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孩子不自律怎么教导

孩子不自律怎么教导

427

  • 孩子不自律怎么教导?自律对孩子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它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自律的孩子在上课过程中会集中注意力,不会东张西望。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回家的时候也会专心的把作业完成。这样的孩子一般学习效率都会很高,不会把时间花在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

    孩子不自律怎么教导?

    1、给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

    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孩子的标准,让他们知道好孩子应该是什么榜样,内心有了参照物之后,也方便朝着一个方向去学习,按照这样的标准做事情,长期下去也会认为自己成为了榜样的标准。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适当请求帮助。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父母也应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孩子总是寻求帮助,有些父母在生活当中为孩子做了很多事情,这样不会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习惯,反而会变得更加懒惰。可以让孩子学着自己动手或者是独立性的去解决一些问题,如果实在找不到头绪的话,可以再寻求帮助,当孩子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具有主动性,未来也会更加自律。

    3、战胜懒惰的思想。

    家长在平时要鼓励孩子战胜懒惰的思想,告诉孩子懒惰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这只是一种逃避问题的方式,不自律的人才会有懒惰的表现,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就要做到严于律己,也能成为一个备受尊重的人。

    4、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

    不管在什么时候,家人一定要让孩子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在生活中也应该有爱心,这样就会受到大家的欣赏和尊重,当孩子被别人夸赞的时候,孩子内心也会有一个标准,自己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就能够获得大家的欣赏,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内心也会充满动力,从而有一颗自律的心。

    2024-01-14 查看全文
  • 家长会发现孩子总是喜欢凭着自己的一时兴趣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或者完全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和安排来行动,缺乏主观能动性。这就说明孩子的自律能力差,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当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孩子不自律怎么教育?

    1、杜绝包办和过度保护

    如果父母总是怕孩子做不好,受到伤害,就把孩子会遇到的问题帮孩子都考虑好、做好准备,能够代替孩子做的都替孩子做好,那么孩子就什么心都不用操了,只要按照父母的安排做就好。

    这种被动的接受的模式会让孩子失去主动性,生出惰性。不利于孩子自律品质的培养。所以,从小的时候起,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就要放手让孩子做。当孩子做不好的时候,父母要给孩子鼓励和指导。

    2、培养孩子事前计划和事后总结的能力

    每个孩子的性格、气质都不相同。有的孩子可能做事比较有条理,做事有计划,而且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有的孩子却比较粗枝大叶,做事喜欢按兴趣来,想做就做,做完了也不太在意效果怎么样。对于做事没计划,也不在意结果的孩子,父母要多加引导。

    3、家长以身作则

    让孩子学会自律,需要家长们做到以身作则,在生活中,家长们平时的工作也是非常忙碌的,因此宝爸宝妈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完成任务的时候,自己也需要制定计划,并且按照自己制定计划完成计划,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4、帮助孩子制定计划,按时完成计划

    孩子年纪小的时候,自律都是依靠他律来进行的,所以宝爸宝妈们可以采取帮助孩子制定计划,让孩子完成计划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孩子年纪小的时候,获取知识主要是来源于游戏。所以宝爸宝妈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比拼看谁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取快乐,以后就可以帮助孩子加强自律的行为。

    5、不容错过的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培养孩子自律的黄金期,是帮助孩子建立规矩的最好时机,秩序感让孩子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正在做什么,让孩子变得更加理性,孩子会利用内在的秩序感建立做事的规律,而这正是孩子学会自律的前提。

    随着年龄的增长,秩序敏感期很快就会消失,而且永远不会再回来,它是极其可贵的。所以,父母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这个关键期,培养孩子勤奋自律的好习惯。

    2024-03-29 查看全文
  • 自律是每个人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必备素质,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成绩优秀的孩子,还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对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非常自律。自律并非天生就有的品质,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

    初二的孩子不自律怎么办?

