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一年级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怎么办

一年级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怎么办

提问者:匿名| 682次浏览| 2024-05-07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5-07 17:20:14
赞 99

孩子刚上小学,还没适应新环境,出现一些小毛病是在情理之中。但是,我们家长不能忽视这些小问题,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非常大的好处。尤其是课上状态,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

一年级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怎么办?

1、给孩子准备合适的文具用品。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的问题,因为孩子的身边出现了很多新鲜事物,比如:每天陪伴孩子学习的各种文具用品,孩子出于好奇心就会不断把玩它们,甚至在课上也会忍不住玩一玩。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准备功能和造型都特别简单的文具用品。

2、对孩子实施必要的奖惩措施。

一年级的孩子对于上课开小差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家长要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引导其加深印象。当然,家长可以效仿学校老师的做法给孩子实施代币奖励法。

3、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一年级的孩子往往不能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某件事物上,所以,家长要在家里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家长最好能坚持每天陪伴孩子阅读书籍,注音的文字书比较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一年级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的原因:

1、父母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

父母在陪孩子的时候,可能会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一边吃东西……这些行为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孩子。

2、偏科,对学习不感兴趣。

有些孩子对自己喜欢的、成绩好的科目,或是有喜欢的老师的课,就听得很起劲,而对不喜欢的、成绩差的科目,或有意见的老师的课,就兴趣缺缺,玩各种小动作,希望快点下课。

3、家长破坏了孩子与生俱来的专注力。

比如孩子在专心的玩玩具的时候,你担心他渴了,就打断孩子,让他喝水;担心他饿了,就问他要不要吃东西;这无形之中就影响了孩子的专注力。

4、吸引老师的注意。 

孩子在自己的家庭中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备受呵护。但是在学校时,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只是许多学生中的一个罢了,并不重要。已经习惯了被大人嘘寒问暖的孩子,在教室里,如果得不到平日在家中所享有的关爱时,就会借说话和小动作来吸引老师对他的注意。

一年级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的影响:

1、学习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学习能力。一般来说,这类孩子不能认真听课,也不能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在识别单词时不容易区分相似的单词,并且在做数学题时经常粗心大意地出错。

2、性格缺陷。

这些孩子通常不在家里听父母的教育,经常在外面引起纠纷。如果这种状况不及时改正,儿童长大后很容易染上不良习惯,如成年后吸烟、酗酒、经常外出、逃学、撒谎、偷窃、打架等,对自己、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3、无法集中注意力。

极易受到外部干扰。他们做事情经常顾头不顾尾,不能专心听父母或老师的话。他们经常做一些小动作或环顾四周。他们不能正常与人沟通,经常打断别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