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关于勤劳的家风家训

关于勤劳的家风家训

提问者:匿名| 3001次浏览| 2024-05-28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5-28 12:44:40
赞 99

“天道酬勤”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聪明人“惟日孜孜,无敢放逸”,每天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不敢丝毫懈怠。当勤劳、付出积累到一定程度,收获也就水到渠成,成功也就是必然的事。

关于勤劳的家风家训: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增广贤文》)

2、莺花忧怕风光老,岂可教人在度春。(《增广贤文》)

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增广贤文》)

4、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增广贤文》)

5、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增广贤文》)

6、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勤俭持家的家训:

1、节俭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2、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俭型社会。

3、省下一颗粮食,已许能够救活一个人的生命!

4、爱惜粮食就是热爱生活。

5、吃饭不忘农人苦,穿衣不忘工人忙。

6、节俭粮食,造福人类。

7、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8、粮食打进仓,莫忘灾和荒。

9、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俭留美名。

10、出门走路看风向,穿衣吃饭量家当。

11、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

12、树立节粮意识,珍惜劳动成果。

13、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14、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15、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16、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

17、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关于勤劳的家风家训小故事:

鲁迅刻“早”字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一生着作丰富,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跟他孩童之时就早起勤奋苦读的习惯分不开。孩童时代的鲁迅在浙江绍兴的私塾——三味书屋接受教育。三味书屋是当地最有名的私塾,教授鲁迅的是着名的寿镜吾老先生。这是一位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当然也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当时,鲁迅的父亲生病了,鲁迅一面上私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没有为自己迟到辩解,默默地回到座位上。第二天,他早早来到私塾,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成为人们心中不可逾越的高山。

由此可见,每一个伟大的人、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值得我们敬仰的人,都不是随随便便获得成功的。他一定是经历过一番勤奋努力的,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备而又十分缺乏的宝贵品质,小小的一个“早”字,不光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和自制,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境界,是一切良好的开始。

鲁迅的这种态度和精神不正与朱柏庐先生所讲的“黎明即起”大同小异、殊途同归吗?黎明即起不光是告诫我们不要贪睡,要珍惜时光,努力发奋读书,它同样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和品质,它激励着我们同懒惰斗争,同温暖的被窝斗争,同自己的思想斗争。每当我们读到这句话时,不妨问自己“我今天做到了吗”,自己是又一次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己?还是被懈怠的思想所奴役、被懒散的想法所驱使?“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真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今天开始,从早上睁开双眼开始,不断地去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磨练自己,让这宝贵的青春不会从温暖的被窝、肆意的谈笑怒骂间、烟雾缭绕的网吧白白地流走。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这美好的韶光,才能大声地在人前无愧于心地说“我的人生很丰富,我的青春很精彩,因为我努力过!”,相信那时每个人必然都会收获到自己的成功。

“黎明即起”是一天的开始,也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开始,它体现了中国人民一种积极向上、勤劳朴实的人生态度。既然“黎明即起”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起”了之后该做些什么呢?朱柏庐先生接着告诫我们“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不就是把屋前院后打扫干净吗?或许有人不禁会想:如此的一件小事,有必要嘱咐我们吗,难道我们连打扫屋子这样的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吗?这可是连5岁孩童都能做好的一件事情啊。

没错,朱老先生就是告诫我们要做好生活中这样的一些小事,他不仅告诫我们,还把这种告诫在《朱子家训》开篇提起。大家要知道,《朱子家训》全篇仅500余字,可谓是字字珠玑、一字千金,由此可知,朱老先生对做好生活中这样的小事是多么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