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世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
初中必读名著有哪些?
1、《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英国作家笛福,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还有土人“星期五”。小说描写了水手鲁滨逊在航行中遇险后,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多年,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人。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3、《格列佛游记》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小说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船长。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
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
《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5、《朝花夕拾》
为鲁迅(原名:周树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另:初中所学的鲁迅的小说全部选自《呐喊》。)
6、《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明)。《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7、《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起的。《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可施耐庵对书名总感到不满意。罗贯中建议用《水浒传》,他觉得很好,他说,"“水浒有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于是便将书名正式定为《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失败的全过程。这部书也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一大批农民起义的英雄好汉形象。
(另:四大名著中只有《红楼梦》是清代的作品,其大三本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是《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注意:《三国志》属于史书,不是小说)
8、《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归程,面对满目疮疾的祖国,他的笔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成为这个衰朽社会的殉葬品。主人公--人力车夫祥子、车主女儿虎妞、小福子。
《骆驼祥子》精彩语言辑录:
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上。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长话。
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线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9、《名人传》
作者--瓦萨里。《名人传》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文献,作者在1568年的修订版中明确宣告,该书的宗旨就是要叙述“艺术再生的进程”。”再生“一词不仅是瓦氏整部巨著的主题,而且构成了其历史观念和艺术判断标准的基石。他破天荒第一次将建筑、绘画、雕刻这三门艺术当作一个整体,而非像他前辈那样总是将其孤立开来进行处理,同时,他依据风格类型而提出了一套批评体系以区分艺术作品的高下优劣。这些特点使他的《名人传》与以前一切著作拉开了距离,成为西方艺术史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0、《童年》
作者--高尔基,原名阿历克谢·马克西莫维奇·比什科夫,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童年》是高尔基自传倚小说第一部,小说主人公--阿辽沙。高尔基在这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如何挑选初中生必读书
有的同学认为“中学时代要博览群书”,因而见书就读。这其实是不合适的。”博览群书”的概念由于时代的不同,“群书”所表示的数量是不同的。今天,人们常用“信息爆炸”来形容信息量的增长速度,一个人能力再强、阅读速度再快,也是不可能把世界上的书读完。因此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比如说选择图书的能力就变得重要起来。
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从读书的效果出发,必须学会有选择地读书。
选书,目的是区别哪些书应当精读,哪些书应当泛读,哪些书只要读部分章节,哪些书要放在案头随时备查,哪些书暂时可以不用读,以便在有限的中学生课外生活中读点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书。
中小学生还是应当读些经典名著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读整本的书”的观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建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在强调“读整本的书”的同时,还强调要“读好书”,而经典名著就是“好书中的好书”,理应成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
阅读经典名著的好处不言而喻。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经典是思想的产物,是文化的结晶,是智慧的提纯,能优化人的思维,润泽人的心灵,纯洁人的情感。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里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化价值是经典阅读的最大价值。同时,经典可以给人提供思维的框架和模式、精神的启示和指向,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层面的启迪。
另一方面,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在于其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高水准。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次。”文学经典所构筑的世界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包含着其它文学作品无法企及的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完美的篇章结构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语文教学以经典为师,就是让学生徜徉其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无论是提高阅读能力,还是提高写作能力,经典都为学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当然,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不能生吞活剥,不能逼着学生硬读。不可否认,一些文学作品由于离学生生活较远,语言艰深,学生因读不懂对其没有兴趣,但是,这不能成为学生放弃经典阅读的理由。少年时读不懂经典实属正常,这就好比老牛吃草,先把草料吃下去,经过青年、中年、老年时期的“反刍”,就能理解大半,不断吸收其中的营养。
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教师和家长的科学引导。阅读经典就如同幼儿学步,首先要行动,其次才讲究方法和功夫。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必贪多求快,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挑自己喜欢的经典读熟、读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读经验的建构,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阅读品味也会逐步提高。
相关问题
- 1 初中必读十二本名著有哪些 05-25
- 2 适合初中读的名著有哪些 05-26
- 3 初中必读的书有哪些 05-26
- 4 初中必读的课外书籍有哪些 05-26
- 5 适合初中生读的名著有哪些 05-26
- 6 古代教育名著有哪些 05-31
- 7 初中生情绪书籍有哪些 05-31
- 8 家长管初中生的书有哪些 05-31
- 9 适合小学生读的世界名著有哪些 05-28
- 10 初中读的书有哪些 05-28
上一条 :适合青少年读的名著有哪些
下一条 :适合高中学生读的书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