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预习的好处很多,养成预习的习惯,不仅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还能提高自学语言的能力。了解文章重点,列出要点。经过这样的预习,课文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为课文授课铺平了道路。
初中语文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
这是预习课文的第一步骤, 要求学生结合预习提示, 再根据预习,要求从头到尾将课文读一两遍, 对课文有个整体印象和感受, 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梗概, 认识文体特点, 形成整体印象。
2、充分阅读课文并理解字词
在开展初中语文预习指导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和理解字词,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认识。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读流畅,要求同桌之间互读,并且要标注各个自然段的段号,积累好词佳句。
3、思考问题
要求学生在预习中思考的问题主要是课文的预习提示突出的和课后的思考题, 教师可根据课文需要布置一些有价值的预习题, 也可启发学生去思考阅读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如思考标题的含义, 作者拟题的用意。 又如找出开篇点题、 结尾呼应、 中间过渡的语句及作用等。
4、概括中心思想
在理清线索脉络内容的基础上去概括基本内容, 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写出思想内容, 归纳中心对深入了解课文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中心的概括只要求学生能搞搞清楚主要内容, 抒发某种情感即可。
5、记下自己的疑问,课堂上解决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这时要把自己的疑问标记在书上,等上课的时候和老师还有其他同学共同解决疑问。
6、明确文体
加深阅读感受。我们的语文文本是精彩丰富的,但是在丰富的内容背后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拿到一篇文章知道要去关注什么,所以在这点上,文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7、预习还要反思
因为预习是在学习文章之前所做的工作,所以有很多时候,预习的方法和预习的深度都是有局限的。很多学生在预习一篇文章时往往容易被这篇文章幽默的语言所吸引,而不会认真的去发现文章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那么在课堂上老师对于这些都是有补充的,于是,学生就会发现很多当初在预习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这个时候应该让学生及时的反思,并且把一些没有及时注意到的问题记下来。一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这篇文章,二来更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
相关问题
- 1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 11-24
- 2 初中语文怎么预习 11-21
- 3 五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11-03
- 4 初中语文预习步骤 11-01
- 5 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10-31
- 6 六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10-28
- 7 初中语文怎样预习 10-27
- 8 初中语文满分120分考多少分算优秀 01-08
- 9 初中语文成绩提不上去应该怎么办 01-08
- 10 初中怎么把语文成绩提高 01-06
上一条 :初三一年怎么提高成绩
下一条 :初二学习计划怎么写
最新提问
- 经常看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危害 03-28
- 高三下学期不想上学怎么办 03-11
- 小孩不想上学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03-11
- 厌学的孩子如何沟通心理 03-11
- 高中孩子不想上学了怎么沟通 03-09
本周热门问题
- 叛逆儿子暴躁老妈该怎么办 12-28
- 中考语文满分是多少分 12-30
- 叛逆学校多少钱一年 12-28
- 初二成绩多少分正常 12-16
- 四年级考试成绩多少算好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