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阶段中,孩子们除了正常的文化课以外,一般还会读特长班。其实,在我看来小学生最应该培养的是阅读习惯。说到阅读的好处,在大众的眼里,无外乎就是培养学习力、增加知识面、提升写作能力等等,其实这只是阅读的一部分益处,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有其他的一些好处。
小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1.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只需知道大致意思即可。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资料了解一些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也能够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增加阅读的乐趣
2. 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阅读名著,可以先阅读故事梗概,并通过梗概大致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3. 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读名著时,可以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4. 把握故事情节
名著中的情节一般分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分析名著中的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名著中的人物每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想)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5. 探讨主题思想
名著中的主题,主要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阅读时要认真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并通过对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作者所抒发的的思想情感、主张等。同时,还要联系名著中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环境来理解文章的主题。
小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书籍:
1、《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尔纳丰富多彩的想象和缜密细腻的行文特点。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语言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又是科学的语言,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别是那艘鹦鹉螺潜艇,让读者如痴如醉。
2、《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50年来,先后出版了5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成为新中国几代中青年科学家的启蒙读物。
3、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是马克·吐温的一部重要小说,描写密西西比河畔小镇男孩汤姆和伙伴们的有趣经历,以逼真传神的笔法刻画了一个调皮孩子的形象,并借用儿童的心理、观察及感受反映了当时复杂社会的各个层面。
4、《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5、《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英文版)作者用通俗、质朴、流畅的语言,对神奇童话世界里湛蓝的天空、茂密的森林、英俊的王子、美丽的公主等进行了描写,颂扬了诚实、善良、勤劳、勇敢,批评了懒惰、自私、虚伪、狡猾,体现了德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道德境界。
6、《安徒生童话》
一部真正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世界童话文学创始人安徒生历时近40年创作而成。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包括《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流传百年,经久不衰。
7、《小王子》
这本书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最有影响的作品,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如梦如幻的故事。
8、《西游记》
《西游记》此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之冠,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界穿越,描绘四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
9、《茶花女》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
10、《名人传》
《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被称为“巨人三传”。
11、《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小学生多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料,是阅读本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课内阅读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相当明显,但如果没有课外阅读的辅助,不管课内阅读的效率有多高,都不会收到明显的成效,甚至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要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的熟练技巧,构成较强的阅读本事,仅有经过有计划的、很多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的训练。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本事。当新的学习资料呈此刻他们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更好、学得快。
小学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能够领悟祖国文化魅力,提升人文素养。仅有必须的阅读量作保证,使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小学阶段是人的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阅读必须量的经典名著,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汇集很多的语言和思想资源,这些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很多的阅读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得到深化,使学生成为儒雅之士。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我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当先成为一个热情的读者,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这样才有本事指导学生,为学生的课内阅读本事的拓展保驾护航。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与书为友,和孩子共读,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好的教师不仅仅传授阅读知识、教会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进取动脑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质疑问疑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构成,不但对学生的阅读本事提高有所帮忙,并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搭建展示的平台,凸现阅读的个性化和人文性。我把开展的各项丰富的活动作为学生阅读的
“激活点”,让他们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在活动中构成新的激励。如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诗文朗读会、猜谜语、读书征文等,学校也定期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如读书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阅读知识竞赛、“我读书我欢乐”演讲比赛、童谣朗诵会、成语接龙等。这不仅仅让学生体会阅读带来的甘甜,同时这一次次的阅读实践活动又转化成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让图书、读书伴随学生成长。
相关问题
- 1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名著 05-27
- 2 小学生如何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05-27
- 3 小学生阅读方法六种 05-27
- 4 小学生名著阅读 05-25
- 5 适合小学生读的世界名著有哪些 05-28
- 6 小学生课外阅读大全 05-28
- 7 小学生寒假阅读 05-28
- 8 课外阅读书籍小学生 05-28
- 9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阅读书目 05-28
- 10 适合小学生看的名著 05-27
上一条 :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的书有
下一条 :适合小学生看的物理启蒙书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