心理调节。偶尔发呆无伤大雅,还能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对大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休息。这里我们说的发呆多针对成年人,成年人拥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可以把发呆当做一种休息和调节。但对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经常发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不但会影响孩子学习,还可能造成其他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家长要格外注意。
孩子上课老发呆怎么办:
第一,教导孩子早睡早起、自我减压。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尽量利用白天时间学习,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而不要熬夜贪黑。良好的作息能帮助孩子保存体力,拥有更充沛的精神,而不是整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此外,家长还要自动给孩子减压,告诉孩子不要过于在意成绩,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就行。这样一来,孩子学习时就能心里轻松、心情愉快,注意力也就容易集中了。
第二,让孩子明确目标、用好方法。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孩子明确学习目标,并且给孩子提供一些学习的好方法。这里,我就给家长们提供一些有助于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首先是放松训练。家长可以教孩子坐在椅子上或者躺在床上,然后集中精神向自己的身体各部位传递信息。可以先从左脚开始,让孩子自己跟自己的脚说“休息”,使整个腿部肌肉放松,然后再到右脚、躯干,最后到全身。这个过程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真正进入状态后,孩子就会感受到非常轻松而平和,精神压力会逐渐消减。
其次是难易适度法。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孩子来说,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演算题目或者背诵是行不通的。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找一些经典习题去攻克,开始先让孩子独立思考,然后再求助于老师或同学。对于孩子不感兴趣或者难度较大的内容,家长可以帮孩子先制定出计划,然后让他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以免松懈拖沓。一旦孩子能攻克一部分内容,注意力能短时间地集中起来,孩子自己就能激励自己,慢慢集中起注意力了。
再次是排除干扰、感官同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很容易受干扰,对此家长可以给孩子来一场排除干扰训练课。例如,先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背诵一段300字的课文,看看需要多长时间。之后再给孩子制造点干扰,看这时候又需要多长时间。如此往复,直到孩子在两种情况下用的时间相等为止。感官同用则是指调动孩子的多种运动器官来协同活动,如耳朵听着录音带、嘴上读着单词、眼睛看着课文、手里写着。
这样的全身心投入,能让孩子快速集中起注意力。
发呆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不管不问就可能给孩子造成很大影响。平时事务繁忙的家长们不妨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身上那看似无关紧要的“呆萌”状态,将孩子有可能形成的发呆习惯扼杀在摇篮里,让孩子更好地听课学习。
2024-02-05 查看全文 -
上课注意力跟不上老师思路就很容易走神、发呆,这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问题,家长们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克服上课走神、发呆呢?
孩子上课发呆走神怎么办?
1、不打扰孩子
作为家长,当孩子在认真、专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时,不要轻易打扰他,要把选择做什么的权利交给他自己。如果孩子邀请家长一起参与,那我们就帮助他将专注力延伸下去,比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要我们参与其中,我们也要专注地看着玩具,摸一摸,表现出对它的兴趣就可以了。
2、良好的作息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定时间起床、睡觉。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间不够,也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能够集中。
3、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的安排时间既能让孩子明白时间观念,又能提高孩子注意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
一般孩子的注意力在15分钟左右,学习时间过长孩子就容易走神,所以孩子做作业累了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再写,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
4、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就很难要求他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对他们的期望不能太高,要及时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成功的体验。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为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5、安静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学习或做作业的时候,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固定给孩子安排一个学习桌,学习的地方一定要干净整洁,把与学习无关的玩具等都收起来,避免孩子分心。
父母也要注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要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或者大声说话,不做孩子的干扰源。
6、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引导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对某件事感兴趣,并且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
2024-02-02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