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初二月考前家长如何鼓励孩子

初二月考前家长如何鼓励孩子

482

  •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加上高考与平时学习的压力,会变得不爱和家长沟通,会有一些自己的小脾气,如果家长不及时疏通,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及心理。高三阶段的孩子,家长应不只是关注成绩,也应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状况。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更有信心。

    高三家长如何鼓励孩子?

    1、鼓励要真诚

    鼓励孩子一定要真诚,最简单的就是从心里发出的,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你真棒,你一定行的。这样的敷衍,只会让孩子以为你是在忽悠他,并没有真的是在表扬他,所以鼓励的时候真诚很重要。

    2、鼓励前要倾听

    作为孩子的家长,学会倾听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知道孩子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且假如他们的心情不太好,问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忙,告诉孩子,无论什么结果,父母都是可以接受的。高考并不是决定人的命运,所以高考成绩不管如何,都只是一个结果。

    3、帮助孩子明确切实的目标

    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经过努力、预计能达到的目标,比如,争取考上哪个层次的大学。目标可略高一些,但不能定的太高,至少从孩子上高中所有的成绩中能够有达到相应分数的水平。目标对一个人有勇气战胜困难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适当的目标,能够让人信心百倍。

    4、帮助孩子找准努力的方向

    和孩子一起针对各科成绩进行深入分析,如果家长可以胜任可协助孩子进行此项工作,如果家长不能胜任,可请教老师或家里其他有能力的人协助孩子。找出各学科存在的薄弱点进行专攻,每提高一分就会增加信心一分,每搞懂一个环节,就是朝着目标前进了一步。

    5、扮演啦啦队的角色

    家长在孩子高三时,最重要的角色是啦啦队。你不停地喊加油,孩子的劲儿就会不由自主地使出来。适当时可以运用一些良性心理暗示法,比如,“你今天(近来)的状态看起来不错!”,“你最近比较细心了,出错少了!”。还可以利用高三各学校多次召开家长会的时机进行良性启发。

    6、用进步鼓励孩子

    父母此时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不要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要多鼓励孩子发现自身的进步,用一点一滴的成绩激励孩子,以增强其学习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和调整,孩子会更有勇气面对考试。

    2024-04-24 查看全文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了避免孩子在成绩面前沾沾沾自喜,将好事逆转,家长要在表扬鼓励上也要花费一番心思,让孩子遇岔道时能分辨是非曲直,与骄傲拜拜。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才能更有效?

    1、重精神奖励,淡物质奖励

    如果孩子每一个积极表现的行为,你都给他相应的物质奖励,等于在给他的行为定价。要知道,所有爱的表达是无价的,真情是无价的。关心和接纳,是爱的表现。不要给这种表现相应的用钱来衡量。所以孩子表现好,最好不要用物质奖励的方法。

    2、适度给孩子制造惊喜

    不妨在平时留意一下最近孩子对什么特别感兴趣,先对此表示不在意。当孩子取得了一个好成绩时,在此突然给孩子期盼已久的礼物作为嘉奖,不仅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孩子更努力去做好下一件事。

    3、活用表情,更得效果

    对孩子进行嘉奖时,父母可运用一些表情方式,例如父母给孩子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喜悦的眼神以表示对其的赞成,这样孩子会感到内心雀跃,因为得到父母的认可孩子会有极大的成就感。

    4、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应用不同的表扬方式

    幼儿倾向于物质奖励为主,青少年则倾向于精神鼓励为主,幼儿倾向于更为直接的公开的表扬;而相对大的青少年则以更含蓄的信任与幽默表达为主。

    表扬几乎适用所有孩子的所有行为,可以说是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最基本原则和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并不能解决孩子的所有心理与行为问题,缺少必要的批评,表扬的价值就无法真正体现。

    再有,不要将孩子的进步看做自然的过程置之不理,不要用虚妄的语言和物质奖励来表示鼓励,而应以正面鼓励为主,信任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5、表扬要适度

    虽然我们都知道表扬在塑造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并不是意味着表扬越多越好,更不是意味着事事都要表扬。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表扬最好是要对“事不对人”,表扬的前提一定是有值得表扬之处,并且只针对这件事情来表扬。表扬被“滥用”,或许比你想象中更糟糕:比如孩子可能会特别依赖外界的肯定,一旦他的行为没有得到对方及时的肯定就会变得失落、沮丧;过度表扬也容易造成孩子对表扬的“审美疲劳”,一些孩子还会被这种“廉价”的表扬冲昏头脑,导致虚荣心的滋长,不利于孩子的进步。