    第一、了解孩子不自律的原因。

    初中生孩子不自律的原因有三个,一个是没有学习的兴趣,第二个是学习的环境,第三个则是叛逆期。不管哪种原因,家长都应该反思自己,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玩乐中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参加亲子活动,多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多理解孩子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要以总以家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第二、鼓舞孩子信心。

    有责任心的家长,可以通过暗示的方式,提醒孩子有学习的潜力。当孩子有足够的信心,他们就会努力做一个专注于学习的人,有效抵御外面的诱惑,从而放下手机,将提升成绩看成自己的目标。

    第三、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

    如果是男孩子他喜欢打球,我们家长就多了解球赛,运动名星。陪孩子一起出去运动,在这过程当中与孩子聊球赛、聊球类明星,聊运动明星的训练,聊明星们的优点及成就。陪孩子看球赛,让孩子感觉到那股冲劲。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不劳而获的,付出才会有收获。获得成绩需要耐力和意志力。

    初二的孩子不自律的原因:

    原因一: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学习当作是任务。

    在学校有老师管教,回家又有家长的管教,在这样的管教下,即便是孩子有学习的兴趣,也被这样的环境和氛围给消磨了。越是这样,孩子只会把学习当作任务来完成,为了不被家长和老师批评。长期如此,为了完成任务,孩子可能还会慢慢地开始抄作业,这样懒散久了,对于学习就更加没有兴趣了,也不谈什么自律了。

    原因二:害怕遇到困难。

    每个人的特点就是避重就轻,遇到困难的事情就会想要躲避,慢慢地,孩子就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遇到什么题目都不想做,遇到任何科目都不想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自然就不会想要学习,开始敷衍学习,也不会不自律。

    原因三:缺乏对于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话,即使他们不需要家长的管束,也会非常自觉地进行学习。所以,之所以孩子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如此不耐烦,没有自律性,大部分情况都是因为孩子对于学习根本没有兴趣。

    初二的孩子不自律的影响:

    影响一:容易引发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孩子的自律性如果不好的话,那么就很难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情绪等,从而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得不好。而这样的行为同时可能招致其他人的嘲笑、非议等,从而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影响二: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形成和保持。不自律的孩子,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的,所以孩子的精神力就较难专注。而我们知道,专注力对于孩子的做事、学习等都具有直接性影响,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学习了。

    影响三:可能会让孩子养成无视规则的习惯。自律是很重要的,小时不注重孩子的自律性,孩子长大之后就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2024-05-09 查看全文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所以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家长要进行反思,更多的是做孩子真正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小孩子不想去读书怎么教导小孩子?

    1、控制情绪不打骂好好沟通

    孩子不想去学校了,作为家长肯定会生气,但依然要控制好自己的愤怒情绪,要知道打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谈谈,了解一下孩子不去学校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没有提出什么条件和要求等。

    2、不要急着解决问题

    孩子不去学校了,作为家长着急归着急,但不要急于解决孩子不去学校这件事情,待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在和孩子好好谈谈,问清楚孩子不学校的原因,根据原因再做出决定,切不可孩子不去学校,家长马上就责骂数落逼着孩子去学校,家长要保持冷静,先冷几天,也不过问孩子的事情,还是好好的关心孩子,让孩子心理上自己先感受到内疚,在处理会好一些。

    3、家长要多抽空陪孩子,关注他们的心里需求

    当孩子在学习上出错,或是考试没考好的话,不要严厉批评他们,而是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分析错误,并改正。鼓励孩子不怕犯错,而是及时改正。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多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4、和老师多多交流

    发现孩子不肯上学,父母应主动联系老师,并告诉老师自己了解的情况,和老师一起讨论解决下这个问题。一个充满爱心和体贴的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家长要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小孩子不想去读书的原因:

    1、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太少了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很快,我们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有些家长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觉得给孩子优越的物质生活就好了,从来不关心孩子在学习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只看孩子的成绩,如果令自己不满意就责骂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得到的都是父母的责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甚至恐惧心理。

