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家风家训是一个人以及一家人成长的“地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我们会发现,但凡是人才,身后的家庭必然有着数代绵延的家风家训。这对于我们身边的家庭同样适用,要想培养出好人才,想让家庭里每个成员的事业蒸蒸日上,那么,家风家训的存在就必不可少。我们可以先学习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
历代名人家风家训
一、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释义: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一日,孔子站在庭院中,他的儿子孔鲤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孔子拦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答:“没有”。孔子说:“没学诗你怎么说话?”孔鲤便回去学习诗文。
第二日,孔鲤又碰上了站在庭院内的孔子。孔子问:“学礼了么?”孔鲤答:“没有。”孔子说:“不学礼你怎么做人。”于是孔鲤回去习礼了。这个故事叫做“过庭训”,后来古人将父亲训斥儿子称为“过庭训”。
二、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
——南北朝 颜之推 《颜氏家训》
释义:《礼记》上说:“欲不可以放纵,志不可以满盈。”宇宙还可到达边缘,情性则没有个尽头。只有少欲知止,立个限度。
三、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北宋 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释义:告诫后代们要勤于读书,尊师重道,要讲求礼仪,懂得谦让,和朋友邻居要和睦相处。
四、
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
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
宁可采深山之茶,摸去饮花街之酒。
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不惊。
——唐代 韩愈家训
释义:从这几句家训格言中,不难看出韩愈正直坦诚的个性,以及对待人生是一种因缘自适、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要告诫后代的。
五、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南北朝 颜之推 《颜氏家训》
释义:父子之间要严肃,而不可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简慢了慈孝就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
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押字)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北宋 包拯家训
释义:包拯在家训中说道,子孙后代做官者中,若有贪污的人,都不能回老家,也不允许死后葬在祖坟上。包拯的家训,不仅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七、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三国 诸葛亮《诫子书》
释义:这是诸葛亮在晚年时写给他八岁儿子的一封家书。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要求儿子要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下功夫。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文末又谆谆教诲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诸葛亮为了蜀汉之国事日夜操劳,无暇顾及儿子的教育问题,于是写下这封书信告诫儿子。
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北宋 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释义:语源自《学记》。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
对于每个家庭和个人来说,家风家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富,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的源泉,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足做人的风范。
家训、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但要落实家训、家规,形成良好的家风,还要靠严格的家庭教育。
我们还可以通过读书更深的了解家风家训相关的内容。
《傅雷家书》
父子间的艺术“合奏曲”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一本苦心孤诣的教子书。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吾家小史》
书写一个百年家族的精神支柱
余秋雨曾自述:“余氏家谱我看到过很多,每次翻阅,都能从密密麻麻的长辈姓名间看到他们在接连不断的灾难间逃奔、挣扎、奋斗、苦熬的身影。这个清清朗朗地顶着一个‘人’字的姓氏,无法想象为什么自己的一部部家谱全都变成了灾难史。”作为余氏家谱中的一个小分支的《吾家小史》,余秋雨一家三代人在百年间也历经苦难。
《吾家小史》是在《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两本“记忆文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该书是文化名人余秋雨迄今最完整的家族回忆录,展示了他作为老百姓的家风。
《颜氏家训》
中国家训之祖
对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有高度评价。他说:“颜之推是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历史中的颜之推三经世变,身仕四朝,以一介儒生保持家业不坠,自有其独到之处。他对立身处世的经验之谈,对后人也自有其借鉴意义。此外,《颜氏家训》还反复强调读书上进的重要性,认为为学贵在真知,不可自欺欺人。这在“反智主义”、“学术垃圾”泛滥的当今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
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多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愿优良家风世代相传。
相关问题
- 1 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 05-25
- 2 有了家风家训有什么好处 05-31
- 3 家规家训家风家教十条 05-31
- 4 什么叫家规家训家风 05-30
- 5 乔家大院家训家规家风 05-30
- 6 家风家训家规的内涵 05-30
- 7 家风家训家规精编版 05-30
- 8 家规家训家风箴言 05-30
- 9 家风家教家训格言 05-29
- 10 家风家训家教格言 05-29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