    6、表扬要及时

    这一点在行为心理学的强化理论中能找到依据。当我们要表扬对方时,最佳的时机是对方出现某种好行为的时候,比如,孩子今天写完作业主动把书桌收拾好了,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尽快表扬,而不要等到明天或者更晚的时候才想起来表扬。及时的表扬,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保持方面有重要意义。

    2024-04-23 查看全文
  • 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道路上,家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所用。很多家长也明白这点,于是每天都装模作样的“夸奖”孩子,孩子做任何事,都要夸两句。但这样浮夸的鼓励其实并不能让孩子真正产生自信,甚至反而还会厌倦,认为父母是在应付自己。在鼓励孩子这方面,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更需要家长走心。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自信?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

    想要培养出自信的孩子,父母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只要当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才会更容易的培养出强大自信心的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孩子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就需要陪在孩子的身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当孩子感受父母充足的关爱时,就会具备一定的底气和信心。

    2、日常多用言语鼓励。

    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鼓励的,无论是优秀的好孩子还是调皮的“坏孩子”,鼓励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满足感,经常受到父母鼓励的孩子,做事情会更具有动力和自信心,家长平时可以多多鼓励孩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失败受挫时要给予支持。

    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是自己无法解决的困境时,是最彷徨和无助的,严重的情况还会因此而备受打击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所以,父母们在孩子遇到失败和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向他们伸出双手,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帮助孩子度过困境。

    4、要信任孩子。

    不要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并且让孩子知道父母非常相信自己,父母的信任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安全感。所以,在安全范围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掌握解决事情的方式方法。如果自己的父母都不相信自己,孩子也会伤心的。

    5、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举例:孩子,你相当科学家,这真好。而不是直接给孩子一棒子:看看你现在的成绩,还想当科学家,把现在的功课学好再说。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希望、梦想和付出的努力,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自信。

    6、不要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孩子”。

    自己的孩子就是最棒的,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让孩子活在他人的阴影下。这看似是在刺激孩子的上进心,实则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真的不如别人,久而久之,孩子的信心会越来越小。

    鼓励孩子自信的好处有哪些?

    1、能更快乐地成长。

    生活中有自卑孩子,但父母采取的态度不一样,有些家长用遮遮掩掩的态度去对待,也有一些家长用正面影响孩子,引导孩子接受一切,让孩子喜欢上自己。在这些家长的影响下,孩子不仅没有继续自卑,反而变得非常勇敢,他们乐于展现自己,能更快乐地成长。

    2、做事更容易成功。

    就拿学习分数来说,一些乐观自信,对生活态度更积极的孩子成绩要比其他人好,这并不是好成绩所带来的,而是这份态度带来的好成绩。这充分表明,在孩子成功的道路上,信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3、人际交往更顺利。

    孩子相信自己,就会乐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因为他们喜欢交朋友,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能做到理解他人,和别人相处时往往能更友好融洽,并且从中获得更多人际交流经验。

    2024-04-09 查看全文
  • 他们最需要得到激发和调动,最需要得到肯定和表扬,最需要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只有不断获得成功,获得肯定和信任,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最大化的激发出他们自身的内在潜能。

    初三家长如何鼓励孩子?

    1、学会给孩子减压

    结合孩子的能力,对学习不提过高的要求,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时间,帮助孩子减压。同时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使他们能自主地区分轻重缓急,主次分明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

    2、让孩子学会自我鼓励

    家长们可以常常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他能够做得比别人好,只是做不做的问题。让孩子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给自己定下完成这个目标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执行。当完成这个目标时,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

    3、家长帮助孩子指定目标计划

    孩子对整个备考要有规划,短时间学习内容要有计划。结合实际,根据学校备考安排,科学合理的制定计划。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备考不至于盲目,显得有条不紊。

    4、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了,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当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心情就会苦闷,就会无心学习,成绩就会落下,最终变成厌学情节。家长需要观察和沟通,了解孩子是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学习挫败感、缺玩伴等,找到原因后,给予补偿。

    5、父母的期望不要太高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过高期望和愿望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你的目标而一味的指责,谩骂与批评。这是不可取的。学习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不是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的。给予孩子多一些安慰和鼓励。

    初三孩子厌学的原因:

    1、学习压力大

    孩子每天长时间的上课,放学后都希望尽情的玩耍。但是实际情况中,很多孩子在放学后,还是处于不停学习的状态,既没有时间休息,也没有玩耍时间。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中,会让孩子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他的心理压力也会逐渐增大。如果压力不能得到释放,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不愿再学习。

