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律、自觉性,很难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而父母的教育可能严厉,但却能帮助孩子坚持到底。所有的严厉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忍着疼,才能让孩子飞到更高处欣赏更美的风景。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律?
1、帮助孩子梳理规则意识
规则大于宠爱,宽容而不纵容,建立规则比说教更有效,父母可以与孩子约好时间玩玩具、一起制定逛超市买零食需要花费的额度、约好晚上入睡的时间等等,而不是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2、孩子学会令行禁止
让孩子有自控力,首先就是要让他形成规则意识,关于这一点,表面上说是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其实首先是家长要做到有原则。曾见到过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一开始是做到三令五申,严令禁止的。但是一旦孩子撒个娇,发个脾气。家长立马就心软了,把之前所有的要求全都抛之于脑后,一个劲的在哄孩子,以满足他的要求。
3、引导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教导他们如何处理
规则和任性、毫无约束的放纵自己是相对立的,遵守规则就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欲望,自然会产生不开心的情绪。因此,教孩子自我控制,必须上好“面对情绪”这节课。常听到大人会对小孩说:“不可以哭喔!不然警察要来抓你了!”或是“你再继续闹下去啊!我不想管你了!”其实这些做法对孩子一点好处也没有。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应该好好聆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对谈,而非一昧的威胁或忽略他们。
4、父母需要以身作则,拒绝豆腐心
身教重于言传,再好的教育理念都离不开“身教”二字,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以身作则,但也要拒绝面对孩子哭闹的“豆腐心”,有助于让孩子懂得规则感。父母需要明白:无原则、无底线的爱,只会让孩子更加任性、更加无理取闹。
5、让孩子学会共情与换位思考
要让孩子真正形成自己认可的克制习惯,就少不了共情能力与换位思考的能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逐步开始认识周围的事物,并且学会和周边的人和物和谐相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在逐渐提升。
6、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父母的大包大揽会让孩子失去责任感。犯了错却不用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就会让孩子在做事情时丧失分寸感。对于孩子而言,自控力的养成还需要通过强化来进行巩固,正面强化与负面强化都很重要。
7、鼓励孩子对日常生活事务进行规划,由孩子自己主导
既然父母的大包大揽会让孩子失去责任感,那么,当孩子有机会为自己的事进行规划时,父母就应该趁热打铁,好好教教他,他们会学习遵守原则 (订定的时间表),同时想办法达到这些目标,从中学习到自律并获得成就感。
相关问题
- 1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自律 04-21
- 2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性 03-30
- 3 如何帮助孩子自律 03-29
- 4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律 02-14
- 5 如何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 05-16
- 6 如何帮助厌学孩子走出困境 05-15
- 7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律性 05-12
- 8 如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方法 05-12
- 9 如何让孩子自律 05-12
- 10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05-10
上一条 :小孩为什么爱撒谎怎么才能解决
下一条 :十岁孩子不写作业软硬不吃怎么办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