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798
-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家庭教育应当特别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培养健全人格打好基础。良好的习惯,也是一个优秀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不做“低头族”;对孩子想玩手机的诉求,家长也应适度允许。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规则,规定时间和周期,让孩子遵守约定去执行。有些家庭每周会陪孩子一起玩一次电脑游戏,因为是一起玩,孩子并不会过分沉迷于游戏本身,而是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过程。重要的是孩子自身态度要端正,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2、勤于思考,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成功的人往往善于思考和总结,他们能够将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积累下来,沉淀为思想的深度,在学习、工作中随时迁移,为自己所用,这就是记录的意义所在。俗话也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孩子正处在想象力丰富的年龄,有极其丰富的想法和创意值得记录下来,积累多了,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3、保持乐观良好的生活态度
孩子不喜欢听他们不能做什么,并告诉他们,可以做些什么。应该做什么,同时对生活保持乐观和积极态度,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与孩子对话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如每个人都喜欢因工作学习努力出色,而受到称赞。庆祝家庭成员的成功,并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4、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设置不同的目标和约束
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设置一些短期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并给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目标更新。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可以设置一些长期的比较模糊的目标,同时给一些具体的要求和约束,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也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目标的拆解和分步骤实现,同时有些基本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5、鼓励孩子培养一种喜欢的体育活动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让孩子尝试不同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真正地喜欢做,而且能够坚持下来。一般说来,如果孩子喜欢做的事情,一定会很好地坚持下来。可以通过这些体育活动锻炼孩子的身体,同时能够让孩子在学习之外,能够调节自己。同时通过体育活动,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韧性。
6、自理能力
对孩子们来讲,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会让他们以后生活的更好,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宝爸宝妈要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这样不仅在开学后能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而且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自主。
2024-04-20 查看全文 -
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很多的孩子。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以身作则,给孩子作出榜样
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德,家长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这都会给孩子以深远的影响。家长要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孩子。不想让孩子对着手机ipad,家长就不要时刻拿着手机不放。家长待人礼貌,温和有礼,孩子都是会学的。
2、父母要学会放手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主精神、对待孩子的生活起居,坚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独立吃饭,别管他会折腾得多乱,坚持不喂,饿了就吃了。独立穿脱衣服,鞋袜之类的,鼓励他,穿错了不怕,可以教他。
3、注重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一贯性主要表现在家庭中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只有坚持要求,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朝令夕改就难以如意。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合理适当,不要太高。
一致性则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一致,特别是现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更要注意祖父辈之间对孩子要求的一致。家庭中,家长应教育意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暴露矛盾,而是私下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
4、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到指责,孩子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家长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习惯的养成需要这些步骤:
1、培养意识
好习惯来自于好意识,好意识先需要激发。有潜意识转化成明意识,后需要培养。
2、寻找方法
问题分常见问题和特殊问题,需要事前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总结,让后找出对应的解决办法,面对一种问题,如果能总结出多种解决办法那就更好了。
3、刻意练习
拉出"问题-解决办法"列表,再拉出训练计划表,然后严格按照这个计划表按"练-结-形成方法论-再练-再结-再方法论"的闭环进行刻意练习。
4、观察指导
孩子练习时,需要有人在旁边观察、记录、指导,"指导"用于现场改进,"记录"用于事后的总结和下一步训练的改进依据。
5、反复演练
不厌其烦的重复做好前面的前几步。
2024-03-14 查看全文 -
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简直受益终生,所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从小开始的,经过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以及受到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才形成的,在培养孩子习惯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第一次。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在培养孩子习惯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第一次。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不仅如此,如果某些好习惯已经养成了,父母就不要轻易允诺孩子做改变习惯的事情。一旦有了例外,已经养成的好习惯也有可能被很快丢掉,而不良习惯则迅速形成。
2、习惯培养要按层次进行。我们常说做事情要按步骤进行,习惯培养同样如此。也就是说,父母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操之过急。如果太过急躁,反而可能会“欲速则不达”。
3、充分尊重儿童的权利,让他们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自己决定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坏习惯,自己决定采用哪些方法,并主动学会与成年人的合作,这应当成为习惯教育的第一原则。当然,成年人的引导与帮助是必要的,但只有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才能成功。
4、加强监督,及时反馈,开始培养孩子的某一习惯时,父母应当加强对孩子该行为的监督。当孩子作出与要求相符合的行为时,应该给予及时反馈以达到强化行为的目的。例如,当孩子决心早起不赖床,那么当孩子第二天早起了,父母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孩子作出与要求相悖的行为则要给予适当的惩罚。这些,都需要父母做孩子身边的“有心人”,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
5、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不能只想着教育孩子,也要向孩子学习,科学的态度是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2024-04-28 查看全文 -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父母要以平等的身份来与孩子交流沟通且达成共识,获得孩子的认可。其实,孩子到4岁时就已经具备了沟通的能力,这时,父母不妨试着跟孩子平等“谈判”。从一日生活入手跟孩子一起列清单,很明确、很清楚地列出来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份清单也应是全家人共同遵守的规则,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榜样。
2、尊重长辈是爸妈们希望孩子建立和形成礼仪和礼貌的行为。如果爸妈们还没有教孩子做,那么现在做还不晚,及时地鼓励孩子这样做了。如在讲睡前故事之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和长辈说晚安,并帮助孩子与长辈之前的活动协调。这也是一个帮助你的孩子与他的外租父母或者祖父母之间联系的好方法。
3、越早培养孩子的礼貌的好习惯,越是对孩子有利。好习惯应该从孩子还不会说话开始。鼓励他在恰当的时候或者场合使用“谢谢你,欢迎和对不起”等短语。你也可以举出你的孩子可能认识的,有礼貌的孩子的例子来进行引导。但要,千万确保不要过分赞美,更不要和孩子进行比较。