    2、不会学

    这类学生学习上付出了很多,然而,无尽的学习压力却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累死累活的学习,结果仍然不好。这就是典型的“低品质勤奋者”,他们学习勤奋,但是收效差,主要原因是学习技能低。

    3、学习充满无趣

    玩耍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式,没有玩耍,孩子就会错过不少学习机会。换言之,如果学习不够有趣,不符合孩子的天性,那么孩子就抗拒学习。所以,当孩子们学习时,一旦身边有更有趣的事物出现,他们就非常轻易地转移了注意力。

    2024-03-28 查看全文
  • 教育孩子不仅要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矫正,更要对孩子点滴的进步适时给予鼓励,鼓励的作用有时比批评要大得多。那么具体该怎样去鼓励孩子呢?

    家长该如何正确鼓励孩子?

    1、尽量少跟子进行条件交易

    条件交易对孩子身心发展不利,会逐渐养成和家长“讨价还价”的坏习惯,在脑海中形成学习、做家务仅仅为了获得好处的思维定势,从而丧失探索这些事情内在乐趣的兴趣,做事就会显得很被动。所以家长尽量少与孩子进行条件交易。

    2、即使物质奖励,也不该奖励结果

    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时,应该是奖励孩子好的行为,而不是事情的结果。比如告诉孩子:“你这一个学期学习很努力,进步比较大,你自己从中获得了自信,爸爸妈妈也很高兴,所以给予你奖励。”谨防陷入物质奖励的怪圈。

    3、少用物质奖励,多给予精神鼓励

    家长在选择激励方式的时候,不妨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鼓励,而不是物质奖励。精神激励孩子的方法有语言和行为两种,低层次上的激励是语言,高层次的激励则是行为上的表达。比如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就有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

    4、鼓励要及时

    父母运用鼓励时,一定要及时,这样才最有效。当孩子有了好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当时就鼓励孩子。我们鼓励孩子一定要正确表达,并及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当场给予鼓励,只有这样,才最有效。就如同给植物施肥,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适合的时机,才能起到滋养的功效!

    5、暗中鼓励

    平常生活中,如果孩子说的有道理,要给予适时的肯定,用眼神、肢体语言等给予关爱、暗示和启发,适时进行引导性的教育。

    奖励孩子有哪些方式?

    1、荣誉奖励

    给孩子各种荣誉标签,是学校老师经常用的精神奖励手段。对我而言,小红花、大红花就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红花代表着荣誉,是激励孩子前进、鼓起孩子自信心的一味灵丹妙药。

    2、语言奖励

    当孩子拿着自己的“大作”向你炫耀时,一句“你真棒!宝宝画得真好!”无疑是孩子这个时候最希望听到的“最美的语言”,因为这是对他努力和结果的充分肯定。如果你能耐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跟你分享更多创作过程中的快乐,奖励的效果就会更充分!

    3、行为奖励

    家长的很多行为和动作都同样可以带给孩子很好的精神奖励效果,比如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赞许的拍肩、一次慈爱的抚摸、一次热烈的鼓掌等,看似简单,都有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

    2024-03-18 查看全文
  •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孩子进步的第一步。鼓励孩子是一门学问,但很多家长在鼓励孩子的时候要么用金钱的方式利诱孩子,要么就不切实际的给孩子制定一个不能完成的计划。

    家长应该如何鼓励孩子?

    1、要懂得如何去抓住鼓励的机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心血来潮,趁着周末不仅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非常干净,连家里的大扫除孩子也一并做了。本来孩子心里还是会有一点期盼,希望父母回家后能够鼓励和表扬自己。但忙碌的父母虽然发现了这一点,也没有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孩子,反而是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过了两天之后,孩子都把这件事情忘记了,家长却突然想起来,并告诉孩子:“你最近表现得不错哦,继续努力!”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就会很疑惑,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受到表扬和鼓励。

    2、鼓励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能只鼓励学习

    很多家长错误的觉得,孩子只需要把学习成绩提上去就够了,其他的都全权交给父母。所以说到鼓励,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等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或者下降了之后再鼓励孩子。我无数次的强调,学习成绩只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孩子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家长的培养和鼓励,我们不能总是把表扬和鼓励局限在学习成绩上面。

