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我们都知道爱包办的父母,很难养出独立自主的孩子,可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很多家长,放不开手,恨不得把孩子成长道路的坑全部填平,于是不知不觉的忽略了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1、给孩子独立完成的机会
当孩子学习时,一些家长总在刷“存在感”:一会儿问孩子有没有难题,一会儿问孩子饿不饿,一会儿问孩子在校情况可还好......这种过度关心,不仅打扰了孩子,时间久了还会让孩子变得依赖。所以,教会孩子具体的方法技巧后,家长应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当然了,家长也不能撒手不管,任着孩子自由发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有状况则及时干预并予以引导教育。
2、通过责任转换法,把责任交给孩子,并且信任他们的能力
我们做事情通常背后都有自我的心理动机,这个动机可能是外部动机也可能是内部动机。我们以写作业磨蹭为例,来看看如何发现孩子的动机,并利用内驱力进行责任转换。
3、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父母在面对孩子学习时,常常难以确定介入的时间和深度,既不会在孩子还没有兴趣之前就让他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也不会在孩子有了学习愿望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其实这主要取决于对孩子的了解与观察,因为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只要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弄清楚他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体会他的心理感受,就能切合实际地帮助他。
4、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表
专时专用,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自觉性。为此,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计划表,并给他们配一个小手表。在这张计划表里,家长要让孩子明确以下内容:今天要完成哪些事,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完成后自由支配的时间有多少,没有按时完成的惩罚又是什么?制定好后,家长要监督孩子做到,在适当时予以帮助和指导。在实践中,孩子将深刻体会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而更关注时间、更主动自觉。
5、做足父母功课
孩子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父母没事可做。从长久的培养目标而言,当孩子确实掌握了学习能力后就能解放父母,但现在还不行。相反,父母需要更加提高自身的水平,提前掌握孩子年龄发展特点及相关知识;学会观察孩子,特别是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父母的作用很重要。这样在孩子流露出发展萌芽时,才能给与正确的指导。
6、保证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不会自主学习,就算身在课桌前也会各种分心,很有可能受环境影响。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在做什么呢?是否在一旁看电视、玩手机或者大声聊天呢?又或者总是担忧孩子要不要喝水,吃不吃东西,打断孩子学习思路呢?
相关问题
- 1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自觉性 05-12
- 2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04-22
- 3 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04-07
- 4 孩子自觉性自律性的培养 05-13
- 5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05-12
- 6 怎样培养自觉和自律的孩子 05-12
- 7 如何培养孩子自觉性 05-12
- 8 培养孩子自觉性的方法 05-12
- 9 怎样培养孩子自觉学习 04-30
- 10 怎样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能力 04-30
上一条 :初三的孩子怎样才能提高成绩
下一条 :怎样教育孩子正确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