4、其实,孩子的好习惯往往是在生活实践当中习得来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妨试着与孩子“划清界限”。明确哪些权利是孩子的,孩子能做的事,父母尽量不要伸手,让孩子独立完成。无须“包办”或替代过多,这样孩子就会慢慢知道“我要做什么”“我怎么做”。
5、孩子天生贪玩,相信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而且都很感兴趣,表现得很积极。由于孩子年龄小、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转移,游戏可以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孩子不仅仅学会了遵守规则还懂得了分辨是非,同时在游戏中孩子一些不良的习惯很容易就表现出来,这时候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以及纠正,所以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时,教师就必须认真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对不良的习惯进行引导和帮助。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的游戏情境来培养。
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善小而不为”,好习惯的建立同样要遵循这个原则。在立规矩的过程中,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懂得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则一旦建立,全家人都要遵守,不能有双重标准,父母如果没有做到也需要接受惩罚。此外,还需要让孩子对规则产生一种敬畏感,特别是要明确边界感、守住底线,明白哪些规则和底线是一定不能突破的。孩子如果破坏了底线养成了不良的习惯, 再纠正起来其实是非常难的。
2024-04-15 查看全文 -
人常说:好习惯不嫌其多,好习惯受益终生,这都是强调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如何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养成学习好习惯,既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立竿见影的好办法,全靠广大家长、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如何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也是因人而异的。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坚持不懈、严格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从孩子的按时休息起床、穿衣洗脸、喝水吃饭等日常小事做起,坚持不包办代替、不迁就、不马虎,虽然好像是在固定时间里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但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就可以慢慢地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自理自自立自强能力,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2、家校配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包括预习复习课本、按时完成作业、严格遵守时间、总结经验改正错误、经常阅读等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
3、家长、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培养孩子的自我组织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可惯。家长经常陪伴孩子,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矫正,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4、提出要求、具体指导
在平时上课时要求孩子养成认真阅读,专心听讲,仔细审题,质疑问难,计算细心,书写整洁,自觉检验,有错必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每一种提出的要求,都应进行具体的指导。
5、常抓不懈、严格训练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模仿性极强,可塑性大,而自我控制能力又极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从一年级起就应抓紧好习惯的训练,比如不仅要完成书面作业,还要学会检查作业;不仅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还要提前预习下一课的知识。按照循序渐进,有“扶”到“放”的要求,使孩子做到习惯成自然。
6、从小抓起、耐心引导
老一辈的人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所以要培养孩子任何的优良品格和好的行为习惯都要从小就开始抓起。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父母的耐心引导不可缺少。
2024-04-02 查看全文 -
让孩子和大人都按照原先制定的规则,来进行日常生活事情的处理。有了明确的规则,特别对孩子来说,特别容易有目标感和标准,从而容易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何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 自省的习惯
每个人都需要自省。通过自省,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改进,就会不断进步,日臻完善。告诉孩子,犯错不要紧,但是不要重复犯错。要求孩子有错必改的关键是培养孩子自省的习惯,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
2. 敢于怀疑的习惯
世上没有十拿九稳的成功之路,动态的人生总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各种因素往往变幻莫测,难以捉摸。所以,要想成功就非得有敢于尝试的勇气不可。在不确定的环境里,冒险精神是最罕见的资源。鼓励孩子尝试,也鼓励孩子怀疑,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培养孩子勇敢自信、敢于担当、
3. 独立思考的精神
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孩子大多是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4. 控制情绪的习惯
不要以为孩子小,想哭就应该哭,想笑就应该笑,想发脾气就发脾气,其实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生的事。孩子的情绪要有宣泄的空间,也要有调节控制的习惯。
比如孩子遇到难题,烦躁了,告诉孩子遇到困难,烦躁、发脾气都没有用,不如先去做点别的轻松的小事,让心平静下来,再回头解决问题。
5. 自学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在暑假里,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在家里,简要的预习一下下学期的内容,培养孩子自觉预习的习惯。
6. 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有些家长惟恐孩子学习落后,就搞起了“全程监控”。每天不但看着孩子写作业,而且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马上“掰开了,揉碎了”地教,这样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一直领先,但是独立学习能力却没有得到提到。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一定要想办法从中抽身。如果不抽身,孩子的独立性将总也不能生成,那么他会越来越苦恼,越来越不自觉,“陪”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小。
7. 倾听别人的习惯
父母首先要做到有耐心听孩子说话。倾听孩子说话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父母倾听了孩子说话,也要告诉孩子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理解别人。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让孩子懂得帮助别人。懂得倾听别人、乐于助人的孩子,长大后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有超高的人气,会拥有更多人脉。
2024-03-19 查看全文 -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也会让孩子收益,家长更放心。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的习惯
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课后复习的习惯
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3、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4、及时改错的习惯
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5、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长不要埋怨他们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放下不管或让他们死记硬背。
6、培养孩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做作业时一般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出思路,很少顾及一些细节问题,导致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如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了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因此,做完作业之后,家长应该教孩子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使孩子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7、帮助孩子确立学习目标
做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具体的学习目标,比如以一周为一个时间段,具体到每天每个时间段要完成那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确立完本周每天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可以贴在墙上,每天进行督促和检查。
2024-03-1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