    3、给孩子制定的计划一定要合乎情理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总免不了急功近利的特点,总希望在三五天之内就把一个方方面面的都糟透的孩子,培养成为乖巧听话的好孩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孩子学习成绩还在及格边缘徘徊的时候,家长却告诉孩子,你的目标应该是满分。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真实水平和父母的期望还差很大一截的时候,孩子总免不了胆怯、心虚,总觉得父母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太不符合实际,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不仅不会努力,反而会变得更加懈怠了。

    4、鼓励要学会因人而异

    或许说到鼓励这一点,部分家长就会说:“我那孩子本身就骄傲自大,如果我再一味的进行鼓励和表扬,那岂不是让孩子变得无法无天了。”不错,这个问题也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考虑的。面对平日里一表扬就得瑟的孩子,家长应该有所控制的使用鼓励和表扬,这样不仅不会阻碍孩子进步,反而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有一定好处。

    5、 避免双重标准

    父母对孩子提出所有的要求,自己一定也要达到同样的要求。所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就是如此。

    6、接纳孩子的缺点

    每个孩子有自身的优势,却往往也有能力所不及之处。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分清楚缺点和错误,因为错误可以改正,缺点唯有接纳并尽力弥补!

    7、用正确的语言去鼓励孩子

    鼓励的通用公式:鼓励=信任孩子(人格、能力)+我相信你能行+身体接触。具体的鼓励方式有五种,分别为: 描述性鼓励、感激性鼓励、 赋权性鼓励、启发性鼓励、描述+关键词鼓励。鼓励孩子时要清晰地描述孩子孩子的具体行为,比如说:”我注意到你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了,有进步哦,为你点赞”。要感激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只单单肯定他的结果,比如说:”宝宝,谢谢你帮妈妈整理衣服”。

    2024-03-17 查看全文
  • 初二是一个过渡期,可能有些孩子在初一的时候成绩都差不多,但是到了初二的时候成绩却在慢慢地拉开差距。并且在初一的时候,就算学生之间有差距,但是差距都不是很大,可以找到孩子喜爱的事物,如果孩子的成绩在一段时间内提高了,就以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

    初二家长怎样鼓励孩子?

    1、多了解孩子近期关注的事物以及喜好

    有时也可以与他们一起探讨这些新鲜事物。有时孩子不想与父母交流是觉得与父母有代沟。他们觉得父母与自己年龄间隔太大,喜欢的东西差距也大,坐在一起说不上话,因此也失去了交流的欲望。因此家长如果想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就要先去了解孩子喜欢的东西,这样子才可以跟他们说得上话,同时也可以向孩子透露自己喜欢的东西,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周末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去玩他们喜欢的东西,让自己真的融入孩子的世界。

    2、找合适的资源帮孩子提高成绩

    既然找出问题那么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初二的题目说实话已经非常难了,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那么多年没有上学,早就已经忘记怎么做题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寻找合适的资源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3、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到了初二成绩不好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程度上心理上的落差。看着自己的同学成绩都在提高,自己却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在退步,作为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来说可以说内心肯定是非常不好受的。家长这时候就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不能让孩子破罐子破摔放弃学习。要让孩子找出自己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自怨自艾。

    4、引导孩子做好开学前的准备

    为了顺利进行中学阶段的学习,假期中除了积极地休息外,聪明的同学还会做好如下准备:查缺补漏;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准备;准备适应中学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参观等扩大知识面;学会生活自理;学会安排时间;积极锻炼身体;准备一些其他的物质准备,等等。

    5、让孩子产生学习目标

    家长利用这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不仅容易使孩子接受,而且不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当你的孩子出现痴迷的“热点”时,做家长的不要认为孩子是不务正业,而是要欣赏孩子的“热点”,并利用这种“热点”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

    6、帮孩子战胜惰性

    由于青春期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意志力也正处于薄弱阶段,所以在学习方面,孩子很容易就会成为惰性的“俘虏”。惰性不仅包括身体的懒惰,还包括思想的懒惰。身体的懒惰会使孩子慢慢忘记学习的目标、失去学习的动力;思想的懒惰会失孩子找不到初中学习的规律,丧失创造力。因此,在惰性的影响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会一天天下降。

    7、少拿别家孩子跟自家孩子作对比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不能因为别家孩子的某个优点而让家长忽视自家孩子的闪光处。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爱自己,只是想让自己成为他们炫耀的资本,从而引发叛逆心理,跟父母对着干。在孩子因某些方面比不上他人而内心失落时,父母应给予适当的安慰与鼓励,同时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其他长处。劝慰孩子正视自身的不足再加以努力,争取下次的进步。

    2024-03-0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