    2、回避社交和公众评价

    有的孩子不想去上学可能是因为对于社交这件事情产生焦虑。孩子害怕也担心如何与同学相处,不想参与小组活动和小组讨论等等社交活动。孩子担心自己的学业成绩,担心别人对自己产生评价,担心在课堂上会点名等等一切需要在集体面前展示自我的场景。

    3、获得关注

    孩子们对于父母的关爱永远是渴望的,就像有的孩子会通过装病来获得更多的注意力一样,有的孩子会通过表现的不想去上学的一系列烦躁、分离焦虑等等方式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

    2024-04-13 查看全文
  •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有时候,我们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或许只差了“自律”这个距离。但是孩子的自律并不是天生就会形成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引导与严格要求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孩子不自律家长怎么办?

    1、大脑神经训练法

    自律与大脑神经有密切的关系。自律的大脑神经就像肌肉一样是可以训练的。即一个人的自律能力也可以跟肌肉一样被训练好。所以可以从小事小习惯开始训练,例如:坚持训练孩子睡觉前把自己的鞋子摆放整齐,衣服叠放在固定的地方,慢慢地孩子会习惯性地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文具、书桌。

    2、番茄—苹果工作法

    可以用番茄苹果工作法。刚开始番茄时间可以短一点,10分钟,15分钟,20分钟,随着孩子年龄增大,番茄时间可以不断加长。这个方法告诉家长:先提出低要求,孩子完成后,肯定表扬奖励,然后提出高要求,慢慢孩子的自律能力也逐渐定型和提高起来。

    3、制定规则和底线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能够天生自律的,因此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非常重要。父母要把自主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事情要独立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帮孩子解决问题。想要孩子改变,父母要以身作则,改变自己,陪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这样孩子才会更有动力。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为了孩子考虑,在他们犯错误的同时我们应当告诉孩子这样做是错的,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危害性,让孩子自己体会犯错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有孩子在一次次的跟斗中才能成长,才能成为更有责任更有担当的人。同时为了避免自己再次犯错,孩子们就会逼迫自己成为自律的人。

    5、设定目标及时鼓励

    在自律的培养上需要注重孩子的成就感,只有当孩子从某些事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时,他会愿意持续去做。比如每学期初,我们可以先和孩子设定一个期末成绩目标,当孩子完成目标后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这样的成就感可以给到孩子正向影响,强化刺激,最后让孩子养成主动自觉的去做这件事的自发性。

    6、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做好了,不用过多的语言一个懂得自律并有好习惯的父母,才能培养出真正自觉的孩子。这种榜样的力量是需要父母以自我自律为先,因为只有当家长的先付出行动改变,才能真正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进而产生积极的影响。

    7、树立家长权威

    为何很多孩子没有自律?为何家长教训孩子的时候,他根本不把你的话放在心上?其实这些表现的背后则是家长没有权威。为何家长没有权威,很大程度上和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关。一个家庭之中,至少让孩子听一个人的话。这样,孩子才不会肆无忌惮。

    2024-04-13 查看全文
  • 自律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律,这样父母就不会那么操心了。孩子的自律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与其苦口婆心的要求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不如父母自己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用言传身教的办法,让孩子自主的模仿学习。

    孩子不自律怎么引导?

    1、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导孩子养成有效管理时间、高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给孩子制定时间表。比如当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时,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做完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

    2、帮助孩子树立守规则的意识

    规则是什么?就是定出来让人遵守的做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凡事设一个合理的规则,是培养守规则意识的重要开端。想要孩子自律,就要教他学会遵守规则。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规则制定中来。只有这样,孩子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地调动,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主动性也会增强。

    3、让孩子学会规划和计划

    有计划的孩子,按照规定办事,更容易把事情做好。想要培养孩子们自律,就应该让孩子学会把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安排好,然后不疾不徐地一个一个进行解决。这样,做事情才会更有章法,这昂地孩子,也是更自律的。孩子们在小时候如果有按照计划和规律办事的习惯,以后想要完成一件更远大的目标的时候,就会通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一步步接近大目标。

    4、父母做好榜样

    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如果父母是自律的人,那孩子大多数情况是会潜移默化模仿父母的这种自律的行为,所以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一定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孩子的成长。

    5、生活中让孩子承担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责任

    生活中让孩子适当的承担责任和后果是可以培养孩子自律的。比如孩子因为起晚迟到没有吃到幼儿园的早餐,那他可能就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没有早餐吃会饿肚子,我们成人都知道孩子饿一顿是饿不坏的,但是简单的事情会让孩子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他以后可能就不会迟到了,这就是简单的自律的培养。

    6、点燃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父母长期的教育影响和他自己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自然会全心全意的努力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动力,他们有了动力才能在学习中奋勇直前,游刃有余。

    父母只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的求知欲,才能让孩子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实践中。很多父母尽管每天对孩子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可是自家孩子对学习就是表现不出兴趣。

    2024-04-01 查看全文
  • 自律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更有自信。只有学会自律,才能拥抱真正的自由。很多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没一点计划性,往往半途而废,而懂得自律的孩子,有持久的耐力去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不自律怎么办?

    1、将正确的价值观教给孩子

    要想成为自律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价值内化;另一个是技能的获得。所谓价值内化,就是赞同和认可社会规范,比如游戏规则、交通规则,家长平时要有意识地和孩子谈论这些规则。逐渐地让孩子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规则出发,比如不能随地扔垃圾,不能闯红灯,不能插队等。随着孩子意识的增强,可以再讲一些关于人生、社会的知识,让孩子学会必备的一些道德准则、法律法规。

    2、引导孩子勇于自我反省

    自律的人,是能够自我反省的人。要想让孩子学会自律,懂得严格要求自己,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反思的习惯。比如,新年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有哪些收获,有什么进步,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新的一年有什么目标......同时,父母也要做好榜样,做好自我反省。如果父母冤枉了孩子、误解了孩子,就要放下自己的面子,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

    3、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成人眼里,孩子经常有一种主观拖延现象,总是推迟应该完成的事情,显得拖拉磨蹭。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导孩子养成有效地管理时间、高效地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4、教孩子了解一些控制行为的技巧

    有些孩子虽然明白自律的道理,可是有时候依然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控制自己,经常会在事后后悔。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虽然明白了道理,可是没有掌握一定的自控技巧。为了教孩子学会自律,家长一定要将掌控行为的技巧教给孩子。比如,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容易冲动,就可以让他试着做深呼吸,这样,孩子慢慢就学会克制了。

    孩子不自律的表现:

    1、孩子专注力不高,容易情绪化

    孩子的自律能力很弱,很容易转移注意力。例如,在做家庭作业时,他们总是觉得周围的事物很有趣,而且通常触摸其他事物并会去玩耍。经常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情况。

    2、没有时间观念

    自律能力弱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也无法合理地分配时间。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时间的所有者,时间的分配应该由他自己决定,而不是由其他人来决定。因此,他在做事时总是会不自觉地拖延时间。也就会患上“拖延症”。

    3、丢三落四,没有责任心

    因为缺乏自律性,通常都没什么责任心。东西经常丢三落四,不是笔不见了就是作业本不见了。有些甚至连上学书包和书本都可以忘记带。

    4、想要的东西就马上要得到

    自律性差的孩子通常也没有什么规矩可言。比如父母即便是要求一天只能看一小时动画片,但是孩子没看过瘾,还想看就必须要继续看。对于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和规则没什么执行力,想要的玩具和也是马上就要得到,即便是家里已经有很多同款玩具了或者马上要到吃饭时间了,依然要遵循自己的想法去做。

    2024-03-2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